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真丸

YI ZH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8%
心經 14%
肺經 14%
腎經 14%
大腸經 6%
胃經 6%
三焦經 4%
膽經 1%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益真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之功效。益真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人體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二、扶正固本:益真丸往往用於治療慢性疾病,如虛勞、久病等。人參具有扶正固本、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可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益真丸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益真丸多用於治療氣虛外感,如風寒感冒、體虛易感等,黃耆能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達到固表止汗的作用。

2. 促進傷口癒合: 黃耆亦有生肌斂傷、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益真丸中若有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黃耆則可輔助其作用,促進傷口癒合,加快病患康復。

益真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益真丸的組成多為滋補藥材,白朮的加入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更好地發揮藥效。
  2. 固本培元: 益真丸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脾虛乏力等症,白朮能補脾益氣、固本培元,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益真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益真丸主治胃脘疼痛、食積不消等症,木香可有效緩解胃氣阻滯、疼痛不適。
  2. 疏肝解鬱:木香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益真丸所治病症常與肝氣鬱結有關,木香能幫助疏解肝氣鬱滯,緩解情緒不佳、胸悶不舒等症狀。

因此,木香的加入,在益真丸中起着理氣止痛、疏肝解鬱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胃腸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益真丸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降火: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益真丸以清熱涼血為主要功效,生地黃可有效抑制熱毒上炎,改善因熱邪灼傷所致的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
  2. 養血生津:生地黃能滋養陰血,促進血液生成,並可改善血虛所致的口渴、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益真丸常用於治療熱病後期血虛津傷,生地黃的養血生津作用可幫助患者恢復體力,促進康復。

益真丸中包含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所導致的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鱉甲能有效清熱降火,滋養陰液,緩解患者的不適。
  2. 清熱解毒:鱉甲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於一些熱毒蘊結所導致的瘡瘍腫毒、乳癰等疾病,鱉甲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益真丸中加入鱉甲,旨在滋陰潛陽,清熱解毒,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益真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益真丸用以治療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脣色淡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而當歸補血活血的功效正可針對這些症狀。
  2. 潤腸通便:當歸亦能潤腸通便,對於因血虛導致的腸燥便祕也有改善作用。益真丸在治療血虛的同時,也常兼顧腸胃功能,而當歸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協同其他藥材,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益真丸方劑中包含白芍,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疼痛、心煩易怒等症狀。

二、 和解脾胃: 白芍亦能和脾胃,緩解因肝鬱脾虛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益真丸主要針對肝脾不調,氣血瘀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白芍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益真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益真丸主治脾虛濕盛、心悸失眠、眩暈耳鳴等症,而茯苓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上述症狀。
  2. 利水滲濕: 益真丸中常與澤瀉、豬苓等利水滲濕藥物配伍,茯苓能與之相輔相成,加強利水滲濕之效,使水濕得以排出,達到治療效果。

益真丸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潤燥止渴: 阿膠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渴之功效。益真丸主治血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脣舌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阿膠能補益氣血,滋潤陰液,改善血虛津虧的情況,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2. 固本培元,增強體質: 阿膠能補益氣血,改善血虛體質,並能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益真丸除了治療血虛津虧,也兼具滋補強壯的作用,阿膠的加入能起到協同作用,提升藥效,改善患者體質,預防疾病復發。

益真丸中加入鹿角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壯陽:鹿角霜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強筋健骨之效。益真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陽痿遺精等症,而鹿角霜可補益腎氣,改善這些症狀。

二、活血化瘀:鹿角霜亦有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供應,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益真丸方中加入桑寄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肝腎,強筋骨: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益真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而桑寄生可以補益肝腎,加強其滋養筋骨的作用,使療效更顯著。
  2. 祛風濕,止痺痛:桑寄生亦具祛風濕、止痺痛之效。益真丸中常與其他具有祛風濕、止痛作用的藥物配伍,如杜仲、牛膝等,桑寄生可以協同這些藥物,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所致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益真丸中加入枳實,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項作用:

  1. 消食導滯:枳實味苦、性寒,具有消食積、導滯氣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不良、食積停滯的症狀。益真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枳實的消食導滯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行氣散結:枳實還有行氣散結的功效,可以緩解胸腹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益真丸中加入枳實,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行氣散結的作用,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益真丸」

中藥方劑「益真丸」,主要成分為:

  • 人參
  • 黃耆
  • 白朮
  • 木香
  • 生地黃
  • 鱉甲
  • 當歸
  • 白芍
  • 茯苓
  • 阿膠
  • 鹿角霜
  • 桑寄生
  • 枳實

主治功效

痰嗽:咳嗽及咳出痰液。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桑寄生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 鹿角霜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止血、補腎益精、固表止汗、補氣、補腎助陽和收斂止血。

總結

中藥方劑「益真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養陰、止咳化痰等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痰嗽等症。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麥門冬(各去心)、乾地黃、車前子、枸杞子、人參、補骨脂(炒)、茴香(炒香)各等分。
久服利九竅,益精氣,悅顏色,長精神,明耳目,壯筋骨,美飲食,養肺氣,通血脈。
上為細末,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米飲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真丸具有補氣、養血、化痰、止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益真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肺結核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益真丸, 出處:《史載之方》卷下。 組成:人參半兩,黃耆半兩,吳白朮半兩,木香1分,熟乾地黃6錢,鱉甲4錢,當歸(去苗)3錢,白芍藥3錢,白茯苓3錢,阿膠(炒成珠子)3錢,鹿角霜3錢,桑寄生2錢,枳實1錢(炒)。 主治:痰嗽。

益真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煙霞聖效》。 組成:天門冬、麥門冬(各去心)、乾地黃、車前子、枸杞子、人參、補骨脂(炒)、茴香(炒香)各等分。 主治:久服利九竅,益精氣,悅顔色,長精神,明耳目,壯筋骨,美飲食,養肺氣,通血脈。主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面色無光,飲食無味。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