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瘰癧方

TONG ZHI LUO LI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8%
胃經 14%
肝經 13%
心經 11%
膽經 9%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小腸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理氣化痰:瘰癧多由痰火凝結所致,陳皮味辛性溫,入肺脾經,能理氣化痰,有助於消散痰火,使瘰癧消散。
  2. 健脾開胃:瘰癧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理氣健脾,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為治療瘰癧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機體恢復。

因此,陳皮在通治瘰癧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瘰癧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瘰癧多因脾虛氣弱,衛外不固,風邪乘虛而入所致。白朮性溫燥,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預防瘰癧復發。
  2. 消腫散結,生肌止痛:白朮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散結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淋巴液代謝,有助於消除瘰癧腫塊,改善局部疼痛。其溫燥之性,也能促進組織修復,生肌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瘰癧多因肝氣鬱結,痰火內蘊而起。柴胡善於疏肝解鬱,使氣機疏暢,併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疏散鬱熱,化解痰火,從根本上緩解瘰癧症狀。
  2. 引藥上行,宣通氣血:柴胡性升散,具有引藥上行之功,可將藥物向上引至頸部,直達瘰癧部位,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同時,柴胡亦能宣通氣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瘰癧的消散。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利咽,散結消腫: 瘰癧多因痰火鬱結,氣機阻滯所致。桔梗性味辛溫,具有宣肺利咽、散結消腫的功效,能疏散肺氣,利咽喉,使痰火消散,氣血流通,達到消散瘰癧的目的。
  2. 引藥上行,直達病所: 桔梗能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頸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消散瘰癧,促進病竈恢復。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散腫塊: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瘰癧多因痰火凝結、氣血瘀滯所致,川芎能活血化瘀,消散腫塊,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病竈周圍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瘰癧的消退。
  2. 疏散風邪,清熱解毒: 川芎亦能疏散風邪,清熱解毒。瘰癧多與風熱、痰火相關,川芎能疏散風邪,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治療瘰癧。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瘰癧屬結核病,常伴有痰凝血瘀,影響氣血運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痰瘀消散,有助於瘰癧的消退。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瘰癧患者常伴有氣血不足、陰虛內熱等症狀。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改善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病竈癒合。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柔肝養血,緩解疼痛:瘰癧常伴有肝氣鬱結,血行不暢,導致疼痛。白芍味苦酸甘,入肝經,具有柔肝養血、緩解疼痛之效。其能疏肝解鬱,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瘰癧的疼痛症狀。
  2. 滋陰潤燥,輔助化瘀:瘰癧多因體內陰虛火旺,痰瘀互結所致。白芍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滋養肝陰,抑制內熱,並輔助化解痰瘀,促進病竈消散。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可有效化解瘰癧的熱毒,並抑制其蔓延。
  2. 疏散結核: 瘰癧多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連翹善於疏散結核,並能促進膿液排出,有利於病竈的癒合。

因此,連翹在通治瘰癧方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結核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消腫散結:瘰癧多因痰濕凝滯,氣血瘀阻所致。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之效,能將痰濕濁氣排出體外,有助於消散瘰癧腫塊。
  2. 健脾益氣,扶正祛邪:瘰癧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扶正祛邪,從根本上改善瘰癧的病症。

綜上所述,茯苓在「通治瘰癧方」中,起到利水滲濕、消腫散結,以及健脾益氣、扶正祛邪的作用,對於治療瘰癧具有重要意義。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藥理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散結:香附具有行氣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從而減輕瘰癧腫痛,促進其消散。
  2.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瘰癧多因肝氣鬱結,痰凝血瘀所致,香附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緩解肝氣鬱結,有助於瘰癧的治療。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夏枯草,主要是因為夏枯草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用價值:

  1. 清熱解毒,消散結核: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瘰癧多因熱毒蘊結,痰瘀凝滯所致,夏枯草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瘰癧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2. 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夏枯草還能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對於瘰癧引起的淋巴結腫大、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夏枯草在通治瘰癧方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瘰癧症狀,促進病情康復。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性善清熱,能瀉肺火、清心火、降胃火,對於瘰癧這種由熱毒引起的疾病,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

二、 燥濕止癢:黃芩兼具燥濕止癢之功,瘰癧常伴隨皮膚瘙癢,黃芩可有效抑制病竈周圍的濕熱,緩解瘙癢不適。

因此,通治瘰癧方中加入黃芩,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燥濕止癢之功效,有助於治療瘰癧。

「通治瘰癧方」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瘰癧多因痰熱蘊結,或風邪毒邪侵襲所致。藿香性辛溫,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有效清除痰熱,並促進結核的消散。
  2.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瘰癧常伴有局部疼痛、瘙癢等症狀。藿香芳香化濕,可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緩解患者的痛苦。

總而言之,藿香在「通治瘰癧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疏散風邪、止痛止癢等多重功效,是治療瘰癧不可或缺的藥物。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散結: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的功效。瘰癧多由痰濕凝結所致,半夏能化解痰濕,使之消散,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
  2. 止痛止癢:瘰癧常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半夏亦有止痛止癢的作用,可緩解患者的痛苦。

半夏在通治瘰癧方中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其消腫散結、止痛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瘰癧。

通治瘰癧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結消腫: 白芷味辛、甘,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消腫止痛的功效。瘰癧多由風寒濕邪入侵,導致氣血瘀滯,結聚成核而形成。白芷能散寒除濕,消腫止痛,有助於散結消腫,改善瘰癧病竈。
  2. 活血化瘀: 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瘰癧的形成與氣血瘀滯密切相關,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化解瘀血,促進病竈的消散。

通治瘰癧方中使用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療效的作用。瘰癧方中多用辛散、苦寒之藥,容易傷及脾胃,甘草能起到中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二、增強療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能輔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清除瘰癧病竈,促進傷口癒合。此外,甘草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促進患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通治瘰癧方 」

組成:

陳皮,白朮,柴胡,桔梗,川芎,當歸,白芍,連翹,茯苓,香附,夏枯草,黃芩,藿香,半夏,白芷,甘草

主治功效:

瘰癧(一種頸部淋巴結結核),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也不論是虛證還是實證,以及各種痰核。

藥方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夏枯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總結:

中藥方劑「 通治瘰癧方 」,將中醫和中藥結合,充分發揮中藥的藥理作用,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瘰癧(一種頸部淋巴結結核),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也不論是虛證還是實證,以及各種痰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通治瘰癧方,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陳皮1錢,白朮1錢,柴胡1錢,桔梗1錢,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連翹1錢,茯苓1錢,香附(醋炒)1錢,夏枯草1錢,黃芩1錢,藿香5分,半夏5分,白芷5分,甘草5分。 主治:瘰癧,不分新久、表裏虛實,及諸痰結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