螻蛄

螻蛄

LOU GU

  • 英文名稱: African Mole Cricket, Chinese Mole Cricket
  • 別名:螻蟈,石鼠,拉拉狗,炙鼠,蟪姑,螜,梧鼠,蝸蛄,蝚,天螻,蟪蛄,螻窒,蟓蛉,杜狗,拉蛄,津姑,地牯牛,螻蜮,拉拉古,碩鼠,土狗,地狗,蛞螻,土狗崽,仙姑,蛄
  • 藥品來源:為螻蛄科動物非洲螻蛄和華北螻蛄的全蟲。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在夜晚用燈光誘捕,或翻地時捕捉。捕後用沸水燙死,曬乾或烘乾。
  • 道地藥材:河北, 遼寧, 山東, 安徽, 江蘇, 浙江
  • 生長環境:潮濕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螻蛄的傳統功效


1. 通便

螻蛄,俗稱土狗,在古代醫籍中記載其具有通便功效,其作用機理與其獨特的生活習性及藥性有關。 《本草綱目》記載螻蛄「穴土而居」,暗示其藥性可能與其在地下活動,吸食土壤的習性相關。中醫理論中,藥物與其生長環境及特性息息相關,螻蛄這種「吸鳳食土」的特性,或許暗示其具有某些利於腸胃蠕動,潤滑腸道的物質。

從《本草綱目》的描述可見,古人更偏向使用雄性螻蛄入藥,「雄者善鳴而飛」,這點雖與通便功效的聯繫較為間接,但可能暗示雄性螻蛄藥效更為突出。 古人選藥精準,對藥材的性狀、生長環境等皆有細緻觀察,選擇雄性螻蛄入藥,可能與其藥性成分含量或作用更強有關,進而更有效地發揮通便功效。

綜觀古代典籍,雖然並未直接詳細闡述螻蛄通便的具體機制,但從其生活習性及古人選藥的經驗來看,其藥性與通便作用存在一定關聯。螻蛄入藥,可能通過潤滑腸道、促進腸胃蠕動等途徑達到通便的效果。然而,需注意的是,古代醫書記載多為經驗總結,現代科學尚未完全闡明螻蛄通便的具體藥理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總而言之,螻蛄作為單方通便藥,其功效的有效性與古代醫家長期觀察與實踐經驗密切相關。

2. 清熱利尿

螻蛄,在古代中醫典籍中,被記載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其作用機理雖未在古代文獻中詳細闡述,但可從其藥性及生活習性間接推測。

《本草綱目》記載螻蛄「穴土而居」,暗示其性偏寒涼。土壤具有吸濕性,而螻蛄生活於土壤之中,可能因此吸納了土壤中某些具有利尿作用的物質。 書中也提到螻蛄「吸鳳食土」,「鳳」可能指某些植物的根莖,說明其攝取的營養來源包含具有利水功效的植物成分。這些成分累積在螻蛄體內,被中醫理論認為可以轉化為藥材,發揮清熱利尿的作用。

雄性螻蛄「善鳴而飛」,而藥用以雄性為主,此處記載並未直接說明雄性螻蛄的藥效更強,但可以推測,或許是古代採藥者更容易捕捉鳴叫的雄性螻蛄,因此留下這樣的記載。

古代文獻並未直接說明螻蛄清熱利尿的具體作用機制,例如是否影響腎臟的某種生理功能或促進尿液的排出,這需要現代藥理學研究才能進一步探討。但從其寒涼的藥性,以及其生活環境和食性,可以推斷其清熱利尿的功效可能與其所吸收的土壤成分及植物成分相關。 古人觀察到螻蛄的藥用價值,並將其記載於《本草綱目》等典籍之中,為後世留下寶貴的經驗,但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來驗證其作用機理和臨牀療效。 總而言之,螻蛄作為單方使用,其清熱利尿的功效,是古代中醫基於長期觀察和經驗總結得出的結論。

3. 利水消腫

螻蛄,在古代醫籍中被記載具備利水消腫的功效,其作用機理雖未在古代典籍中被詳細闡述,但可從其特性和古代醫家經驗推測一二。

《本草綱目》中記述了螻蛄的形態特徵:「螻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鳳食土,喜就燈光,人藥用雄。」 這段描述,從螻蛄的生存環境和習性,可以間接推測其藥性。螻蛄穴居於土中,與土壤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土壤在中醫觀點中,往往與脾土之氣相關。脾主運化,主濕,濕邪的留滯是導致水腫的重要原因之一。螻蛄以土為食,或許暗示其具備疏通脾土、利濕的作用,從而達到消腫的效果。

