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化癰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癰疽初起,局部紅腫熱痛,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微循環,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增強免疫:當歸富含鐵元素,能補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對於體虛者,可增強抗病能力,提高機體抵抗力,輔助治療癰疽。
神效化癰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引火下行:柴胡具有疏肝解鬱之功,可疏通肝氣鬱結,使之順暢流通。癰疽常因肝氣鬱結,熱毒壅滯而發,柴胡可解鬱散結,引導熱毒下行,減輕局部腫痛。
-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柴胡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共同發揮抗炎消腫、清熱解毒之效,協同治療癰疽,使其更快痊癒。
神效化癰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癰疽多因濕熱蘊結所致,茯苓可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化解膿腫。
- 健脾益氣,扶正祛邪: 癰疽發作常伴隨正氣虛弱,茯苓可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扶正祛邪,促進傷口癒合,避免反覆發作。
神效化癰散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癰疽瘡瘍等外感熱毒引起的疾病,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的作用。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夏枯草還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對於癰疽瘡瘍引起的組織損傷,可以促進其修復,加速癒合過程。
因此,神效化癰散中加入夏枯草,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促進癒合的多重作用,有效治療癰疽瘡瘍等疾病。
神效化癰散中加入鹿角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鹿角霜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癰疽初起,紅腫熱痛,可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生肌長肉: 鹿角霜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有助於生肌長肉。對於膿腫已形成,需要排出膿液,以及傷口癒合階段,鹿角霜均能發揮其積極作用。
神效化癰散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菊花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感染,化解膿毒,促進傷口癒合。同時,菊花還具有疏風散熱、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癰腫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神效化癰散中加入菊花,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癰腫消退,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化癰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妊婦乳癰」,即妊娠期間因氣血失調、肝鬱化火或痰熱結聚所致之乳房腫痛、癰瘡。孕期氣血養胎,肝血易虛而氣滯,加之胎熱上沖,易發乳癰。古代醫家以疏肝解鬱、清熱散結為核心,兼顧養血安胎,避免攻伐傷正。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 柴胡:疏肝解鬱,引藥入肝經,解氣機壅滯。
- 炒青皮:行氣破滯,助柴胡疏肝,兼消乳房結塊。
- 青橘葉:輕清上行,專散肝經鬱火,善治乳癰。
養血柔肝,固護胎元
- 當歸:養血活血,補而不滯,兼緩癰腫之痛。
- 炒白芍:斂陰柔肝,平抑肝陽,防疏泄過度傷胎。
清熱散結,通絡消癰
- 夏枯草:清肝火、散鬱結,為乳癰要藥。
- 菊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助夏枯草瀉火。
- 鹿角霜:溫通散結,兼能益腎,防寒涼太過。
健脾祛濕,杜絕痰源
- 茯苓:健脾滲濕,切斷痰濕生成之源,間接消癰。
全方配伍特色
- 標本兼治:以柴胡、青皮疏肝治本,夏枯草、菊花清熱治標。
- 攻補並施:當歸、白芍養血護胎,青皮、夏枯草散結消癰。
- 寒溫調和:鹿角霜溫通制約夏枯草、菊花之寒涼,契合孕婦體質。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疏肝解鬱、清熱散結,解除乳癰成因(氣滯、火鬱、痰結);配伍養血藥既助肝氣條達,又防行氣藥耗血傷胎,體現「治孕婦病,毋傷胎元」之思路,符合古代婦科用藥謹慎之原則。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炒白芍1錢,炒青皮8分,柴胡1錢,茯苓3錢,夏枯草3錢,鹿角霜1錢,菊花2錢,青橘葉10片。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妊婦乳癰。但本方性味寒涼,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化癰散, 出處:《醫方簡義》卷五。 組成:當歸2錢,炒白芍1錢,炒青皮8分,柴胡1錢,茯苓3錢,夏枯草3錢,鹿角霜1錢,菊花2錢,青橘葉10片。 主治:妊婦乳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