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湯

MU DAN P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六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5%
胃經 8%
膽經 7%
三焦經 5%
心包經 4%
腎經 3%
大腸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牡丹皮湯中包含牡丹皮,乃因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可清熱涼血,尤其對於熱毒壅盛、血分有熱所致的發熱、口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此外,牡丹皮還可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牡丹皮湯中加入牡丹皮,旨在發揮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牡丹皮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氣血:牡丹皮性寒,善於清熱涼血,但容易傷陰。當歸性溫,能補血活血,且有調和氣血、滋陰養血之功。二者合用,可相互協調,避免單味藥物的偏性,達到清熱涼血而不傷陰、活血化瘀而不燥熱的效果。
  2. 增強療效:牡丹皮擅長清熱解毒,而當歸則能活血化瘀,二者配合,更能有效地清除熱毒,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治病的效果。例如,在治療熱毒壅滯、血瘀腫痛的疾病時,牡丹皮清熱解毒,當歸活血化瘀,二者相輔相成,可使療效更加顯著。

牡丹皮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協同活血化瘀: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川芎則以活血行氣、止痛爲主。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可增強活血化瘀之效,促進瘀血消散,改善血液循環。

二、改善血循,解除疼痛: 牡丹皮可清熱涼血,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川芎則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兩者聯用,可有效改善血運障礙,緩解疼痛症狀,適用於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

牡丹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牡丹皮性寒,善於清熱涼血,但容易耗傷陰血。白芍性微寒,養血柔肝,能緩解牡丹皮的寒性,並協同其清熱涼血之功,達到更好的療效。
  2. 和解寒熱,避免副作用: 牡丹皮寒涼,單用易傷脾胃。白芍具有和解寒熱的作用,可以中和牡丹皮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牡丹皮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善於清熱涼血,而生地黃亦性寒,能清熱涼血,且兼具滋陰潤燥之效。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涼血之力,並兼顧陰津虧虛之症,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配伍相宜: 牡丹皮性燥,容易耗傷陰液,而生地黃性寒,可滋陰潤燥,恰好可以制約牡丹皮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牡丹皮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助牡丹皮行血止痛:牡丹皮性寒,擅長活血化瘀、清熱涼血,但脾胃虛寒者服用易傷脾胃。陳皮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可緩解牡丹皮的寒性,避免其傷及脾胃,同時也能促進氣血流通,增強牡丹皮活血止痛的效果。
  2.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陳皮味辛、性溫,能調和藥性,使牡丹皮的藥力更趨平和,避免寒性過於強烈而傷及正氣。同時,陳皮還能增強牡丹皮的活血化瘀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牡丹皮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牡丹皮行血化瘀: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的氣血生化,為牡丹皮行血化瘀提供充足的氣血支持,使其藥效更顯著。
  2. 防止牡丹皮過於寒涼,損傷脾胃:牡丹皮性寒,久服或劑量過大容易損傷脾胃,而白朮性溫,可緩解牡丹皮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總而言之,白朮在牡丹皮湯中起到健脾益氣、緩解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牡丹皮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香附則以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見長。兩藥合用,可協同作用,加強疏肝解鬱之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較佳療效。
  2. 活血化瘀:香附除了疏肝解鬱外,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與牡丹皮搭配,可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綜上所述,香附的加入,不僅可增強牡丹皮湯疏肝解鬱之效,同時亦可促進活血化瘀,使藥效更為全面。

牡丹皮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柴胡則以疏肝解鬱、升陽舉陷見長。兩藥合用,可協同疏解肝鬱,調和氣血,使瘀血消散,肝氣順暢,達到治療血瘀兼有肝鬱的功效。
  2. 引導藥力,直達病所: 柴胡具有升提陽氣、引藥上行之性,可引導牡丹皮的藥力直達肝經,加強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肝鬱血瘀所致的病症。

牡丹皮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牡丹皮性寒,善於清熱涼血,止血消腫。黃芩亦性寒,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痢,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抑制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牡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黃芩則具有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之效。兩者配合,可有效清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內傷瘀血等症,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牡丹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牡丹皮性寒涼,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但若單用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解牡丹皮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正氣。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與牡丹皮配伍,能加強牡丹皮的活血化瘀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同時,甘草還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因此,甘草在牡丹皮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功效,使藥物達到最佳療效。

主治功效


  • 中藥方劑:牡丹皮湯
  • 組成:牡丹皮、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陳皮、白朮、香附、柴胡、黃芩、甘草
  • 主治功效:未婚女子月經不調,伴隨咳嗽、發熱。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川芎:性辛、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白芍:性涼,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香附:性辛、苦,歸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等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脾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芎(艹窮)1兩,延胡索1兩,白朮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京三稜(煨,銼)1兩,羌活(去蘆頭)1兩,當歸(切,焙)1兩,枳殼(去瓢,麩 炒)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乾薑(炮)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半夏(生薑汁製作餅,曬乾)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3片,大棗1個(擘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陰道炎肺結核白帶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子宮頸炎月經稀少骨質疏鬆症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牡丹皮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一。 組成:丹皮2錢,赤芍1錢,木通1錢,萆薢2錢,花粉2錢,瞿麥2錢,澤瀉1錢5分,車前2錢,甘草4分。 主治:濕熱內蘊,移於下焦,小溲混濁作痛。

牡丹皮湯,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牡丹皮1錢半,當歸1錢半,川芎8分,白芍1錢,生地黃1錢,陳皮1錢,白朮1錢,香附1錢,柴胡1錢,黃芩1錢,甘草4分。 主治:室女經閉,咳嗽發熱。

牡丹皮湯,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牡丹皮3兩,乾地黃3兩,斛脈3兩,禹餘糧2兩,艾葉2兩,龍骨2兩,柏葉2兩,厚朴2兩,白芷2兩,伏龍肝2兩,青竹茹2兩,川芎2兩,地榆2兩,阿膠1兩,芍藥4兩。 主治:婦人血傷不止,兼五色帶下。

牡丹皮湯,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人參1錢,丹皮1錢,白芍1錢,赤茯苓1錢,黃耆1錢,桃仁(去皮尖)1錢,薏苡仁1錢,白芷1錢,當歸1錢,川芎1錢,廣木香5分,甘草5分,官桂5分。 主治:腸癰,腹濡而痛,以手按之則止,或時時下膿。

牡丹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五○。 組成:牡丹皮2兩,芍藥(銼)2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生乾地黃(焙)2兩,柴胡(去苗)2兩,附子(炮襲,去皮臍)1兩,當歸(切,焙)1兩,川芎(銼)1兩,細辛(去苗葉)1兩,乾薑(炮)1兩,白芷1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兩,人參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虎杖1兩,延胡索1兩,山茱萸1兩。 主治:婦人血風勞氣,頭目昏眩,胸背拘急,心煩體熱,血脈不利,肌肉枯悴。

牡丹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川芎1兩,延胡索1兩,白朮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京三棱(煨,銼)1兩,羌活(去蘆頭)1兩,當歸(切,焙)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乾薑(炮)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半夏(生薑汁制作餅,曬乾)半兩。 主治:婦人血風虛勞,身體骨節疼痛,手足煩熱,筋脈拘急,胸膈不利,大腸結燥,血積氣痛,月水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