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仙人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散結止痛。
主治
牙痛。
本方由土鱉蟲、螻蛄、巴豆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牙痛。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土鱉蟲,味辛、苦,性溫,有散結、止痛之功。主治牙痛、瘰癧、癰腫。」
《本草備要》:「螻蛄,味辛、苦,性溫,有散結、止痛之功。主治牙痛、瘰癧、癰腫。」
《本草經疏》:「巴豆,味辛、苦,性熱,有攻毒、散結、止痛之功。主治牙痛、瘰癧、癰腫。」
傳統服藥法
土鱉(10個,焙乾)1錢,土狗(8個,焙乾)1錢,仙人骨(即人骨)3分,巴豆(去油)3分。
接骨止痛。
上為末。
每服先1錢,次服5分;2服後去巴豆,又服2次,每次5分;又加巴豆1服,俱用燒酒下。
方劑組成解釋
土鱉蟲味辛、苦,性溫,有散結、止痛的功效。螻蛄味辛、苦,性溫,有散結、止痛的功效。巴豆味辛、苦,性熱,有攻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結止痛之功,主治牙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人散,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五。 組成:地骨皮2兩(酒浸2宿),青鹽1兩,黍粘子1兩半(炒),細辛1兩(酒浸)。 主治:牙痛。
仙人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引黃賓江方。 組成: 仙人散(《古今醫鑑》卷十六引黃賓江方。)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引黃賓江方。組成:土鱉(10個,焙乾)1錢,土狗(8個,焙乾)1錢,仙人骨(即人骨)3分,巴豆(去油)3分。主治:接骨止痛。 。 主治:接骨止痛。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