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地滋血湯

歸地滋血湯

GUI DI ZI X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婦科治療學》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腎經 19%
脾經 16%
心經 12%
肺經 12%
胃經 7%
三焦經 3%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歸地滋血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以當歸為主藥,旨在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諸多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
  2. 引藥入血: 當歸具有引藥入血的作用,能將其他藥材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送達病竈部位,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歸地滋血湯中包含熟地黃,乃因其性溫潤,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滋陰補血之效。

熟地黃為地黃經炮製而成,去其寒性,更易於溫補肝腎。其能滋養肝腎陰血,改善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等。同時,熟地黃亦有助於促進血細胞生成,增強免疫力,適合氣血不足、陰虛血燥之症。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鹿角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鹿角霜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強筋健骨之效。對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鹿角霜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活血化瘀,生新血:鹿角霜還具有活血化瘀、生新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對於氣血不足、血虛萎黃、面色不華等症狀,也有治療作用。

綜上,鹿角霜的加入,不僅可以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同時也能活血化瘀,生新血,與歸地滋血湯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補血、益氣養血的目的。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香附,主要是為了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疏肝解鬱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改善血虛症狀。同時,香附的理氣止痛功效能夠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例如痛經、腹痛等

因此,香附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改善血虛症狀,還能夠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滋養血液的效果,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生血: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之功效。歸地滋血湯主要針對氣血虧虛、血虛萎黃等症,人參可補益氣血,促進血液生成,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虛弱狀態。
  2. 扶正固本: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對於氣血虛弱、體質較差的患者,人參可以扶正固本,使機體恢復正常功能,更有效地促進血液生成,達到滋補血虛的效果。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補血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轉化為氣血。歸地滋血湯以滋補氣血為主,白朮加入其中,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補血藥物更易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滋血效果。
  2. 配伍調和,防止滋膩: 歸地滋血湯以滋補血為主,藥性偏滋膩,容易造成脾胃虛弱,白朮性溫燥,可起到配伍調和的作用,避免滋膩傷脾,使藥效更為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桑寄生,主要基於其 補肝腎、強筋骨、止血 的功效。

桑寄生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 補肝腎精血 的作用,可改善肝腎不足導致的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等症狀。同時,桑寄生也具備 強筋骨 的功效,可緩解因肝腎虧虛而引起的筋骨疼痛、腰膝無力等問題。此外,桑寄生還具有 止血 的功效,可治療因血虛引起的出血症狀。

因此,在歸地滋血湯中加入桑寄生,可有效 補益肝腎、固本培元、止血生血,達到治療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等症狀的目的。

歸地滋血湯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滋補肝腎,養血生精: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生精之效。歸地滋血湯旨在滋養血氣,而枸杞子能補益肝腎,使精血充足,從根本上改善血虛狀態。

二、緩解陰虛燥熱:枸杞子兼具滋陰潤燥功效,能緩解因血虛引起的陰虛燥熱。歸地滋血湯多用於血虛兼有陰虛者,枸杞子的滋陰潤燥之性可以更好地協調藥性,達到治本之效。

歸地滋血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腎填精,益精血: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固澀止汗的功效。歸地滋血湯以滋陰補血為主,而山茱萸能填精益血,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改善因腎精虧虛所致的氣血不足,達到滋陰養血的效果。
  2. 固澀止汗,補益脾胃:山茱萸亦能固澀止汗,對於因腎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山茱萸亦能補益脾胃,促進營養吸收,進一步增強補血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歸地滋血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月經後期屬單純血虛者」。古代中醫認為,月經後期(經期延遲)若無外邪、氣滯或血瘀等實證干擾,多因陰血虧虛、衝任失養所致。血虛則經血化源不足,胞宮不得如期滿溢,故月經遲至。此方針對「單純血虛」之病機,強調滋陰補血,以充養衝任,使經血得滋而周期自調。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補血填精為核心

    • 秦歸(當歸)熟地:當歸補血活血,熟地滋陰填精,二者相須為用,直補血虛之本,為方中君藥。
    • 鹿角霜:溫補肝腎,兼固衝任,取其「血肉有情」之性,助精血互化。
  2. 健脾益氣以生血

    • 泡參(黨參)白朮:補脾益氣,健運中焦,使氣旺而血生,符合「氣能生血」之理,為臣藥。
  3. 肝腎同調固其根

    • 桑寄生枸杞萸肉(山茱萸):桑寄生補肝腎、強衝任;枸杞滋肝腎之陰;山茱萸補腎精、固衝任。三者共助精血化生之源,為佐藥。
    • 香附:少量行氣解鬱,防熟地、當歸之滋膩,使補而不滯,為使藥。

全方治療原理
此方以「精血同源」「肝腎同治」為綱,兼顧「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 通過滋陰補血(當歸、熟地、枸杞)直接填補虧虛;
  • 補脾益氣(黨參、白朮)間接化生氣血;
  • 肝腎同補(桑寄生、山茱萸、鹿角霜)鞏固先天之本,使精足血旺。
    整體配伍體現「補血為主,佐以行氣;滋陰為體,溫陽為用」的思維,適用於血虛不兼寒熱實邪之月經後期。

傳統服藥法


秦歸4錢,熟地3錢,鹿角霜3錢,香附3錢,泡參4錢,白朮3錢,桑寄生4錢,枸杞3錢,萸肉3錢。
滋陰補血。
水煎,空腹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歸地滋血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秦歸4錢,熟地3錢,鹿角霜3錢,香附3錢,泡參4錢,白朮3錢,桑寄生4錢,枸杞3錢,萸肉3錢。 主治:滋陰補血。主治:月經後期屬單純血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