古代醫家可能基於長期臨牀經驗,觀察到螻蛄對某些水腫病症有效,並將其歸納為利水消腫藥。由於當時的醫學條件限制,對其具體作用機理的闡述相對缺乏,更多的是經驗總結。 「吸鳳食土」的描述,雖看似與現代生物學知識有出入,但在古代中醫的五行學說中,可能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例如土性之氣的吸收與轉化。

總而言之,螻蛄利水消腫的功效,源於古代醫家的長期觀察和臨牀應用,其作用機理雖未被古代典籍詳細解釋,但結合其生活習性及古代醫學理論,可以推測其可能通過影響脾土運化,進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此分析僅基於古代典籍的記載和現代的推測,並非嚴謹的科學論證。

4. 活血化瘀

螻蛄,俗稱土狗,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古籍多有記載,尤以《本草綱目》的描述較為詳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不僅描述了螻蛄的形態特徵——「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鳳食土,喜就燈光,人藥用雄。」,更間接地暗示了其藥用價值。

雖《本草綱目》並未直接論述螻蛄的活血化瘀功效,但從其「吸鳳食土」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推測其藥性。所謂「吸鳳」,或指其能吸取土壤中的某些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滯的作用。 結合螻蛄的藥用部位——雄性個體,以及其生活習性——穴居,我們可以聯想其藥性可能具有通利關竅、疏通經絡的特性。這些特性,在中醫理論中,恰恰是活血化瘀的重要基礎。

古代醫家並未像現代醫學那樣直接進行藥理實驗,但通過長時間的臨牀觀察和經驗積累,發現某些藥物具有特定的療效。螻蛄的活血化瘀功效,可能源於其藥性中的一些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可以作用於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改善血液流動,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雖然缺乏現代藥理學的直接證據,但從古籍記載和臨牀經驗來看,螻蛄在活血化瘀方面,的確具有一定功效,值得進一步的現代科學研究。 總而言之,《本草綱目》雖未直接點明,但其對螻蛄的形態、習性描述,為我們理解其活血化瘀功效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5. 通經絡

螻蛄,此蟲名不見經傳,卻在古代醫籍中佔有一席之地,尤以其「通經絡」之效著稱。《本草綱目》中記載:「螻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鳳食土,喜就燈光,人藥用雄。」此段描述勾勒出螻蛄的形態特徵及生活習性,並明確指出藥用以雄蟲為佳。 其「通經絡」功效,並非直接來自經文,而是由其整體藥性推演而來。

《本草綱目》雖未直接闡述螻蛄通經絡的機理,但從其所述螻蛄喜穴居於土中,善於鑽行,可以聯想到其藥性應當具有疏通、貫穿之效。 中醫認為經絡循行於全身,若氣血運行受阻,則會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而螻蛄,如同其鑽土之性,或許能有助於打通經絡的瘀阻,促進氣血流通。 此「通經絡」之說,更多的是基於其整體藥性以及對其生活習性的觀察所作出的推斷。

古人觀察自然,以自然之物治病,螻蛄的藥用價值,正體現了這種樸素的醫學智慧。雖然現代醫學尚未對其通經絡的功效進行系統的研究和驗證,但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以及中醫理論的推演,我們可以窺見螻蛄在中醫藥領域中獨特的地位和潛在的藥用價值。 其「通經絡」功效,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來進一步闡明。

6. 解毒

螻蛄,俗稱土狗,在古代醫籍中記載其具有解毒功效,這與其特殊的生存習性以及藥理成分可能相關。《本草綱目》記載:「螻蛄穴土而居……吸鳳食土」,說明其生活環境與習性與泥土密切相關。古代醫家認為,某些毒素可能藏匿於土壤之中,而螻蛄長期生活於地下,並以泥土為食,因此可能具備抵禦或分解部分土壤中毒素的能力。 這可以理解為一種「以毒攻毒」的機理,螻蛄自身可能含有某些成分,能與特定毒素發生反應,減輕其毒性。

《本草綱目》中還提到:「人藥用雄」,說明古代醫家更傾向於選用雄性螻蛄入藥。這可能是因為雄性螻蛄體型較大,藥效成分含量可能相對較高,或其藥理活性更強。雖無明確記載雄性螻蛄解毒效果強於雌性,但選藥的經驗累積,反映出古代醫家在實際應用中觀察到的差異。

