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

蘇木

SU MU

  • 英文名稱:Caesalpinia sappan L. Sappanwood
  • 別名:蘇方,棕木,蘇方木,窊木,赤木,紅柴,紅蘇木,蘇枋,落文樹
  • 藥品來源:豆科雲實屬植物蘇木的幹燥心材。多於秋季采伐,除去白色邊材,幹燥。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海南, 廣東, 廣西, 貴州, 福建, 台灣
  • 生長環境:山谷,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蘇木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消腫

蘇木,其利水消腫功效雖非其主要作用,卻在部分古代醫籍中有所提及,並可從其破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間接推導。 我們不妨從歷代本草的記載中,探究其利水消腫的機理。

多數古代醫籍側重於蘇木的破血、活血化瘀作用。例如,《本草綱目》指出「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新修本草》及《唐本草》則記載其可治「產後血脹悶欲死者」。 這些記載說明蘇木能有效處理血瘀,而血瘀常導致水液運行不暢,造成腫脹。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闡述蘇木「辛鹹消散,亦兼有軟堅潤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滯留結之血」,此「軟堅潤下」功效,間接暗示其可能具有利水作用,因為水液滯留常表現為腫塊或堅硬感。

《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蘇木能「消癰腫撲損瘀血」,這也間接支持了其利水消腫的可能。 癰腫的形成,常常與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水液代謝障礙有關,而蘇木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然而,需注意的是,《本草拾遺》、《海藥本草》、《醫學啓源》等典籍中對蘇木功效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治療嘔吐、氣滯血瘀等方面,並未直接提及其利水消腫功效。因此,蘇木的利水消腫作用,可能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在特定情況下,通過其破血活血的功效間接發揮作用。 其利水消腫功效的強度和適用範圍,仍需進一步研究和臨牀驗證。 古代醫家對其用法的描述,更強調要根據病情,結合其他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2. 活血化瘀

蘇木,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活血化瘀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功效並非單純「破血」,而是具備「破血」與「和血」的雙重作用,用量與病情決定其作用傾向,正如《本草綱目》所言:「蘇枋木,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

從諸多古籍記載中,我們能更深入瞭解蘇木的活血化瘀機制。 《本草拾遺》記載其可治嘔逆,暗示其能疏通氣血,改善氣機鬱滯。 《海藥本草》則指出其可治虛勞血癖、產後惡露、經絡不通等,說明蘇木能改善血瘀導致的各種症狀,尤其在婦科疾病中應用廣泛。《日華子諸家本草》更進一步指出其能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候不調,以及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等,展現其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方面的多重功效。《醫學啓源》則簡潔地說明其能「破死血」,更突顯其化瘀能力。

多部古籍也提及蘇木在產後血瘀方面的應用,《新修本草》、《唐本草》、《本經逢原》等都記載其可治療產後血脹,甚至危及生命的症狀。《本經逢原》更提出,蘇木性屬「陽中之陰」,能「降多升少」,作用於肝經血分,說明其活血化瘀的藥理作用是透過調節肝經氣血運行來實現的。《本草求真》則將蘇木與紅花比較,指出二者皆能活血,但蘇木性微寒涼,適用於不同病症。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對蘇木活血化瘀功效的認識,並非僅停留在「破血」層面,而是根據其藥性、劑量及病症的不同,展現出「破血」與「和血」的雙重作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蘇木的活血化瘀機制,與其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等功能密切相關。

3. 疏肝解鬱

蘇木,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疏肝解鬱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透過多種機制體現。綜觀諸多古籍,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活血化瘀、行氣解鬱兩個方面。

《本草經疏》指出蘇木「鹹主入血,辛能走散,敗濁瘀積之血行」,說明其活血化瘀的特性。多數古籍都記載蘇木能治療產後血瘀、血脹、經閉等症狀,例如《新修本草》、《唐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都提及蘇木能破血,治療產後血瘀。這與現代醫學中,肝鬱氣滯導致血瘀的觀點相符。肝氣不暢,氣血運行受阻,便會出現各種症狀。蘇木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肝鬱。

此外,《海藥本草》記載蘇木能治「虛勞血癖氣壅滯」,《醫林纂要》則認為其「補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風熱」。這些記載表明,蘇木不僅能破血,還能行氣。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氣機不暢,出現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蘇木的「行氣」作用,能疏通肝氣,解除鬱結,從而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本經逢原》更進一步指出:「若因惱怒氣阻經閉者,宜加用之」,直接說明瞭蘇木在治療肝氣鬱結導致的經閉方面的應用。

總之,蘇木的疏肝解鬱功效並非單純依靠破血,而是通過活血化瘀和行氣解鬱的雙重作用,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疏肝解鬱的療效。其具體應用,需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其他藥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本草綱目》中「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的論述,也提醒我們在應用蘇木時需注意用量,以避免藥性過猛。

4. 破血消癥

蘇木,其「破血消癥」功效歷來受到醫家重視,多部古代醫學典籍均有記載。

從古代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出蘇木破血的運用,並非單純的「破」,而是根據劑量和病症有所區別。例如,《本草綱目》指出「蘇枋木,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說明其用量決定藥效走向,少用可和血,多用則能破血,這點也得到《本草求真》的印證,並進一步指出其性微寒涼,與紅花溫性有所區別。

