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蓮湯

香蓮湯

XIANG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肺經 11%
脾經 11%
胃經 11%
三焦經 11%
腎經 11%
膽經 9%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香附,性辛、溫,歸肝、脾經。其功效為行氣解鬱、調經止痛,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香蓮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是為了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香附能疏肝理氣,調暢氣機,解除肝鬱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症狀。同時,香附還能止痛,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因此,香附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效果,從而治療香蓮湯所針對的病症。

香蓮湯中加入旱蓮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旱蓮草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香蓮湯多用於治療熱病傷陰,或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而旱蓮草的清熱涼血作用,正好可以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效果。
  2.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香蓮湯中其他藥材,例如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等,也具有滋陰清熱、養血生津的功效。旱蓮草的加入,可以加強藥方的滋陰清熱效果,同時還能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使整體藥效更加協調。

香蓮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用。

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清肝瀉火、散結消腫之功效。其能清泄肝火,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頭昏目眩等症狀;也能散結消腫,治療瘰癧、癭瘤、乳癰等疾患。

香蓮湯本身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效,加入夏枯草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並能更有效地消散腫塊,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蓮湯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劑見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眼痛夜甚」,意指眼部疼痛於夜間加劇之證。此類症狀多與肝腎陰虛、血虛失養或肝鬱化火相關。夜間陽氣入陰,陰血若不足則無法斂陽,虛火內擾目絡;或肝鬱氣滯,夜間靜臥時氣機更窒,鬱熱上攻於目,故而痛甚。


組成與方義邏輯推衍

  1. 香附米(童便浸炒)

    • 性味辛、微苦,主入肝經,為「氣病之總司」。經童便浸炒後,既能疏肝解鬱,又可引火下行,兼制其燥性。
    • 肝主目,氣滯則目絡不通而痛,香附調暢肝氣,氣行則血行,目絡得通。
  2. 旱蓮草

    • 甘酸寒,滋補肝腎之陰,涼血止血。
    • 針對陰虛血熱之病機,滋陰以降虛火,緩解夜間陰分不足之痛。與香附一補一通,調和氣陰。
  3. 當歸(或夏枯草)

    • 當歸版本
      甘溫質潤,補血活血,養肝明目。血足則目得濡養,配合香附行氣,旱蓮草滋陰,共奏養血柔肝之效。
    • 夏枯草版本
      苦辛寒,清肝瀉火、散結明目。若眼痛屬肝鬱化火、痰火結聚者,夏枯草可直折火勢,開鬱散結,其效更速。

治療原理綜論

此方以「調氣養陰」為核心:

  • 氣機調暢:香附疏解肝鬱,破除氣滯,使目絡氣血運行復常。
  • 滋陰涼血:旱蓮草補肝腎之陰,清虛熱;夏枯草加強清火,或當歸助養血,標本兼顧。
  • 晝夜節律:夜間痛甚與陰血不足、陽氣浮越相關,旱蓮草滋陰斂陽,夏枯草清熱抑陽,均契合「夜屬陰」之病機。

加減考量
若眼痛伴紅腫熱痛(實火),夏枯草勝於當歸;若眼乾澀隱痛(虛證),當歸、旱蓮草搭配更宜。整體展現中醫「同病異治」之靈活思維。

傳統服藥法


香附米(童便浸炒)6錢,旱蓮草5錢,當歸2錢(一方用夏枯草更妙)。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香蓮湯, 出處:《眼科闡微》卷三。 組成:香附米(童便浸炒)6錢,旱蓮草5錢,當歸2錢(一方用夏枯草更妙)。 主治:眼痛夜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