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消

LI MA XI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胃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3%
腎經 11%
脾經 10%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立馬消」方劑中含有斑蝥,主要因其具有攻毒拔毒、散結消腫之功效。

斑蝥性屬辛、熱、毒,具有通經活絡、破血消癥之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頑固性皮膚病等症。

然而,斑蝥毒性較大,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免造成中毒

「立馬消」方劑中含有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1. 通絡止痛: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全蠍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解毒消腫:全蠍亦具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因毒蟲咬傷、毒蛇咬傷、蜂螫等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全蠍能解毒消腫,緩解症狀。

總之,全蠍在「立馬消」方劑中起著通絡止痛、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是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藥材。

立馬消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蜈蚣。蜈蚣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特殊療效的藥材,主要因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傳統用途。蜈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尤其是在治療風濕、關節疼痛及痹症等方面表現突出。蜈蚣中的活性成分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氣血不暢的情況,從而達到消腫的效果。

此外,蜈蚣還被認為具有驅風的功效,能對抗因風邪引起的不適,尤其是風寒濕邪引發的病症。在立馬消這個方劑中,蜈蚣的加入能夠幫助消除體內的邪氣,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機能,從而加速病變的退癒。因此,在中藥配方中選用蜈蚣,既是基於其藥效,也符合傳統中醫的辯證施治理念。

「立馬消」方劑中加入「螻蛄」,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螻蛄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等。對於外傷導致的腫痛,螻蛄能有效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螻蛄能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具有良好的療效。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減輕炎症反應。

因此,「立馬消」方劑中加入螻蛄,正是利用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快速消腫止痛的效果。

「立馬消」方劑中包含磁石,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磁石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血之效。此方劑可能以磁石來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出血、腫痛等症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鎮靜安神,止痙攣: 磁石還具有鎮靜安神、止痙攣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煩躁不安、抽搐等症狀,磁石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立馬消方劑中加入磁石,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輔以鎮靜安神,達到消腫止痛、止血止痙的療效。

立馬消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有二:

一、驅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風邪入侵所致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化痰散結: 白僵蠶同時具有化痰散結的作用,可以疏通經絡,解除痰濁阻滯。立馬消方劑中,白僵蠶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風痰阻滯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立馬消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暖胃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胃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胃腸、止痛的效果。

2. 消積化滯:丁香有行氣消積、溫脾止瀉的功效。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丁香能幫助消化食物,緩解腹脹。

因此,立馬消方劑中加入丁香,能有效緩解因胃寒、食積等原因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立馬消」是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蟾酥,這是由於蟾酥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蟾酥是由蟾蜍分泌的毒腺液體,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在中醫理論中,蟾酥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常用於治療各類因熱毒引起的疾病,如腫瘤、炎症等。

此外,蟾酥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系統,對於改善微循環、減輕疼痛等也有良好的效果。在「立馬消」這個方劑中,蟾酥的加入能夠加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特別是對改善急性疾病或突發情況的反應。總之,蟾酥的強大療效以及其在藥理學上的多樣性,使其成為這個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助力於達到「立馬消」所追求的治療效果。

立馬消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由熱毒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狀,冰片能迅速清熱解毒,消散腫痛。

二、芳香開竅,醒神止痛:冰片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對於昏迷、神志不清、頭痛等症狀,冰片可通過芳香開竅,醒神止痛,改善患者的症狀。

因此,立馬消方劑中加入冰片,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緩解患者的病症。

「立馬消」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是基於其 開竅醒神、活血止痛 的功效。麝香性溫,氣味濃烈,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對於一些危急重症,如昏迷、心肺功能衰竭等,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例如,在治療中風昏迷時,麝香可以開竅醒神,使病人恢復意識;在治療跌打損傷時,麝香可以活血止痛,消腫止痛。

然而,麝香為珍貴藥材,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立馬消」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及《外科方外奇方》的記載,中藥方劑「立馬消」主要用於治療癰瘍腫毒,特別是發背癰疽等外科瘡瘍。以下將深入分析其組成、功效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立馬消」的組成較為複雜,其藥性偏於攻散與活血,主要以以下幾味藥物為核心:

  • 攻毒散結類:

