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玉燭散

JIA WEI YU Z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20%
脾經 14%
肺經 8%
心包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2%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組成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大黃、桃仁、紅花、甘草、川牛膝。主要用於治療傷寒併發血瘀,血分瘀滯,小腹疼痛、腫脹,熱邪積存在下焦。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牛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 大黃: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 當歸: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紅花: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等功效。
  • 生地黃: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 桃仁: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具有治療傷寒併發血瘀,血分瘀滯,小腹疼痛、腫脹,熱邪積存在下焦的功效。該方劑組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大黃、桃仁、紅花、甘草、川牛膝,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3分, 川芎1錢, 白芍1錢, 生地黃1錢半, 大黃1、2錢, 桃仁(去皮)1錢, 紅花1錢, 甘草1錢, 牛膝1錢。
血不下,加芒消3錢,化溶服,並重加大黃。
水煎服。
老弱婦人血虛者皆可服,以代仲景抵當湯。

方劑組成解釋


  •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活血化瘀。
  • 大黃、桃仁、紅花:清熱利濕。
  • 甘草、川牛膝:緩急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的功效,若有出血傾向、濕熱症狀者,應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玉燭散,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當歸1錢3分,川芎1錢,白芍1錢,生地黃1錢半,大黃 2錢,桃仁(去皮)1錢,紅花1錢,甘草1錢,牛膝1錢。 主治:傷寒蓄血。血分有滯,小腹脹痛,熱蓄下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