方劑組成解釋
攻堅散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肝火、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肝膽熱盛、痰火鬱結所致的瘰癧、癭瘤、乳癰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攻堅散本身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為主,而夏枯草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故而被列入其中。
攻堅散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攻堅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玄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熱毒,緩解局部炎症。
- 滋陰降火:玄參還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傷陰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攻堅散中加入玄參,可以平衡藥性,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滋陰降火,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攻堅散中包含牡蠣,主要原因有二:
- 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之效。攻堅散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疾病,而牡蠣能抑制肝陽上亢,使肝氣下降,並軟化堅硬的結節,促進消散。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牡蠣亦具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對於瘰癧、癭瘤患者常伴發的痰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牡蠣能有效緩解,有助於整體療效提升。
攻堅散中加入昆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軟堅散結: 昆布性寒滑,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對於肝氣鬱結、痰濕凝聚所致的瘰癧、癭瘤等疾病,昆布能起到化解痰濁、軟化堅硬腫塊的作用,有助於攻堅散結,促進病情緩解。
二、消腫利水: 昆布含有豐富的藻膠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體內多餘水分和代謝廢物,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對於因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昆布能起到利水消腫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攻堅散結。
攻堅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攻堅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氣喘咳嗽,半夏可有效去除痰濕,使肺氣通暢。
- 降逆止嘔: 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抑制胃氣上逆,減少嘔吐。攻堅散中常與其他止咳化痰藥物配合,半夏能輔助抑制咳嗽,防止痰液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因此,半夏在攻堅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可化痰,又可止嘔,對於治療痰熱壅肺,氣喘咳嗽具有顯著效果。
攻堅散中包含海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軟堅散結: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攻堅散主治瘰癧、癭瘤、結核等疾病,而海藻能軟化堅硬的腫塊,促進其消散,與方中其他藥物如昆布、牡蠣等配合,增強散結功效。
- 清熱解毒:海藻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攻堅散清熱解毒,減輕病患的局部疼痛和炎症反應,促進病竈的修復。
海藻在攻堅散中起到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攻堅散中包含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理氣,消積止痛: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積止痛的功效。攻堅散主要用於治療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積不化等症,青皮可通過疏肝理氣,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消積止痛的效果。
- 行氣活血,通絡止痛:青皮亦具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攻堅散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共同作用於瘀阻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攻堅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行氣,消積化滯: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其理氣行氣之效,能幫助消化,消除積滯,促進脾胃運化,對於攻堅散中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起到輔助作用。
-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攻堅散多用於治療痰濕阻滯、胸脘痞悶等症狀。陳皮具燥濕化痰功效,能將體內的痰液排出,並能降逆止嘔,改善胃氣不降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陳皮在攻堅散中起到理氣消積、燥濕化痰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方整體療效。
攻堅散方劑中含有三稜,主要是因為三稜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破血行氣:三稜性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有效解決血瘀阻滯所致的症狀,例如婦科疾病中的血瘀經閉、痛經等。
- 消癥散結:三稜對於積塊、腫瘤等有一定的消散作用,能促進組織修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病竈。
因此,三稜在攻堅散中,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消癥散結,達到攻堅破積、消腫止痛的效果。
攻堅散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積消癥: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癥的功效。攻堅散主治癥瘕積聚,症結頑固,因此使用莪朮,能有效地破除積聚,消散癥結,達到攻堅散的治療目的。
- 活血止痛: 莪朮除了破積消癥之外,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攻堅散治療癥瘕積聚時,患者往往伴有疼痛,莪朮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以下是針對中藥方劑「攻堅散」以及古文內容的主治功效分析:
中藥方劑「攻堅散」主治功效分析
「攻堅散」主治各種腫塊性疾病,如:篩竇囊腫,鼻腔腫瘤,頸淋巴結核,慢性颌下腺炎,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瘤,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乳房異常發育等。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方中夏枯草、玄參清熱解毒,牡蠣、昆布、海藻軟堅散結,青皮、陳皮行氣化瘀,三稜活血破瘀,共同作用於腫塊,使其消散。
- **利水消腫,化痰祛濕:**昆布、海藻、半夏、茯苓等藥材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腫、化痰祛濕功效,有助於消除腫塊周圍的水腫和痰濕,減輕局部壓迫症狀。
- **滋陰降火,調和陰陽:**玄參滋陰降火,牡蠣滋補肝腎,茯苓安神定志,有助於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改善因氣血不暢、痰濕瘀阻所致的腫塊性疾病。
古文內容主治功效分析
《本草約言》
此段古文主要描述了蒲公英的功效,指出其「味甘,氣平,無毒」,具有「行滯氣而消結腫,化熱毒而療癰瘡」的作用,特別擅長治療婦人乳癰,也可用於治療疔腫諸瘡及惡刺。
分析:
- 蒲公英與「攻堅散」的關係: 雖然「攻堅散」中沒有明確列出蒲公英,但蒲公英的功效與「攻堅散」的主治方向有相似之處,都強調消腫散結。可以推測,蒲公英可能作為「攻堅散」的加減藥物之一,或者在臨床應用中與「攻堅散」有類似的配伍思路。
- 蒲公英的功效: 文中強調蒲公英「行滯氣」和「化熱毒」,這與「攻堅散」中青皮、陳皮行氣,夏枯草、玄參清熱解毒的思路相符。蒲公英的「消結腫」功效也與「攻堅散」治療腫塊性疾病的目標一致。
《傷寒經解》
此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大陷胸丸」的組成、用法及功效,用於治療「胸中,太陰布氣之區。太陰濕結成痰,痰不去,則結不解」的病症。
分析:
- 大陷胸丸與「攻堅散」的關係: 大陷胸丸與「攻堅散」的組成和主治方向有較大差異。大陷胸丸主要針對胸中痰濕結聚,而「攻堅散」則針對更廣泛的腫塊性疾病。
- 大陷胸丸的功效: 大陷胸丸通過甘遂、葶藶消痰利濕,大黃、芒硝攻堅散結,杏仁理肺氣,達到治療痰濕結胸的目的。其治療思路強調「攻下」和「利濕」,與「攻堅散」的治療思路有所不同。
總結
「攻堅散」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化痰祛濕、滋陰降火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各種腫塊性疾病。《本草約言》中對蒲公英的描述,進一步印證了「攻堅散」消腫散結的功效,並提示了其可能的加減用藥和配伍思路。《傷寒經解》中關於大陷胸丸的記載,則展示了另一種針對痰濕結聚的治療方法,與「攻堅散」的主治方向有所不同,但兩者都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傳統服藥法
夏枯草30克,玄參30克,生牡蠣30克,昆布15克,薑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陳皮9克,三稜6克,莪朮6克。
滋陰清熱,化痰散結,行氣導滯,破瘀攻堅。
水煎服;或研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攻堅散性味辛、苦、寒,有小毒,孕婦慎用。
- 攻堅散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腹瀉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攻堅散, 出處:《山東中醫學朮經驗交流文選》。 組成:夏枯草30g,玄參30g,生牡蠣30g,崑布15g,薑半夏12g,海藻12g,青皮9g,陳皮9g,三棱6g,莪朮6g。 主治:滋陰清熱,化痰散結,行氣導滯,破瘀攻堅。主治:篩竇囊腫,鼻腔腫瘤,頸淋巴結核,慢性頜下腺炎,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瘤,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乳房異常發育等腫塊性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