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舌黑虎散

摻舌黑虎散

CHAN SHE HEI 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熱 (1.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8%
肺經 16%
胃經 14%
心經 11%
脾經 11%
腎經 7%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摻舌黑虎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對於因寒邪凝滯、痰濁阻竅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開竅醒神,起到急救作用。

二、 散瘀止痛: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摻舌黑虎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輔助骨骼修復。

「摻舌黑虎散」並非中醫傳統藥方,其組成中包含「蜘蛛」亦非正統中藥材使用。中醫理論強調辨證論治,藥材選用需經嚴格考量,絕不輕易使用非藥用動物。

「蜘蛛」在某些民間偏方中可能被用作驅蟲或止痛,但缺乏科學依據,且可能存在安全風險。若出現健康問題,應諮詢專業醫生,勿輕信偏方,以免造成身體損害。

「摻舌黑虎散」方中包含蜈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風止痙: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其毒性可入血分,能散瘀消腫,對於因風邪入侵、筋脈阻滯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解毒消腫: 蜈蚣毒性亦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等,其毒攻毒,能解毒消腫,止痛止癢,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蜈蚣在「摻舌黑虎散」中發揮驅風止痙、解毒消腫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相關症狀。

摻舌黑虎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標相契合。

冰片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出血。同時,其清熱解毒的特性,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痛。對於摻舌黑虎散所治療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摻舌黑虎散中添加丁香,主要基於其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 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其 溫中散寒,可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胃寒疼痛; 降逆止嘔,可治療寒邪犯胃、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

摻舌黑虎散本身具有溫中止痛、散寒解表等功效,加入丁香可增強其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 的作用,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凝滯所致的胃脘疼痛、嘔吐等症狀。

摻舌黑虎散中包含穿山甲,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活血化瘀: 穿山甲性味辛、微寒,入肝、胃經,具有活血散瘀、通經下乳之效。在黑虎散中,穿山甲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消散喉嚨部位的炎症,緩解疼痛。

二、消腫止痛: 穿山甲具有較強的消腫止痛功效,可用於治療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病症。在黑虎散中,穿山甲可以緩解喉嚨腫痛、咽喉不適等症狀,幫助患者快速恢復。

摻舌黑虎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是基於其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 清熱解毒、散風止痙、化痰止咳 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咳嗽多因風寒、痰熱、燥熱等因素引起。白僵蠶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痙,並能化痰止咳,因此被用於治療風寒、痰熱咳嗽,以及小兒驚癇、破傷風等症。

在摻舌黑虎散中,白僵蠶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摻舌黑虎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 全蠍性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息風止痙,解毒消腫: 全蠍亦具息風止痙、解毒消腫之效。對於中風半身不遂、抽搐痙攣、毒蛇咬傷等症狀,可起到鎮靜安神、解毒消腫的作用。

摻舌黑虎散中加入全蠍,正是利用其多方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摻舌黑虎散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磁石性寒,入肝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黑虎散為治療驚厥、抽搐等症的方劑,磁石的加入有助於平息肝風,鎮定神經,緩解抽搐症狀。
  2. 潛陽降火: 磁石具有潛陽降火之功,可抑制內熱上炎,有助於治療熱極生風引起的驚厥。黑虎散中常加入一些辛熱藥物,磁石的加入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

總而言之,磁石的加入可以增強摻舌黑虎散鎮驚安神、潛陽降火的功效,提高其治療驚厥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繁體中文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黑虎散為外用摻藥,主治「舌病」,古代醫籍所指舌病範圍較廣,可能包含舌瘡、舌腫、舌裂、舌癌(癰)等病灶。方中多取蟲類峻藥與香竄之品,推測其適應證當屬熱毒壅盛、瘀結腫痛之實證,尤其適合局部潰爛、麻木疼痛者。若見「火症」則加犀黃、大濂珠,更強化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之效。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攻毒破結,通絡消腫

  • 蟲類藥為主:大蜘蛛、蜈蚣、全蠍、穿山甲、天蠶均具走竄之性,能深入絡脈,攻毒散結、破血逐瘀,尤其針對舌部血絡豐富、痰瘀熱毒膠結之證。
  • 穿山甲善通經透絡,天蠶、全蠍化痰熄風,合而化解痰瘀熱毒之互結。

(2)香竄開竅,引藥透達

  • 麝香芳香走竄,能開竅醒神、活血散結,助藥力直透病所;公母丁香辛溫行氣,與麝香協同增強局部氣血流通,改善麻木疼痛。

(3)清熱鎮驚,防腐生肌

  • 靈磁石潛陽安神,防肝風內動;**大梅片(冰片)**清熱止痛、防腐生肌,為外科要藥。
  • 火症加味:犀黃(牛黃)清心解毒,大濂珠(珍珠)斂瘡生肌,專治熱毒熾盛之潰瘍。

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以「以毒攻毒」為核心,結合蟲類藥破結、香藥透竄、金石藥鎮攝,共奏拔毒、消腫、止痛之效。針對舌病熱毒瘀阻病機,藉外用直達病所,開泄熱毒、通絡散結,尤適合局部腫硬潰爛之證。


補充說明

古代舌病用藥多外治,此方峻烈,反映「邪實當瀉」的治療思路。然需注意,古籍未明確分型,現代應用需結合辨證,非一切舌病皆宜。

傳統服藥法


麝香1錢,大蜘蛛7個,大蜈蚣7個,大梅片1錢,公丁香1錢,母丁香1錢,穿山甲7個,天蠶7條,全蠍7只,靈磁石1錢半。
火症,加犀黃5分,大濂珠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祛風通絡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摻舌黑虎散, 出處:《外科傳薪集》引泰梅初方。 組成:麝香1錢,大蜘蛛7個,大蜈蚣7個,大梅片1錢,公丁香1錢,母丁香1錢,穿山甲7個,天蠶7條,全蠍7隻,靈磁石1錢半。 主治:舌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