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接骨至神丹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
大黃性寒,味苦,具瀉熱、活血化瘀之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筋骨難以癒合,而大黃可破瘀血,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此外,大黃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預防骨折處感染,降低併發症風險。因此,接骨至神丹中加入大黃,並非單純止痛接骨,而是藉其清熱活血之效,加速傷口恢復,達到真正「至神」之效。
「接骨至神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骨折癒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的功效。骨折後,局部組織易出現瘀血腫痛,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 補益氣血,增強體質: 骨折後,患者體質虛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當歸能補益氣血,增強患者的抵抗力,有利於骨折的修復和康復。
接骨至神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止痛活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腫痛,白芍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緩解疼痛,促進骨折癒合。
二、緩和藥性:接骨至神丹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容易損傷脾胃,白芍則可緩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白芍在接骨至神丹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能夠緩解疼痛,促進骨折癒合,並保護脾胃,增強藥效。
接骨至神丹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經絡,影響骨骼癒合。牡丹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為骨骼修復創造良好的環境。
- 消腫止痛:牡丹皮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骨折後伴隨的紅腫疼痛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總之,牡丹皮在接骨至神丹中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促進骨折癒合。
接骨至神丹中添加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腫痛是常見症狀,生地黃能清熱涼血,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有利於骨折癒合。
二、滋陰補血,緩解疼痛: 生地黃入肝、腎經,能滋陰養血,補益肝腎。骨折後,患者常伴隨氣血虧虛,導致疼痛難忍。生地黃能滋陰補血,緩解疼痛,提高患者體質,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生地黃在接骨至神丹中起著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滋陰補血的功效,有助於骨折癒合和疼痛緩解。
「接骨至神丹」方劑中加入「螻蛄」,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螻蛄性寒,味鹹,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痛,接骨生肌:螻蛄還具有通絡止痛、接骨生肌的功效。對於骨折、骨裂等傷勢,可促進骨骼癒合,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將「螻蛄」加入「接骨至神丹」方劑中,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絡止痛、接骨生肌的功效,有助於骨折等傷勢的治療。
「接骨至神丹」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功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等造成的瘀血腫痛,紅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並減輕疼痛。
此外,紅花還可促進骨折癒合,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為骨骼修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從而加速癒合。因此,在接骨至神丹中加入紅花,可以有效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接骨至神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跌打損傷,筋骨斷折,尤其針對外力撞擊所致之骨折、瘀血腫痛。古代醫家認為其能「接骨續筋、活血化瘀」,透過散瘀消腫、促進血行,加速骨骼與軟組織修復。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羊躑躅(鬧羊花):辛溫有毒,能散瘀止痛,古代用於外傷瘀滯,然須謹慎用量。
- 紅花、丹皮:活血通經,散瘀消腫,改善局部血滯。
- 炒大黃:瀉熱逐瘀,導滯下行,防止瘀血化熱。
養血續筋、滋陰潤燥
- 當歸、芍藥:養血和血,緩急止痛,助筋脈得濡養。
- 生地:滋陰涼血,防活血藥耗傷陰血,兼清瘀熱。
接骨續筋、活化經絡
- 自然銅(後下調服):傳統接骨要藥,富含礦物質,助骨骼修復。
- 土狗(螻蛄)、土蝨(土鱉蟲):蟲類藥善走竄,破血逐瘀、通絡接骨,強化損傷處氣血流通。
三、方劑配伍思路
此方以「攻補兼施」為核心:
- 攻邪:以蟲類藥破瘀、大黃瀉下,迅速打通瘀阻。
- 扶正:當歸、芍藥、生地養血滋陰,防攻伐過度。
- 專藥專用:自然銅直達骨折處,配合土狗、土蝨鬆解瘀結,契合「跌打損傷多屬血瘀」的傳統理論。
四、潛在治療機制推測
- 改善微循環:活血藥組(紅花、丹皮)可擴張血管,促進損傷處代謝。
- 抗炎鎮痛:羊躑躅、大黃可能抑制局部發炎反應。
- 骨痂形成:自然銅提供礦物質,或刺激成骨細胞活性;蟲類藥膠質成分可能輔助軟組織修復。
(註:此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論,實際應用需依專業辨證。)
傳統服藥法
羊躑躅1錢,炒大黃3錢,當歸3錢,芍藥3錢,丹皮2錢,生地5錢,土狗10個(捶碎),土蝨30個(搗爛),紅花3錢。接骨。
上先將前藥酒煎,然後入自然銅末調服1錢,連湯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便溏等症狀,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相同名稱方劑
接骨至神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羊踯躅1錢,炒大黃3錢,當歸3錢,芍藥3錢,丹皮2錢,生地5錢,土狗10個(捶碎),土虱30個(搗爛),紅花3錢。 主治:接骨。主治:跌傷打傷,手足斷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