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癰煎

XIE YO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肺經 18%
心經 13%
腎經 10%
脾經 8%
膽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5%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脅癰煎

組成: 金銀花, 地榆, 川貝母, 皁刺, 連翹, 白芷, 穿山甲, 赤芍, 夏枯草, 紫花地丁, 菊花,

主治功效: 脅部發生癰腫。

方劑介紹:

1. 白芷:

  • 性味: 辛、溫
  • 歸經: 肺、大腸經 -功效: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

2. 川貝母:

  • 性味: 甘、微苦、性寒
  • 歸經: 肺、胃經 -功效: 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

3. 赤芍:

  • 性味: 微苦、酸、涼
  • 歸經: 肝、脾經 -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

4. 穿山甲:

  • 性味: 甘、鹹,溫寒並蓄
  • 歸經: 肝、胃、腎經 -功效: 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

5. 地榆:

  • 性味: 甘、澀,涼
  • 歸經: 肝、大腸經 -功效: 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

6. 菊花:

  • 性味: 甘、微苦,寒
  • 歸經: 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

7. 金銀花:

  • 性味: 甘、寒
  • 歸經: 肺、心、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

8. 連翹:

  • 性味: 苦、辛,微寒
  • 歸經: 肺、心、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

9. 夏枯草:

  • 性味: 甘、苦,寒
  • 歸經: 肝、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10. 皁刺: - 性味: 甘、辛,溫 - 歸經: 肺、大腸經 -功效: 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

11. 紫花地丁: - 性味: 微苦、酸,寒 - 歸經: 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脅癰煎」,主要成分是金銀花, 地榆, 川貝母, 皁刺, 連翹, 白芷, 穿山甲, 赤芍, 夏枯草, 紫花地丁, 菊花,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適用於治療脅部發生癰腫。方中各味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5錢,地榆5錢,貝母錢半,角刺錢半,連翹錢半,白芷錢半,川山甲錢半,赤芍錢半,夏枯草1兩,紫花地丁1兩,菊花根1兩(搗汁和服)。
水3大碗,煎1碗,入菊汁。食後分2次服。至重者2劑,不可多服。

方劑組成解釋


金銀花清熱解毒,地榆清熱涼血,川貝母清熱化痰,皂刺散結消腫,連翹清熱解毒,白芷祛風散熱,穿山甲消腫止痛,赤芍活血化瘀,夏枯草清熱明目,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菊花疏風清熱。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可有效治療脅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陰虛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脅癰煎,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金銀花5錢,地榆5錢,貝母錢半,角刺錢半,連翹錢半,白芷錢半,川山甲錢半,赤芍錢半,夏枯草1兩,紫花地丁1兩,菊花根1兩(搗汁和服)。 主治:脅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