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的傳統功效
1. 收斂止血
鹿角霜味甘微澀,性涼,具收斂止血之功。其「收斂」作用,乃在於斂其氣分,使其不致外散,故能固攝體內津液,對各種出血證候顯現效用。鹿角霜涼血止血,故善治血熱妄行所致之出血,如婦女崩漏,即子宮不正常出血,以及赤帶等下焦出血證。對於體表創傷出血,其收斂之性則能幫助凝結,縮短出血時間,並有助於止痛。此外,其收斂作用亦適用於瘡瘍久不癒合之症,藉由固澀瘡面,斂聚瘡口,促進瘡口閉合,加速創面癒合。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氣隨血脫,出血過多易耗散元氣,鹿角霜在止血的同時,兼具固攝氣陰之功,避免因出血所致的氣虛或陽亡等危象,體現其調控臟腑氣化、整體固攝止血的觀念。
2. 補腎助陽
鹿角霜,味鹹性溫,歸腎經。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殖與水液代謝。其補腎助陽之效,正應腎陽虧虛之證。蓋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溫煦失職,則精氣耗損,髓海空虛,致見腰膝痠軟無力、陽痿遺精、小便頻數或夜尿、遺尿等症。鹿角霜溫補腎陽,助益精氣,能溫運命門,使精髓充足,固攝有權,諸症自解。
3. 補氣
鹿角霜,性甘溫,入肝、腎二經。傳統中醫認為,其溫性助陽,甘味補益。古籍載其「益氣補虛」,直接闡明補氣作用。鹿角霜能補益肝腎、益精血,腎為先天之本,精為生氣之源,故其補氣功效係透過滋養根本,使元氣充盛。面對氣虛體倦乏力等症,鹿角霜能溫和助益氣血,扶助正氣。
4. 固表止汗
鹿角霜,性味甘涼。其固表止汗之功,乃因其多重作用。首為滋陰補虛,能改善陰虛體質所致之虛汗。陰液得養,虛熱自清,則汗源內斂。次則具固澀收斂之性,直接作用於肌表腠理,助其閉合,減少汗液外泄。再者,其能平肝熄風,因肝風內動亦可擾及肌表,導致汗出不止。鹿角霜平抑肝陽肝風,有助於穩定肌表開合,從而緩解盜汗、手足心熱等症,達成固表止汗之效。
5. 補腎
鹿角霜性味甘溫,入肝、腎二經,主補腎益精。其甘溫之性,能溫養腎陽,充填腎精,助腎氣旺盛。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充盈則骨骼強健、筋脈得養。故鹿角霜補腎之功,能改善腎虛精虧之象,有助滋養腎氣,延緩衰老,進而達到強筋壯骨的效用。
6. 止血
鹿角霜,性甘、寒,入肝、腎經。其止血功效,源於中醫「涼血止血」與「滋陰養血」之理。出血常由血熱妄行或陰虛血失固攝所致。鹿角霜之寒性與涼血作用,能清解血中熱邪,平息妄行之血;兼具滋養肝腎陰血之功,使血有所歸,進而穩定血脈,達到固攝止血之效。此乃鹿角霜循中醫辨證論治之途,調和陰陽以止血。
鹿角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知量,研末撒。
鹿角霜的炮製
鹿角霜製作方法
基本步驟:
- 揀去鹿角霜中的雜質,斫成小塊。
- 將鹿角霜研成細粉,每斤加入鹿角膠2兩(加水4-5倍烊化),麵粉2兩,拌勻壓平,切成小方塊,曬乾。
古代鹿角霜製作方法:
- 不同於現代,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過程中,有不提出膠質者,也有加入其他輔料藥者。
-
《聖惠方》:
- 取鹿角嫩實處五斤,先用水煮三、五十沸。
- 洗刷令淨。
- 以大麻仁研取濃汁,煮角約一復時便坎。
- 刷洗鍋器令淨。
- 用真牛乳五斤煉,專青如玉色即住。
-
《衛生易簡方》:
- 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軟。
- 人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
- 以東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許。
- 搗成霜用。
-
《濟急仙方》:
- 用新角三對,寸截,盛於長流水浸三日,刮淨。
- 人椿實子、桑白皮、黃蠟各二兩,鐵鍋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湯6日足取出刮淨,曬研為霜。
-
《韓氏醫通》:
- 以角之新者,寸截,囊置長流水中七日。
- 瓦擊水煮,每角一斤,人黃蠟半斤,缶口用露酒一壺掩之,別沸流水旋添,勿令下竭,桑柴火足十二時,其角坎矣,竹刀切去黑皮,取白者春細為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鹿角霜注意事項重點
- 陰虛陽亢者禁服:鹿角霜性溫熱,陰虛陽亢體質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陰虛陽亢症狀,如口乾舌燥、耳鳴、潮熱盜汗等。
- 高血壓患者應慎服:鹿角霜有升高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 服藥期間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刺激食物會加速鹿角霜的吸收,可能導致上火等不適症狀。
- 不宜與滋補性藥物同服:鹿角霜具有滋補作用,與其他滋補性藥物同服可能會導致補益過度,出現口乾舌燥、失眠等症狀。
- 不宜長期服用:鹿角霜性溫熱,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陰虛火旺,出現口乾舌燥、失眠、煩躁等症狀。建議遵循醫師指示,按時按量服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服:鹿角霜性溫熱,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服用後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影響,建議諮詢醫師評估後再服用。
鹿角霜相關的方劑
鹿角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鹿角霜含有的化學成分
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 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 氮化物(Nitrides), 膠質(Gelatin),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蘇氨酸(Threonine), 絲氨酸(ser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脯氨酸(Proline), 甘氨酸(Glycine), 丙氨酸(Alanine), 纈氨酸(Valine), 異亮氨酸(isoleucine), 亮氨酸(Leuc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賴氨酸(Lysine), 組氨酸(Histidine), 精氨酸(Arginine), 其它161種氨基酸(Other amino acids), 次黃嘌呤(Hypoxanthine), 尿嘧啶(Uracil), 尿素(Urea), 肌酸酐(Creatin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