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玉燭散

JIA WEI YU Z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四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20%
脾經 14%
肺經 8%
心包經 6%
胃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2%
腎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通經之功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症狀。玉燭散本身以補氣固腎為主,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提高藥效,使治療更全面。
  2. 調和藥性,促進藥物吸收: 當歸性溫,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過度而損傷陽氣。同時,當歸還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提高藥物療效,使整體藥力更加平衡。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效。玉燭散本身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加入川芎可改善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效。
  2. 疏散風熱,解除表邪: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熱之功,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解除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症狀,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熱毒: 白芍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緩解由熱毒引發的症狀,例如口乾舌燥、皮膚紅腫等。玉燭散本身就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芍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使清熱解毒的效果更加明顯。
  2. 養血柔肝: 白芍還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血不足導致的症狀,例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玉燭散中加入白芍,可以更全面地調和氣血,使藥效更為溫和。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玉燭散本身主治熱毒壅盛、血分有熱所致的各種症狀,而生地黃的加入可進一步加強清熱涼血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2. 補益陰血: 生地黃還具有補益陰血的作用,可以滋陰潤燥、養血生血。一些熱證患者往往伴有陰虛血燥,生地黃的加入可以補充陰血,平衡陰陽,使治療更趨完善。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玉燭散本身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爲主,加入大黃可以增強其瀉熱通便之效,使藥力更強,更利於清除熱毒,促進排泄,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引藥下行: 大黃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材的藥效帶到下焦,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更好地治療熱毒下注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因此,加味玉燭散中加入大黃,既能加強瀉熱通便的功效,又能引藥下行,使藥效更佳,更好地治療疾病。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微寒,入心、肺、大腸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加味玉燭散主治癥瘕積聚,症見腹痛、腹脹、胸悶、氣短等,而桃仁可以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症狀。
  2. 消癥散結: 桃仁具有破血逐瘀、消癥散結的作用,能有效地化解積聚在體內的瘀血,從而達到消散癥瘕、緩解症狀的目的。

總而言之,加味玉燭散中加入桃仁,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作用,有效地改善癥瘕積聚所導致的症狀。

加味玉燭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益肝腎,改善體虛引起的相關症狀。方中添加紅花,主要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紅花的性味偏寒,能夠清熱解毒,對於由於氣滯血瘀而引起的疾患尤其有效。此外,紅花還有舒筋活絡的作用,能夠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疼痛和不適。

在臨牀應用中,紅花的補充使得加味玉燭散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產後血瘀等病症時,展現出更好的療效。其強化了方劑的整體功能,從而促進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因此,紅花在加味玉燭散中的使用,不僅是增強其功效的策略,也是針對特定病機的合理調整,顯示出中醫方劑組成的深厚理論基礎和臨牀經驗累積。

加味玉燭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 加味玉燭散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如川芎、細辛等,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藥性、緩解燥烈之效,避免藥物過於辛燥傷正氣。

二、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更好地發揮藥效。例如,甘草能增強川芎活血行氣的作用,並能減輕細辛的辛燥之性,使藥效更為溫和有效。

加味玉燭散是一個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氣血、增強免疫力,其中包含了川牛膝這一成分。川牛膝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其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經,特別適合用於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這種藥材具有良好的消炎和鎮痛效果,能夠幫助改善經絡的循環,使氣血流通更為暢順,從而促進身體的康復。

在加味玉燭散中,川牛膝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活血功效,還能調和其他藥材的作用,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此外,它還有助於滋陰補腎,對於一些因腎虛所引起的女子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也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川牛膝作為此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達成調理全身氣血、提升身體健康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組成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大黃、桃仁、紅花、甘草、川牛膝。主要用於治療傷寒併發血瘀,血分瘀滯,小腹疼痛、腫脹,熱邪積存在下焦。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牛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 大黃: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 當歸: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紅花: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等功效。
  • 生地黃: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 桃仁: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加味玉燭散 」具有治療傷寒併發血瘀,血分瘀滯,小腹疼痛、腫脹,熱邪積存在下焦的功效。該方劑組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大黃、桃仁、紅花、甘草、川牛膝,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3分, 川芎1錢, 白芍1錢, 生地黃1錢半, 大黃1、2錢, 桃仁(去皮)1錢, 紅花1錢, 甘草1錢, 牛膝1錢。
血不下,加芒消3錢,化溶服,並重加大黃。
水煎服。
老弱婦人血虛者皆可服,以代仲景抵當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的功效,若有出血傾向、濕熱症狀者,應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玉燭散,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當歸1錢3分,川芎1錢,白芍1錢,生地黃1錢半,大黃 2錢,桃仁(去皮)1錢,紅花1錢,甘草1錢,牛膝1錢。 主治:傷寒蓄血。血分有滯,小腹脹痛,熱蓄下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