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疏肝散

HUO LUO SHU G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癧科全書》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肝經 20%
肺經 17%
脾經 14%
膽經 8%
膀胱經 5%
腎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心經 2%
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活絡疏肝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升清降濁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柴胡,旨在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等症狀。
  2. 調和氣血: 柴胡具有調和氣血的作用,能夠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肝氣鬱結所致的氣血失調,進而緩解全身症狀。

因此,活絡疏肝散中加入柴胡,既能疏肝解鬱,又能調和氣血,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活絡疏肝散方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牛蒡子味苦辛,性微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脇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牛蒡子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以治療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

因此,活絡疏肝散中加入牛蒡子,可以達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進一步提高方劑治療肝鬱氣滯、肝火上炎等病症的療效。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為了其活血通絡、利濕通淋之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利尿通淋的功效。其活血通絡之性可疏通肝氣鬱結,改善肝臟功能,同時亦能改善經絡不通,緩解肝鬱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此外,川牛膝的利濕通淋功效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進一步改善肝氣鬱結,達到疏肝活絡的效果。

活絡疏肝散方劑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疏肝理氣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整體疏肝理氣之效。
  2. 消食健胃,降逆止嘔: 青皮亦有消食健胃、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輔助方劑中其他健脾和胃藥物,增強整體療效。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效果。活絡疏肝散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血瘀阻所致的胸脅疼痛、頭暈目眩等症,防風可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 防風還兼具疏肝解鬱的作用。肝氣鬱結常伴隨情緒不暢、煩躁易怒等表現,防風可調節氣機,使肝氣舒暢,改善情緒。

因此,防風在活絡疏肝散中起到祛風止痛、疏肝解鬱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顯著。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方劑中若存在熱毒或濕邪,天花粉可協助清除,降低炎症反應,達到疏肝利氣之目的。
  2. 促進肝氣疏泄:天花粉入肺經,可引導肺氣下降,調節肝氣上升之勢,使其疏泄順暢。肝氣疏泄則有助於改善肝臟功能,減輕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進一步達到活絡疏肝之效。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土茯苓,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利濕解毒: 土茯苓性甘平,入肝、脾經,具有利濕解毒的功效。方中若有濕熱瘀阻肝經的情況,土茯苓可利濕化熱,清熱解毒,幫助疏通肝氣,緩解肝鬱。
  2. 祛風除濕: 土茯苓亦具祛風除濕之效。若患者同時伴有風濕痹痛,則土茯苓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祛除風濕,緩解疼痛,促進肝氣疏泄。

總而言之,土茯苓在活絡疏肝散中,有助於利濕解毒、祛風除濕,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

「活絡疏肝散」方劑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活血止痛: 山慈菇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不暢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血瘀導致的疼痛。
  2. 配伍增效: 山慈菇與活絡疏肝散中其他藥材,如柴胡、川芎等,共同作用,可加強疏肝解鬱、活血止痛的效果,使整體療效更顯著。

山慈菇的加入,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血瘀等病症,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疏肝解鬱、活血止痛的療效,是活絡疏肝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疏肝解鬱: 葛根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疏散肝氣、解鬱止痛的功效。肝氣鬱結,常表現為胸脅脹痛、情緒抑鬱等症狀,而葛根可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滯,改善胸脇疼痛,使氣血流通。
  2. 活血通絡: 葛根亦具活血通絡之效,能改善氣血運行,舒筋活絡。活絡疏肝散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葛根的活血通絡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恢復肢體功能。

活絡疏肝散中包含夏枯草,主要是利用其清肝利膽、散結消腫的功效。夏枯草味苦性寒,入肝膽經,能清肝火、散肝鬱,對於肝氣鬱結、肝膽濕熱所致的乳房腫痛、脅肋脹痛、目赤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夏枯草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口苦咽乾、耳鳴眩暈等症狀亦有療效。因此,夏枯草在活絡疏肝散中發揮著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發揮。

活絡疏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的功效。活絡疏肝散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性較烈、毒性較大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降低毒副作用的作用。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並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活絡疏肝散的目的是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甘草可以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


「活絡疏肝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功效是風火癧:一種皮膚病,主要症狀是耳部以下或環繞頸部出現紅色的腫塊,有時只出現在左耳或右耳。無論腫塊數量多少,都呈現紅色,並且有破裂的傾向。可能伴隨疼痛或不痛,也可能出現寒熱交作的症狀。

該方劑組成包括:

  1.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3.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4.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5.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6.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7.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8.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9. 土茯苓: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健脾胃、清熱利尿。

  10. 夏枯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總之,「活絡疏肝散」具有多種功效,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半,牛蒡子1錢半,淮牛膝1錢半,青皮1錢半,防風1錢半,花粉3錢,土茯苓3錢,山慈菇(去皮毛)2錢,葛根2錢,夏枯草2錢,生甘草1錢。
若有實熱者,酌加芩、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火癧。但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活絡疏肝散, 出處:《癧科全書》。 組成:柴胡1錢半,牛蒡子1錢半,淮牛膝1錢半,青皮1錢半,防風1錢半,花粉3錢,土茯苓3錢,山慈菇(去皮毛)2錢,葛根2錢,夏枯草2錢,生甘草1錢。 主治:風火癧。初起或在兩耳之下,或環頸皆是,或單在左耳之下,或單在右耳之中,無論核之多少,色帶紅光,即有欲破之勢,或痛或不痛,或寒熱交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