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Argyreia seguinii (Levl.) Van. ex Levl. [Lettsomia seguinii Levl.] Seguin Argyreia Root Bark
- 別名:黃藤,白背藤,白牛藤,跌打王,葛藤,藤續斷,白麵水雞,旋花藤
-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白花銀背藤的根皮或全株。採收和儲藏:全年或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切片或段,曬乾。
- 道地藥材:雲南, 廣西
- 生長環境:路旁, 疏林, 灌木叢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山牡丹的傳統功效
1. 止咳
山牡丹具有止咳作用,主要成分為牡丹酚、牡丹 glycosides 等,具有鎮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牡丹酚已被證實具有抗炎、鎮痛和鎮靜等作用,並能抑制咳嗽反射。牡丹 glycosides 則具有祛痰和抗炎作用,能促進痰液排出,減輕咳嗽症狀。
2. 潤肺
山牡丹潤肺的功效,在於其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其花、葉、根均可入藥,其中花朵藥性最為平和,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根部藥性較為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引起的咯血、咳血等症狀。
3. 生肌
生肌是山牡丹的主要功效之一,具有促進組織生長,修復受損組織的功能。研究表明,山牡丹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加速傷口癒合。在臨牀上,山牡丹常被用於治療各種創傷,如刀傷、跌打損傷、癰腫等,可以有效促進傷口生肌長肉,縮短癒合時間。
4. 止血
山牡丹的止血作用主要歸因於其含有牡丹酚、牡丹素等成分。這些成分能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強血管收縮能力,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此外,山牡丹還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出血性疾病的併發症。
山牡丹的古代典籍
- 《 廣西藥植名錄》:根據中醫古書《廣西藥植名錄》的記載,山牡丹這味中藥具有多種療效。整株植物都能入藥,主要功效包括:
1. 駁骨:能幫助骨骼修復,對骨折、骨傷有療效。
2. 止血:能促進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3. 生肌:有助於皮膚和肌肉的再生與修復。
4. 收斂:具有收縮血管和組織的作用,可減少出血和炎症。
5. 清心:能安撫心神,對心煩意亂、心悸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6. 潤肺:滋養肺部,對乾咳、肺燥有療效。
7. 止咳:能抑制咳嗽,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有緩解效果。
總結來說,《廣西藥植名錄》認為山牡丹適用於內傷的治療,包括因跌打損傷導致的骨骼、肌肉、皮膚傷害,以及因情緒波動或肺部問題引發的心臟和呼吸系統不適。
- 《 雲南中草藥》:根據中醫古書《雲南中草藥》的記載,山牡丹這種中藥具有補氣和補血的效用。在古代中醫學中,"補氣"指的是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而"補血"則是針對血液不足的情況,能夠滋養血液,改善因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因此,山牡丹被視為一種能同時提升氣血兩方面的珍貴中藥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山牡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使用山牡丹時,應遵醫囑,切勿過量使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