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接舌金丹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接舌金丹方劑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咽喉腫痛、舌苔厚膩等症,生地黃可清解熱毒,緩解咽喉腫痛,降低體內燥熱。
-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對因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而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接舌金丹方劑中,生地黃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滋陰潤燥,使藥效更加顯著。
接舌金丹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接舌金丹主治舌根發硬、言語不清、吞嚥困難等症狀,多因氣虛、脾虛導致。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 扶正祛邪:接舌金丹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芪、白朮等,亦有補氣固本之效。人參與之相配,可形成良好的協同作用,共同扶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驅除病邪,促進疾病康復。
接舌金丹方劑中包含龍齒,主要是因為龍齒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瀉火,鎮驚安神: 龍齒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能清心火,降肝火,對於熱病煩躁、神志不清、驚悸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收斂止血,生津止渴: 龍齒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治療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狀。同時,其亦能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接舌金丹方劑中加入龍齒,有助於清熱瀉火,安神定驚,同時也能收斂止血,生津止渴,達到治療目的。
「接舌金丹」方劑中包含「象皮」,其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象皮性味甘苦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象皮,旨在清熱解毒,消散因外感熱毒或濕熱內蘊導致的舌苔厚膩、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散結消腫: 象皮亦有活血化瘀、散結消腫之效。對於因瘀血阻滯、經絡不通而引起的舌根腫痛、舌體僵硬等症狀,象皮能起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循環,緩解腫痛的作用。
因此,「接舌金丹」方劑中加入象皮,意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同時活血化瘀,散結消腫,以達到治療舌部疾患的效果。
「接舌金丹」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外傷所致的舌頭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性涼,能開竅醒神,並具有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或外傷導致的口腔疼痛、舌頭麻木等症狀,冰片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加速患者的康復。
總而言之,冰片在「接舌金丹」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對於治療舌頭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接舌金丹中含有螻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螻蛄性寒,味辛,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治療瘰癧,咽喉腫痛: 螻蛄善於治療瘰癧,咽喉腫痛等症。其具有消散結塊,化痰散結的作用,對於因痰火鬱結導致的瘰癧、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接舌金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記載主攻「舌斷、骨斷」,強調外傷性組織斷裂的修復。
- 舌斷:古代戰傷或意外導致舌部撕裂,方名「接舌」直接對應此急症,反映其促進肌肉、黏膜癒合之效。
- 骨斷:方中提及「接骨最奇,服一錢即愈」,顯示其加速骨骼連接的效能,可能用於開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解析
血肉有情之品補形質
- 象皮:甘鹹溫,古代用其韌性以「接續」斷裂組織,形似現代膠原蛋白修復理念。
- 土狗(螻蛄)、地蝨(鼠婦):蟲類藥善走竄,搗爛後黏稠具物理黏合特性,同時激活局部氣血。
益氣養陰奠基礎
- 人參:大補元氣,推動氣血至傷處,助組織再生。
- 生地:滋陰涼血,防傷口熱腫,並提供陰液潤澤斷端。
鎮靜固澀定其位
- 龍齒:質重斂澀,安定神志並潛降浮越之氣,避免氣血渙散影響癒合。
芳香透絡促藥性
- 冰片:辛香走竄,穿透黏膜或皮膚屏障,引諸藥直達病所,兼消炎防腐。
(二)製法與應用邏輯
- 佩身三日:利用體溫緩慢乾燥藥末,可能使蟲類成分酶解轉化,增強活性;另含「衣冠療法」思維,以人氣養藥性。
- 內服外用雙途徑:
- 外敷:象皮、蟲藥黏附斷處,物理性接合。
- 內服:人參、生地調動全身修復力,龍齒鎮靜止痛,整體與局部並治。
三、推測作用機制
- ** biomechanical層面**:象皮膠質與蟲類黏液形成暫時性支架,固定斷端利於細胞爬行。
- Biochemical層面:
- 生地所含環烯醚萜苷抗炎消腫;
- 人參皂苷促進幹細胞分化,加速骨痂形成;
- 冰片抑制細菌,防感染干擾癒合。
- 能量醫學視角:龍齒鈣離子釋放可能參與電信號傳導,調節局部電位差以刺激細胞增殖。
此方體現「形質-氣化」並重思維,結合動物藥的「同氣相求」與礦物藥的「鎮攝」特性,構成傳統外傷急救的特色治法。
傳統服藥法
生地3錢,人參3錢(透明者),龍齒(透明者)3錢,象皮1錢,冰片3分,土狗(去頭翅)3個,地蝨20個。
接骨。
上藥先將人參各項俱研細,後用土狗、地蝨搗爛,入前藥末內搗勻,佩身上,三日乾,為末,盛在瓶內聽用。
此藥接骨最奇,服下神效,骨斷者服1錢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之功,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接舌金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五。 組成:生地3錢,人參3錢(透明者),龍齒(透明者)3錢,象皮1錢,冰片3分,土狗(去頭翅)3個,地虱20個。 主治:接骨。主治:舌斷,骨斷。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