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瘰癧方

TONG ZHI LUO LI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5%
胃經 12%
心經 11%
膽經 10%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通治瘰癧方 」

組成:

陳皮,白朮,柴胡,桔梗,川芎,當歸,白芍,連翹,茯苓,香附,夏枯草,黃芩,藿香,半夏,白芷,甘草

主治功效:

瘰癧(一種頸部淋巴結結核),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也不論是虛證還是實證,以及各種痰核。

藥方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夏枯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總結:

中藥方劑「 通治瘰癧方 」,將中醫和中藥結合,充分發揮中藥的藥理作用,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瘰癧(一種頸部淋巴結結核),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也不論是虛證還是實證,以及各種痰核。

方劑組成解釋


  • 陳皮、白朮、柴胡、桔梗、川芎、當歸、白芍、連翹、茯苓、香附、夏枯草、黃芩、藿香、半夏、白芷、甘草等中藥均具有疏風解表、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瘰癧。
  • 陳皮、白朮、柴胡、桔梗、川芎、當歸、白芍、連翹、茯苓、香附、夏枯草、黃芩、藿香、半夏、白芷、甘草等中藥配伍使用,可以增強療效,減少毒副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通治瘰癧方,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陳皮1錢,白朮1錢,柴胡1錢,桔梗1錢,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連翹1錢,茯苓1錢,香附(醋炒)1錢,夏枯草1錢,黃芩1錢,藿香5分,半夏5分,白芷5分,甘草5分。 主治:瘰癧,不分新久、表裏虛實,及諸痰結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