多數典籍記載蘇木能治療因血瘀引起的各種病症。《神農本草經疏》認為蘇木能入血行血,其辛鹹的藥性能消散瘀血,尤其針對產後血脹、心肝血瘀等症狀有效;《海藥本草》則記載其可治虛勞血癖、產後惡露、經絡不通等;《日華子諸家本草》則提及蘇木能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經不調、癰腫瘀血等。 《醫學啓源》更強調其能「破死血」,《本經逢原》也指出其適用於產後血脹、經閉氣滯等症,但強調其適用需審慎,並提出補中寓瀉的用藥原則。

綜觀各家論述,《本草拾遺》記載蘇木可用於霍亂嘔逆,與破血功效看似無關,但從整體來看,它也反映了蘇木在疏通經絡、化解瘀滯方面的作用,並非僅限於血瘀範疇。 總而言之,蘇木的「破血消癥」功效,體現在其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特性上,其藥性寒涼,運用需根據病情和劑量靈活掌握。

蘇木的古代典籍


蘇木的現代功效


1. 降血脂

蘇木入藥,味苦、澀,性涼。具有活血調經、涼血止血、降血脂之效。

《本草綱目》:「蘇木,苦、澀,涼。主治血瘀經閉,產後惡露不盡,跌撲瘀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瘡瘍腫毒,赤白痢,崩漏帶下。」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蘇木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調節脂代謝,降低血脂,預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蘇木中的青檀酸、苯並呋喃醇、樟腦等成分可以促進膽固醇代謝和排泄,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的機會,降低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 抗菌抗病毒

蘇木為中藥中的寶物,其抗菌、抗病毒之效用,已被眾多研究證實。蘇木所含之苯並呋喃醇、青檀酸等活性成分,能損傷細菌之細胞壁與細胞膜,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同時,蘇木還可調節免疫,提升人體抗病力,防範感染。蘇木單用或與黃芩、黃連及金銀花等共奏方劑,適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3. 止痛功效

蘇木有活血化瘀、鎮痛止痛之功。主治氣血不暢所致之疼痛,如痛經、頭痛、牙痛、關節炎等。單用或配伍他藥,如川芎、廣木香等,製成止痛中藥方劑,治療相關疾病。

蘇木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

蘇木的炮製


去上粗皮並節了細銼了,重搗,拌細條梅枝蒸,從已至申,出,陰乾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蘇木注意事項

  1. 血虛無瘀者不宜:蘇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血虛者使用可能會加重血虛症狀。
  2. 孕婦忌服:蘇木活血化瘀,孕婦使用可能會導致流產。
  3. 產後惡露已淨,由血虛腹痛者不宜用:蘇木活血化瘀,血虛腹痛者使用可能會加重症狀。
  4. 大便不實者禁用:蘇木具有通便作用,大便不實者使用可能會導致腹瀉。
  5. 月經過多者慎用:蘇木活血化瘀,月經過多者使用可能會加重經血量。
  6. 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蘇木具有利尿作用,腎功能不全者使用可能會加重症狀。
  7.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蘇木具有疏肝解鬱功效,肝功能不全者使用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
  8. 個體過敏者慎用:蘇木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過敏者應禁用。

蘇木相關的方劑


蘇木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月經腹痛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月經稀少腹痛嘔吐腦中風損傷月經不調頭痛疼痛牙齦出血焦慮症吐血血型甲狀腺腫

蘇木含有的化學成分


7-羥基-3-(4'-羥基亞苄基)-4-色原烷酮(7-hydroxy-3-(4'-hydroxybenzylidene)-chroman-4-one), 7-羥基-8-甲氧基-3-(4'-甲氧基亞苄基)-4-色原烷酮(7-hydroxy-8-methoxy-3-(4'-methoxybenzylidene)chroman-4-one), 蘇木酚(sappanol), 表蘇木酚(episappanol), 3'-去氧蘇木酚(3'-deoxysappanol), 3'-O-甲基蘇木酚(3'-O-methylsappanol), 3'-O-甲基表蘇木酚(3'-O-methylepisappanol), 4-O-甲基蘇木酚(4-O-methylsappanol), 4-O-甲基表蘇木酚(4-O-methylepisappanol), 巴西蘇木素(brazilin), 3'-O-甲基巴西蘇木素(3'-O-methylbrazilin), 巴西蘇木素衍生物1(brazilin derivative 1), 巴西蘇木素衍生物2(brazilin derivative 2), 商陸黃素(ombuin), 鼠李素(Rhamnetin), 槲皮素(Quercetin), 原蘇木素A(protosappanin A), 原蘇木素B(protosappanin B), 原蘇木素C(protosappanin C), 原蘇木素E-1(protosappanin E-1), 原蘇木素E-2(protosappanin E-2), 10-O-甲基原蘇木素B(10-O-methylprotosappanin B), 蘇木苦素J(calsalpin J), 蘇木苦素P(calsalpin P), 二十八醇(octacosan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蒲公英賽醇(Taraxer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