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和血通經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女性經期若血瘀不通,易導致經血量少、痛經等症狀,當歸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流通暢,緩解經痛。
- 補血養血: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之功,能改善女性因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經期失血較多,容易造成氣血虧虛,當歸能補益氣血,有助於恢復體力。
和血通經湯中加入三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破血消癥: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破血消癥、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三稜可起到破瘀通經的作用。
- 活血化瘀: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性,有利於消除血瘀,改善經血運行,緩解疼痛症狀。
「和血通經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方中加入木香,旨在疏肝理氣,緩解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腹痛、經行腹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木香不僅能行氣止痛,還具有活血化瘀之效。方中加入木香,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不暢,達到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目的。
總之,木香在「和血通經湯」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經期疼痛,促進經血順利排出。
和血通經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微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女性月經不調、血虛、經量少等症狀,都與腎陰不足、血虛有關。熟地黃能補益腎陰,促進血紅蛋白生成,改善血液循環,從根本上解決血虛問題。
- 活血化瘀:熟地黃還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對於經血瘀滯、痛經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和血通經湯中加入熟地黃,既能滋陰補血,又能活血化瘀,對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血虛、經量少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劑[和血通經湯]的組成中包含[肉桂],因為肉桂在中醫中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肉桂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緩解因寒凝血瘀所引起的經絡不通或疼痛。在[和血通經湯]中,肉桂的加入可以改善氣血運行,對於月經不調、經痛等問題有助於緩解,從而促進經絡的通暢和血液的流動。
中藥方劑[和血通經湯]的組成中包含[紅花],是因為紅花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紅花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所引起的經絡阻滯。在[和血通經湯]中,紅花的加入有助於通經活血,改善經期不順或疼痛等症狀,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得血液循環更加暢通。
和血通經湯中包含貫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血化瘀: 貫眾性苦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化瘀之效。對於經期不順、血瘀阻滯引起的腹痛、經血量少等症狀,貫眾能有效止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
- 驅蟲止癢: 貫眾同時具有一定的驅蟲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影響月經週期,因此貫眾的驅蟲作用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和血通經湯中加入蘇木,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蘇木味甘苦,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藥性溫和,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經血不通、痛經、腹痛等症狀。
同時,蘇木亦能調和氣血,解除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適用於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因此,和血通經湯中加入蘇木,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
中藥方劑[和血通經湯]的組成中包含[血竭],因為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能。血竭主要成分是紅色樹脂,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在[和血通經湯]中,血竭的加入能夠進一步加強方劑對於血瘀經絡不通的改善效果,促進血液流動,減輕經痛或月經不調的症狀,從而達到調理經絡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和血通經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室女因寒邪侵襲,致月經閉塞不行,瘀血內結成塊,堅硬如石,形成「石瘕」之證。其症狀特徵為小腹脹大如孕、經閉不通、時發脹痛,兼見形體倦怠瘦弱,屬寒凝瘀滯之重證。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温通散寒,活血破結
- 肉桂:温經散寒,助陽化氣,破除胞宮寒凝。
- 當歸、熟地黃:養血活血,補而不滯,為攻瘀之基礎。
- 紅花、蘇木:專入血分,通經化瘀,消散蓄血。
- 血竭:散瘀定痛,專攻陳舊積血,為破癥瘕要藥。
行氣破血,攻堅消積
- 京三稜、廣茂(莪朮):為「破血行氣」對藥,善消癥瘕積塊,直克堅硬石瘕。
- 木香:理氣醒脾,使氣行則血行,助諸藥攻散之力。
清熱疏瘀,防鬱化熱
- 貫眾:性微寒,既能清解瘀久所生伏熱,又可防温藥過燥,為方中反佐之用。
整體配伍思維
全方以「温通破積」為核心,重用三稜、莪朮破血削堅;肉桂、當歸温養并行;血竭、紅花直攻瘀結;佐以木香調氣、貫眾制熱。其力峻猛,專為寒凝血瘀成石之重證而設,使寒散瘀化、經脈通暢,則癥瘕自消。
傳統服藥法
當歸5錢,京三稜(炮)5錢,廣茂(炮)4錢,木香3錢,熟地黃3錢,肉桂3錢,紅花2錢,貫眾2錢,蘇木2錢,血竭1錢(另研)。
和血化瘀。
上除血竭外,同為細末,和勻。
每服3錢,食前熱酒1盞調下。
忌生冷及當風大小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血通經湯是一首中藥方劑,在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此外,和血通經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月經期間、哺乳期婦女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和血通經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八。 組成:當歸5錢,京三棱(炮)5錢,廣荗(炮)4錢,木香3錢,熟地黃3錢,肉桂3錢,紅花2錢,貫眾2錢,蘇木2錢,血竭1錢(另研)。 主治:和血化瘀。主治:婦人室女受寒,月事不來,惡血積結,堅硬如石,結爲石瘕。寒侵子宮,瘀血積聚,小腹脹大,狀如懷孕,經閉不通,時發脹痛,倦怠瘦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