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銅散
ZI RAN T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九引《聖惠》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自然銅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自然銅散中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 引藥入絡,促進藥力吸收: 乳香氣味芳香,可引導藥力深入經絡,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自然銅散中可能存在難以吸收的藥材,乳香的加入可以增強藥物的穿透力和生物利用度,提高療效。
自然銅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自然銅散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收斂生肌: 沒藥還具有一定的收斂生肌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自然銅散中常與其他生肌藥物配伍,共同發揮收斂生肌的效果,加速傷口修復。
自然銅散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蘇木味甘、酸,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自然銅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蘇木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幫助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消腫止痛:蘇木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自然銅散中加入蘇木,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消腫止痛的作用,減輕患者的痛苦。
自然銅散中加入降真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一、行氣止痛:降真香氣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與自然銅散中其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物協同作用,增強其治療效果。
二、抗菌消炎:降真香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對於自然銅散治療的皮膚外傷、瘡瘍等感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自然銅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病症及改善血液循環,它的組成中包含烏頭。烏頭(Aconitum)是一種有毒藥材,具有強烈的藥理作用,主要成分為烏頭鹼,能有效地驅風散寒、通經止痛。
在中醫理論中,烏頭被視為一味極為有效的寒熱藥,特別是在治療寒濕引起的疼痛和痠痛方面其作用不容小覷。它能夠增強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因此經常用於治療類似風濕痛、關節炎等病症。
然而,由於烏頭的毒性,使用時需極為謹慎,必須按照適當的劑量和炮製方法來處理,以保證其療效的同時降低其毒性風險。因此,將烏頭納入自然銅散的配方中,主要是基於其強效的驅寒止痛功能,以增強方劑的療效。
自然銅散方中加入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經活絡,引藥入肝: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自然銅散以銅為君藥,入肝經,但其性偏燥,易傷津液。地龍可引藥入肝,並緩解銅的燥性,使藥力直達病竈,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
-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 自然銅散主治肝經熱毒,症狀如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地龍除通經活絡外,亦能清熱解毒、化瘀止痛,與自然銅散的功效相輔相成,加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自然銅散中包含血竭,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自然銅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二、收斂止血,生肌斂瘡: 血竭亦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效。自然銅散可能含有傷口,血竭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綜上所述,血竭在自然銅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等作用,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自然銅散中包含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收斂止血,固澀止瀉: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脾、腎經,具有收斂止血、固澀止瀉之效。自然銅散主治金瘡出血、崩漏、帶下、久痢等症,龍骨的收斂作用能幫助止血止瀉,固澀止帶,改善症狀。
-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 龍骨還具有鎮驚安神、平肝潛陽之效,對於伴隨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者,龍骨的安神作用能起到緩解作用,使患者更能安心休養,促進康復。
因此,自然銅散中加入龍骨,不僅有助於止血固澀,還兼具安神定驚之效,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自然銅散方劑中包含自然銅,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1. 疏肝理氣: 自然銅性寒,味辛,入肝經,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有助於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自然銅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繁殖,並促進創傷癒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燒燙傷等。
因此,自然銅散方劑中加入自然銅,既可疏肝理氣,又可清熱解毒,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自然銅散中包含螻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經活絡:螻蛄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 消腫排膿:螻蛄亦有較強的消腫排膿作用,可加速膿液排出,促進傷口癒合。自然銅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螻蛄的加入有助於消腫止痛,促進傷口修復。
主治功效
自然銅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自然銅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情況:
- **跌打損傷,骨折骨斷:**這是自然銅散最主要的功效,如《世醫得效方》中明確指出「治打攧折骨損斷」,《張氏醫通》也提到「治跌撲骨斷」。
- **瘀血腫痛:**凡因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凝聚、疼痛難忍者,自然銅散皆可應用。《張氏醫通》中記載「諸傷損瘀血凝聚,痛不可忍」可用此方。
- 筋骨損傷:《雜病源流犀燭》提到此方可用於治療「筋骨折傷」。
- 湯火傷(特定情況下):《聖濟總錄》雖然沒有直接說明自然銅散用於湯火傷,但篇章最後提到「治一切惡瘡,及火燒湯湯。自然銅散方」,結合其他文獻中自然銅的功效,可以推測這裡的「自然銅散」可能與治療跌打損傷的「自然銅散」有所不同,可能指的是單味自然銅外用,用於某些特定的湯火傷情況。
- 頭風疼痛:《楊氏家藏方》記載了一個以自然銅為主要成分的方劑,用於治療「頭風疼痛至甚」,使用方法為搐鼻。但這個方劑與治療跌打損傷的自然銅散組成不同,此處不予深究。
治療原理:
自然銅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組成藥物的功效,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 **活血化瘀:**方中乳香、沒藥、蘇木、降真香、血竭等藥物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這是治療跌打損傷的關鍵。
- **接骨續筋:**自然銅是方中的主藥,具有接骨療傷的功效,能夠促進骨折的癒合。此外,方中的松節(部分方劑中含有)、土狗(螻蛄)等也具有一定的接骨續筋作用。
- **止痛消腫:**乳香、沒藥、血竭等藥物除了活血化瘀外,還具有止痛消腫的作用,能夠緩解傷處的疼痛和腫脹。
- **溫經通絡:**方中的川烏(部分方劑中含有)具有溫經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損傷的修復。
- 引藥直達病所:《世醫得效方》中提到「服之自頂心尋病至下兩手,再周遍一身,下及兩足。遇病處則颯颯有聲,患人自覺藥力習習往來。」這可能與方中某些藥物的引經作用有關,如地龍、乳香等,可以引導藥力到達病灶,增強療效。
總結: 自然銅散是一個以活血化瘀、接骨續筋、止痛消腫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其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促進骨折癒合,緩解疼痛和腫脹,從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骨斷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乳香1兩,沒藥1兩,蘇木1兩,降真香1兩,川烏(去皮尖)1兩,松明節1兩,地龍(去士,清油炒)半兩,真血竭3錢,龍骨(生用)半兩,自然銅(火煅,米醋淬)1兩,土狗10枚(油浸,焙為乾)(1方加水蛙半兩,油炒)。
上為末。
每服5錢,用無灰酒送下,如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自然銅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黃柏半兩(厚者),自然銅半兩,細辛(去葉土)1分,胡椒49粒。 主治:頭風疼痛至甚。
自然銅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四。 組成:自然銅(煅通紅,醋淬7次,放濕土上月餘用)、乳香、沒藥、當歸身、羌活各等分。 主治:跌撲骨斷。
自然銅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四。 組成:自然銅1兩(煅,研),密陀僧1兩(煅,研),甘草(爲末)2兩,黃柏2兩(爲末)。 主治:一切惡瘡,及火燒、湯燙。
自然銅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引《聖惠》。 組成:乳香1兩,沒藥1兩,蘇木1兩,降真香1兩,川烏1兩(去皮尖),松明節1兩,地龍(去土,清油炒)半兩,真血竭3錢,龍骨(生用)半兩,自然銅(火煅,米醋淬)1兩,土狗10枚(油浸,焙爲乾)(一方加水蛭半兩,油炒)。 主治:撲打,折骨損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