總而言之,螻蛄的解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雖未作詳細機理闡述,但從其生活習性及古代醫家的經驗總結來看,其解毒作用可能與其長期接觸土壤環境,以及自身可能含有的特定成分,能夠與某些毒素產生拮抗作用有關。這種解毒作用的具體機制,有待現代藥理學的深入研究來進一步揭示。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籍的記載,需要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謹慎看待和應用。

7. 清熱解毒

螻蛄,一種常見於土中、體型略似蟋蟀的昆蟲,在中醫藥領域中,獨具「清熱解毒」之效,其功效並非憑空臆斷,而是歷代醫家臨牀實踐與典籍記載累積而成。其中,《本草綱目》便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描述了螻蛄的形態特徵:「螻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鳳食土,喜就燈光,人藥用雄。」這段描述不僅清晰地勾勒出螻蛄的外觀及生活習性,更點明瞭藥用部分以雄性螻蛄為主。為何以雄性為主,可能與雄蟲的某些活性成分含量更高有關,但此部分需進一步的現代藥理研究佐證。

《本草綱目》雖未直接論述螻蛄的清熱解毒功效,但其對螻蛄藥用部位的明確指出,為後世醫家研究其藥性奠定了基礎。 根據歷代醫家臨牀經驗及後世相關研究,螻蛄入藥後,能有效清解體內積熱,並對某些毒邪具有化解作用。此功效可能與螻蛄所含的特定成分,例如某些酶類或多醣體等,能調節免疫系統,或直接抑制病原體的活性有關。但需注意的是,古代醫籍記載與現代藥理研究之間仍存在差距,需以科學方法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機理。 總而言之,螻蛄作為單方藥材的「清熱解毒」之效,源於古代醫家的經驗總結,並有待現代科學技術更深入的研究。

8. 利水滲濕

螻蛄,一名蟈蟈,其利水滲濕之效,古籍多有記載,尤以《本草綱目》論述最為詳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螻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鳳食土,喜就燈光,人藥用雄。」此段文字,除了描述螻蛄的形態特徵及生活習性外,也點明瞭藥用部分為雄性螻蛄。其「吸鳳食土」的習性,暗示了它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能力。

螻蛄的利水滲濕,並非直接作用於水液代謝的特定器官,而是基於其整體的藥性特點。它生活於泥土之中,本身就與濕土環境密切相關,其藥性似乎也因此帶有「化濕」的特性。 中醫認為,濕邪為致病之重要因素之一,常表現為水腫、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而螻蛄入藥,則能針對這些症狀發揮作用,將體內積聚的濕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利水滲濕的效果。

《本草綱目》雖然未直接闡述其利水滲濕的機理,但從其對螻蛄生活習性的描述,可以推測出這種藥效與其特殊的生存環境和生理機能密切相關。 這也體現了古代醫家對藥物功效的觀察,多從藥物的本質特性出發,而非單純依靠實驗數據。 因此,螻蛄的利水滲濕功效,不僅僅是單純的藥理作用,更是古代醫家長期臨牀經驗的總結。 其藥性之微妙,值得後世深入探討。

螻蛄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4.5g;研末,1-2g。外用:適量,研末調塗。

螻蛄的炮製


揀淨雜質,除去翅足,或焙至黃褐色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體虛者慎服,孕婦禁服。

螻蛄相關的方劑


螻蛄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慢性肝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甲狀腺腫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感冒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小便疼痛

螻蛄含有的化學成分


丙氨酸(alanine), 天冬氨酸(asparticacid), 穀氨酸(glutamicacid), 甘氨酸(glycine), 組氨酸(Histidine), 異亮氨酸(isoleucine), 亮氨酸(leucine), 脯氨酸(proline), 絲氨酸(serine), 酪氨酸(Tyrosine), 纈氨酸(valine), 精氨酸(Arginine), 胱氨酸(Cystine), 牛磺酸(Taurine), 澱粉酶(amylase), 麥芽糖酶(maltase), 松三糖酶(Melezitase), 蔗糖酶(Sucrase), 海藻糖酶(Trehalase), β-半乳糖苷(β-galactoside), 凝乳酶(rennet), 氨肽酶(Aminopeptidase), 氨基三肽酶(Aminotripeptidase), 氨基乙酰基-L-亮氨酸二肽酶(Glycyl-L-leucinedipeptidase), 脂酸酶(Lipas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