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毓麟珠
YU LIN ZH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4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毓麟珠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毓麟珠方劑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其中許多症狀如氣血虛弱、體虛乏力等,均與元氣不足有關。人參可以補益元氣,提升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為治療疾病打下基礎。
- 調和藥性:毓麟珠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材,而人參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藥材過於寒涼,避免對患者造成副作用的作用。同時,人參也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毓麟珠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精之效。毓麟珠方劑旨在調理女性生殖系統,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健脾益氣有助於提升機體整體的氣血運化,為孕育提供充足的能量。
- 固腎安胎: 白朮亦具固腎安胎之效。孕期腎虛容易導致胎兒不穩,白朮可補益脾腎,固攝胎氣,防止流產,有助於孕育的順利進行。
因此,白朮在毓麟珠方劑中,擔負著健脾益氣、固腎安胎的重任,以促進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提高受孕率和保胎效果。
毓麟珠是一種中藥方劑,其成分中的茯苓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藥中,主要因其多種療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夠促進脾胃運行,增強食慾,對於消化不良和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為毓麟珠常用於治療某些與脾腎虛弱相關的疾病,茯苓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方劑整體的療效。
另外,茯苓具有安神的作用,能夠幫助緩解焦慮與失眠,對於調和情緒以及促進身心健康也有積極影響。通過與其他藥材的配伍,茯苓在方劑中可以增強整體的協同效應,使得毓麟珠的療效更加全面。因此,茯苓的存在使毓麟珠能夠在針對脾腎虛弱及相關症狀的同時,起到安定情緒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形成一個和諧的療法。
毓麟珠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白芍,這是基於白芍的多重藥理作用與臨牀價值。白芍(Paeoniae Alba)在中醫理論中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肌肉痙攣及舒緩疼痛的功效。它主要用於調和脾胃、滋養血液,對於血虛型的病症特別有效。
在毓麟珠方劑中,白芍同時可以調和其他藥材的性味,增強整體方劑的平衡性。由於其寒涼特性,能減輕方劑中其他熱性藥物的刺激,確保整體療效的溫和。此外,白芍亦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特別是在面對外邪侵襲時。因此,白芍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功效,還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與療效的協調性,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毓麟珠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包含川芎,主要因為川芎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能。川芎含有多種揮發油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流通,因此在治療血瘀所引起的各類症狀時,川芎是常用的藥材之一。此外,川芎還對於頭痛、月經不調等有良好的療效,能有效緩解相關的不適。
在毓麟珠方劑中,川芎的加入有助於平衡全方的氣血,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特別是在處理血虛及氣滯相關的病症時,能夠發揮出更顯著的效果。因此,其在方劑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使得毓麟珠能夠更加全面地調理身體狀況,促進康復。
毓麟珠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調經養胎: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孕婦常有血虛、氣虛、血瘀等症狀,當歸能補血養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胎兒生長所需營養供應,並能調經安胎,預防流產。
- 益氣養血,增強體質:當歸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能補益氣血,增強孕婦體質,抵禦外邪侵襲,有效預防孕期各種疾病,促進母體健康,利於胎兒發育。
毓麟珠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用途是補腎益精,養血安神。方中的熟地黃是其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多醣體、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因陰虛引起的症狀,比如心悸、失眠和潮熱等。
此外,熟地黃能促進其餘藥材的藥效,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它在補陰的同時,還能調和其它藥物的作用,減少可能的副作用,使整體方劑更為安全和有效。熟地黃的甘甜滋潤特性也使其成為藥方中的良好載體,便於推動其他成分的吸收,從而提升療效。因此,熟地黃在毓麟珠方劑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毓麟珠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用途是補腎填精、調理身體。方中的菟蕬子(即菟絲子)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對於方劑的療效至關重要。
首先,菟蕬子被認為具有補腎壯陽的功能,能夠有效增強腎臟的活力,從而提升精力和性功能。這對於需要補腎的患者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菟蕬子還能夠養肝明目,幫助改善視力,這對於整體身體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菟蕬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進一步增強體內的滋養作用,增進整體健康。
