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瘀飲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的功效。消瘀飲旨在消散瘀血,而當歸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達到消瘀的目的。
- 補血養血: 當歸亦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夠改善血虛所致的氣血不足,有助於促進瘀血的吸收和代謝,進一步促進消瘀效果。同時,當歸的補血作用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助於整體恢復。
消瘀飲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緩解瘀血疼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功效。瘀血阻滯經絡,易致疼痛,白芍可緩解瘀血所致的疼痛,且能滋養肝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瘀散結。
二、調和藥性:消瘀飲中多為活血化瘀藥,性較偏寒涼,白芍能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寒涼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消瘀飲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適用於熱毒壅盛、血瘀化熱所致的瘀血癥狀。
- 活血化瘀:生地黃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消瘀飲中加入生地黃,能有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達到消瘀止痛、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
消瘀飲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桃仁,一方面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況,另一方面能緩解便祕,促進瘀血排出,達到消瘀止痛的效果。
此外,桃仁還能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藥物吸收和代謝。因此,在消瘀飲中加入桃仁,不僅能有效治療瘀血病症,還能提高藥效,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消瘀飲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藥性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月經不調等,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消瘀飲旨在消散瘀血,而紅花正是治療瘀血的常用藥材,因此加入紅花,可以增強方劑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
消瘀飲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蘇木味甘苦,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消瘀飲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病症,而蘇木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瘀血,緩解疼痛。
- 涼血解毒:蘇木還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消瘀飲中可能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蘇木的加入能加強藥物的清熱解毒作用,進一步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消瘀飲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消瘀飲旨在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而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除瘀血。
- 瀉熱通便: 大黃能瀉熱通便,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大黃的瀉熱作用,也能有效地控制感染,預防炎症的發生。
消瘀飲中加入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解毒: 芒硝味苦鹹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火解毒之效。消瘀飲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阻滯、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而芒硝的清熱解毒之性,有助於消除熱毒,改善瘀血狀態。
- 通腑導滯: 芒硝還具通腑導滯的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的排出,進一步減輕瘀血阻滯的症狀。
此外,芒硝的鹹寒之性,亦可配合方中其他藥物,起到更好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
消瘀飲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消瘀飲以活血化瘀為目的,方中多用辛溫之品,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可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2. 補氣益脾: 活血化瘀藥物往往會耗傷脾氣,導致氣虛乏力。甘草有補氣益脾之效,可扶助脾胃,改善氣血運行,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避免藥力過於猛烈,造成氣血兩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瘀飲」,主要成分是當歸、白芍、生地黃、桃仁、紅花、蘇木、大黃、芒硝、甘草,主治功效是瘀血腹痛。
瘀血腹痛就是指因瘀血阻滯經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腹痛。瘀血腹痛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腹痛劇烈、脹滿、拒按,舌苔紫暗或有瘀斑,脈絡細澀。瘀血腹痛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常用的中藥有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嚮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蘇木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的傳統功效。活血化瘀方面,蘇木可促進血 circulation、加速瘀血消散,常用於婦科疾患、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利水消腫方面,蘇木能活血化瘀,促進血行,有助於消除水腫症狀。破血消癥方面,蘇木可活血化瘀,幫助消散癥瘕積塊。疏肝解鬱方面,蘇木則可疏通氣血,緩解肝氣不暢所致的疼痛和不適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瘀飲,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當歸、芍藥、生地黃、桃仁、紅花、蘇木、大黃3錢,芒消3錢,甘草。 主治:瘀血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