    • 斑蝥: 具峻猛的攻毒散結之效,能破積散瘀,消腫止痛。《外科方外奇方》中提到「川斑蝥(去翅足米粉炒)」,可知此處選用的是炮製過的斑蝥,以降低其毒性,增強療效。
    • 蜈蚣: 能攻毒散結,兼具平肝熄風之功,可助祛除瘡瘍之邪。
    • 白僵蠶: 化痰散結,解毒消癥,有助於清除體內鬱結的痰濁及毒素。
    • 蟾酥: 開竅醒腦,解毒消腫,能拔毒外出,快速緩解腫痛。
  • 祛風通絡,活血止痛類:

    • 全蠍: 祛風通絡,解毒止痛,能引藥力直達病竈,通經活絡。
    • 麝香: 開竅醒腦,活血散結,可加速血液循環,消除局部瘀滯。
    • 冰片: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可清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 利水消腫類:

    • 螻蛄: 利水消腫,通絡散結,可幫助排出體內濕邪,消散腫脹。
  • 溫中降逆類:

    • 丁香: 溫中降逆,暖胃止痛,考慮到瘡瘍發病可能與脾胃運化失常有關,加入丁香可調和脾胃。
  • 鎮驚安神類:

    • 磁石: 鎮驚安神,固精止瀉,能幫助穩定患者情緒,並收斂精氣。

治療原理分析:

「立馬消」的治療原理在於「以毒攻毒,破瘀散結」,並輔以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其具體作用機制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攻邪解毒: 方中斑蝥、蜈蚣、蟾酥等藥物具強烈的攻毒解毒之性,能直接作用於瘡瘍部位,拔毒外出,消腫止痛。
  2. 疏通經絡: 全蠍、麝香等藥物可活血通絡,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消除瘀滯,使毒邪易於排出。
  3. 消腫散結: 螻蛄、白僵蠶等藥物可利水消腫,化痰散結,有助於消除局部腫脹硬結。
  4. 清熱止痛: 冰片可清熱解毒,緩解局部炎症引起的紅腫熱痛。
  5. 輔助調和: 丁香具有溫中降逆的功效,磁石則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共同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針對病症分析:

根據《外科方外奇方》的記載,「立馬消」主要用於治療「發背癰疽腫毒」。發背癰疽乃是一種發生於背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為局部紅腫熱痛、結塊成膿,屬於中醫外科瘡瘍的範疇。「立馬消」中藥性峻猛,能針對癰疽的病理特點,有效攻散邪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總結:

「立馬消」方劑以其峻猛的攻邪解毒之性,配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藥,能有效治療癰疽腫毒。其治療原理為多靶點作用,從攻邪解毒、疏通經絡、消腫散結等多個方面入手,加速病竈消散,緩解症狀,體現了中醫「以毒攻毒」、「扶正祛邪」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川斑蝥(大者,川產者佳,去翅足,糯米拌炒)150個,全蠍尾150個, 蜈蚣30條 乳香(去油)4錢, 沒藥(去油)4錢,真蟾酥3錢(酒浸,研膏), 冰片2錢, 麝香2錢。
上為細末,用麻黃四兩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略曬乾,瓷瓶密貯。
凡遇發背、癰疽、腫毒,每用1丸,如勢大者用2-3丸,乳細摻於太乙膏。如瘡未破,貼上以熱手摸百餘下,次日即消;如瘡已破,先以薄棉紙蓋瘡上,再貼奏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立馬消, 出處:《瘍醫大全》卷七。 組成:川斑蝥(大者,川産者佳,去翅足,糯米拌炒)150個,全蠍尾150個,蜈蚣30條乳香(去油)4錢,沒藥(去油)4錢,真蟾酥3錢(酒浸,研膏),冰片2錢,麝香2錢。 主治:發背,癰疽,腫毒。

立馬消, 出處:《外科集腋》卷一。 組成:大斑蝥(去翅足,元米炒)150個,全蠍尾150個,蜈蚣30條(炙),土狗30條(炙),磁石(煅)4錢,僵蠶(炙)4錢,丁香(另研)4錢,蟾酥3錢,冰片2錢,麝香2錢。 主治:提毒敗膿。主治:癰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