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脅癰煎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針對脅肋部位的癰腫,發揮以下作用:
-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降低炎症反應,減輕癰腫疼痛。
- 消腫止痛: 金銀花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部位的代謝,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改善脅肋部位的疼痛和腫脹。
此外,金銀花與其他藥材配伍,如蒲公英、連翹等,能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共同作用於脅肋部位的癰腫,促進其消散。
脅癰煎中包含地榆,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地榆性寒,味苦澀,歸肝、脾經。其藥性擅長清熱解毒,尤其針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腫瘡瘍,能有效消腫止痛。
- 收斂止血,生肌斂瘡:地榆亦具收斂止血之效,能幫助控制因癰瘍破潰而引起的出血,同時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使傷口更快癒合。
因此,地榆在脅癰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又能收斂止血,生肌斂瘡,有助於治療脅肋部位的癰腫。
脅癰煎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脅癰多因熱毒壅滯,痰濁凝結所致,川貝母可清解熱毒,化解痰濁,緩解疼痛和腫脹。
- 利咽開音: 脅癰常伴有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川貝母能利咽開音,消散咽喉腫痛,改善聲帶功能,使聲音恢復正常。
因此,川貝母在脅癰煎中發揮著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消散脅癰,恢復患者健康。
脅癰煎中包含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皁刺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脅肋部位的癰腫,具有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的作用。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皁刺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脅肋部位的癰腫常伴有疼痛,皁刺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並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癒合。
脅癰煎中包含連翹,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性味苦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脅癰多由熱毒蘊結所致,連翹可以清熱解毒,消散瘀結,緩解疼痛,促進腫瘤消散。
- 疏散風邪,利咽止痛:連翹還具有疏散風邪、利咽止痛的功效。脅癰常伴有咽喉腫痛、疼痛難忍,連翹可以疏散風邪,利咽止痛,緩解症狀。
總之,連翹在脅癰煎中,起著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邪、利咽止痛的作用,是治療脅癰的重要藥物。
脅癰煎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脅癰多因外邪侵襲,內蘊熱毒所致,白芷可疏散外邪,清熱解毒,並能消散腫痛,緩解疼痛。
- 引藥入絡,直達病所:白芷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能引導藥物直達病竈,發揮藥效。脅癰病位多在脅肋部位,白芷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所,加強治療效果。
總之,白芷在脅癰煎中,既能疏散風熱、消腫止痛,又能引藥入絡,直達病所,是治療脅癰的重要藥物。
脅癰煎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通經活絡,消腫散結: 穿山甲性微寒,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散結之效。脅癰多爲氣滯血瘀、痰濁凝結所致,穿山甲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散腫塊,緩解疼痛,促進病竈恢復。
- 活血化瘀,排膿生肌: 穿山甲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將積聚在癰腫處的瘀血排出,並促進膿液排出,同時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脅癰煎中使用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活血止痛:脅癰多因熱毒壅滯,血瘀氣滯所致,赤芍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可清解熱毒,改善血脈瘀滯,緩解疼痛。
- 解毒散結:赤芍具有解毒散結之效,可幫助消散胸脅腫塊,改善局部腫脹,促進恢復。
綜上所述,赤芍在脅癰煎中發揮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消散腫塊的作用,是治療脅癰的重要藥材。
脅癰煎中包含夏枯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肝熱、散結消腫的功效。脅癰多因肝膽濕熱、氣血瘀滯所致,導致脅肋疼痛、腫脹,甚至發熱。夏枯草清熱解毒,可消散肝膽濕熱,同時散結消腫,可化解瘀積,緩解脅肋疼痛,故而被選入脅癰煎中,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效果。
脅癰煎中加入紫花地丁,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濕退黃的功效。對於脅肋部位的癰腫,多因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紫花地丁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散瘀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脅癰。
此外,紫花地丁對於化膿性感染也有很好的療效,對於脅癰患者來說,可以預防感染加重。
脅癰煎中加入菊花,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脅癰多由熱毒蘊結所致,菊花可清熱解毒,消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腫脹。
- 疏風散熱: 脅癰常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可緩解發熱,改善口渴症狀,有助於整體病情緩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脅癰煎
組成: 金銀花, 地榆, 川貝母, 皁刺, 連翹, 白芷, 穿山甲, 赤芍, 夏枯草, 紫花地丁, 菊花,
主治功效: 脅部發生癰腫。
方劑介紹:
1. 白芷:
- 性味: 辛、溫
- 歸經: 肺、大腸經 -功效: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
2. 川貝母:
- 性味: 甘、微苦、性寒
- 歸經: 肺、胃經 -功效: 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
3. 赤芍:
- 性味: 微苦、酸、涼
- 歸經: 肝、脾經 -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
4. 穿山甲:
- 性味: 甘、鹹,溫寒並蓄
- 歸經: 肝、胃、腎經 -功效: 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
5. 地榆:
- 性味: 甘、澀,涼
- 歸經: 肝、大腸經 -功效: 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
6. 菊花:
- 性味: 甘、微苦,寒
- 歸經: 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
7. 金銀花:
- 性味: 甘、寒
- 歸經: 肺、心、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
8. 連翹:
- 性味: 苦、辛,微寒
- 歸經: 肺、心、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
9. 夏枯草:
- 性味: 甘、苦,寒
- 歸經: 肝、胃經 -功效: 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10. 皁刺: - 性味: 甘、辛,溫 - 歸經: 肺、大腸經 -功效: 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
11. 紫花地丁: - 性味: 微苦、酸,寒 - 歸經: 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脅癰煎」,主要成分是金銀花, 地榆, 川貝母, 皁刺, 連翹, 白芷, 穿山甲, 赤芍, 夏枯草, 紫花地丁, 菊花,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適用於治療脅部發生癰腫。方中各味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5錢,地榆5錢,貝母錢半,角刺錢半,連翹錢半,白芷錢半,川山甲錢半,赤芍錢半,夏枯草1兩,紫花地丁1兩,菊花根1兩(搗汁和服)。
水3大碗,煎1碗,入菊汁。食後分2次服。至重者2劑,不可多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陰虛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脅癰煎,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金銀花5錢,地榆5錢,貝母錢半,角刺錢半,連翹錢半,白芷錢半,川山甲錢半,赤芍錢半,夏枯草1兩,紫花地丁1兩,菊花根1兩(搗汁和服)。 主治:脅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