總的來說,菟蕬子在毓麟珠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補腎,還能綜合提升身體的活力和功能,與方劑的整體療效緊密相關。因此,菟蕬子成為毓麟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毓麟珠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助孕安胎: 杜仲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因腎氣不足、精血虧虛導致的難孕、胎兒不穩等問題,杜仲能起到滋補腎氣、固攝胎元的作用,有助於受孕和安胎。
- 強筋健骨,改善體質: 杜仲還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增強母體的體質,改善孕期腰痠背痛、腿腳無力等症狀,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毓麟珠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鹿角霜,這是因為鹿角霜具有多種重要的藥理作用。鹿角霜是由雄鹿的脫落鹿角經過加工而成,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首先,鹿角霜被認為具有強壯身體、補腎益精的功效,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適合於體虛、疲勞者。其次,鹿角霜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這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鹿角霜中的鈣、磷等成分可促進骨骼健康,對於年長者或骨質疏鬆的患者尤為重要。因此,將鹿角霜納入毓麟珠方劑中,不僅增強了該方劑的補益功效,也使其在治療虛弱、增強體力方面更具針對性。
「毓麟珠」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是為了其溫經散寒和止痛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腎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在「毓麟珠」方中,花椒主要用於溫暖子宮,改善子宮寒涼,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痛經等症狀。此外,花椒還可活血化瘀,促進受精卵著牀,有助於提高懷孕成功率。
因此,花椒在「毓麟珠」方劑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溫經散寒、止痛的關鍵藥材。
毓麟珠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毓麟珠方劑多以溫熱藥材為主,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減緩溫熱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性更為平和。
- 益氣健脾: 毓麟珠方劑多以補益氣血為主,而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脾胃虛弱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使藥材的營養成分更好地被吸收,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毓麟珠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載於《景岳全書·婦人規》,主治「婦人氣血俱虛,經脈不調」,凡氣血不足所致之月經失調(經期延後或斷續不止)、帶下異常(白帶清稀或濁滯)、下腹冷痛、腰膝酸軟、食欲不振,乃至形體消瘦、久不受孕者,皆可辨證施用。景岳張氏強調「婦人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而子嗣」,故本方以補益氣血為本,兼調衝任二脈,以成「毓麟」(孕育胎元)之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結構:八珍湯加減
-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補脾益氣,助後天之本以化生氣血。
- 四物湯(當歸、熟地、芍藥、川芎):養血調經,針對「血虛經亂」之病機。
- 八珍合方:氣血雙補,奠定受孕基礎。
2. 補腎填精,溫養衝任
- 菟絲子、杜仲、鹿角霜:補腎陽、益精血,強腰膝。菟絲子益髓,杜仲壯筋骨,鹿角霜溫補而不滯,契合「腎主生殖」之旨。
- 川椒:溫下元、散寒凝,助陽氣宣通,改善胞宮虛冷。
3. 隨證加減之妙
- 男子不育加味:枸杞、胡桃肉、山茱萸等強化補腎填精;鹿角膠血肉有情之品,助陽生精。
- 婦人經遲腹痛:加破故紙、肉桂,甚者吳茱萸,增強溫經散寒之力。
- 帶多腹痛:加五味子固澀、破故紙溫腎,標本兼顧。
治療原理
此方以「脾腎同調」為綱,通過補氣血、滋肝腎、溫衝任,使月事按期、胞宮得暖,自然易於攝精成孕。其用藥特點在於:
- 重用熟地、當歸(各四兩):凸顯「精血互生」之理,填補下元虧損。
- 輕用川芎(一兩):防過燥耗血,僅作活血調經之引。
- 煉蜜為丸:緩補持久,契合「求子乃慢性之工」的調養思想。
綜觀之,毓麟珠實為融合「補先天以益後天」思維的經典方劑,其組方正而不偏,溫潤並行,體現了中醫「種子先調經,調經必滋腎」的生育觀。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2兩,芍藥(酒炒)2兩,川芎1兩,炙甘草1兩,當歸4兩,熟地(蒸搗)4兩,菟絲子(制)4兩,杜仲(酒炒)2兩,鹿角霜2兩,川椒2兩。
男子服,宜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膠、山藥、山茱萸、巴戟肉各2兩;婦人經遲腹痛,宜加酒炒破故紙、肉桂各1兩,甚者再加吳茱萸5錢(湯泡1宿,炒用);如帶多腹痛,加破故紙1兩,北五味5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2丸,空心用酒或白湯嚼下,或為小丸吞服亦可。服1-2斤即可受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毓麟珠,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2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2兩,芍藥(酒炒)2兩,川芎1兩,炙甘草1兩,當歸4兩,熟地(蒸搗)4兩,菟絲子(制)4兩,杜仲(酒炒)2兩,鹿角霜2兩,川椒2兩。 主治:《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補氣養血,調經種子。主治:婦人氣血俱虛,經脈不調,或斷續,或帶濁,或腹痛,或腰酸,或飲食不甘,瘦弱不孕。
毓麟珠,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四。 組成:熟地黃4兩,當歸4兩,菟絲子(制)4兩,淮山藥(薑汁制)2兩,枸杞子2兩,胡桃肉2兩,巴戟肉2兩,鹿角膠2兩,鹿角霜2兩,杜仲(酒炒)2兩,山茱萸(去核)2兩,川椒(去目)2兩,人參2兩,白朮(蜜炙)2兩,茯苓2兩,白芍(酒炒)2兩,川芎1兩,炙甘草1兩。 主治:男子腎中精寒,精雖射入子宮而元陽不足,陰無以化,不孕或孕而多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