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六軍丸中加入蜈蚣,主要是因為蜈蚣具有以下功效:
- 通絡止痛:蜈蚣性寒,味辛,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解毒消腫:蜈蚣有毒,但其毒性可治毒,能解毒消腫,對於毒蛇咬傷、蜂螫傷、疔瘡腫毒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六軍丸中加入蜈蚣,可發揮其通絡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六軍丸中包含蟬蛻,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透疹止癢的功效。蟬蛻為蟬的蛻殼,性味甘寒,入肺經,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消腫。
六軍丸主治風熱之邪襲肺,兼有表熱、頭痛、咳嗽、咽痛等症狀。蟬蛻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有助於清熱解毒,消退疹子,止癢止痛,達到治療風熱之邪的效果。
六軍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 毒攻毒,以毒攻毒:全蠍性寒,入肝經,有毒,可解毒消腫、通絡止痛。六軍丸主要針對風濕痺痛、筋脈拘攣、肢體麻木等症,全蠍可藉其毒性,攻克體內邪毒,達到祛風止痛的效果。
- 通經絡,止痺痛:全蠍性寒,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風濕痺痛所致的經絡阻滯、氣血不通,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六軍丸中全蠍的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使用。
六軍丸方劑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有二:
- 疏風止痙,定驚安神: 白僵蠶性寒,入肝經,具有疏風止痙、定驚安神的功效。六軍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而白僵蠶可以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緩解小兒驚風發作。
- 化痰散結,通絡止痛: 白僵蠶亦可化痰散結,通絡止痛,對於小兒驚風引發的痰濁阻絡、經脈不通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六軍丸中加入白僵蠶,旨在通過其疏風止痙、定驚安神、化痰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小兒驚風的療效。
六軍丸中加入夜明砂,主要是因為其 「平肝清熱,明目退翳」 的功效。
夜明砂性寒,味甘苦,入肝經,能清肝熱、降肝火,對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翳障等症狀有較佳療效。
此外,夜明砂還能 「滋腎養肝,益精明目」,能改善肝腎陰虛導致的視力減退、夜盲等問題。
因此,六軍丸加入夜明砂,能有效地 「清肝瀉火,明目退翳」,對因肝火上炎、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問題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六軍丸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一、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之功效。六軍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穿山甲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二、消腫排膿,治癰疽瘡瘍:穿山甲亦有消腫排膿之效,可用於治療癰疽瘡瘍等症。六軍丸中加入穿山甲,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消腫排膿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六軍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瘿瘤已成未潰者」,即甲狀腺腫瘤或頸部腫塊已形成但尚未破潰者,強調不論病程新久皆可應用。其功效主要針對痰瘀互結、經絡壅滯形成的腫塊,能攻逐有形之邪,促使瘤體消散或縮小。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蟲藥攻堅,通絡散結
- 蜈蚣、全蠍:性猛善走,通絡力強,能深入經絡搜剔痰瘀,破血逐瘀,為攻消瘤體之核心。
- 穿山甲:專能活血散結,其鱗片性質走竄,善通經絡、潰堅排膿,助腫塊軟化。
- 僵蠶:化痰散結,兼祛風通絡,針對痰核瘰癧。
透邪解毒,引邪外出
- 蟬蛻、夜明砂:輕清透散,蟬蛻疏風熱、宣肺氣,夜明砂(蝙蝠糞)清肝散瘀,助邪從表而解。此二藥可制約蟲藥之峻烈,防其過燥傷陰。
輔助配伍,協同增效
- 神曲糊為丸:健脾助運,防蟲藥傷胃,兼化痰濕。
- 朱砂為衣:鎮心安神,緩解痰瘀內擾所致心神不寧,另具輕微防腐之效。
三、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以「蟲蟻搜剔」為主軸,結合「透邪外達」與「化痰活血」:
- 痰瘀並治:瘿瘤多因氣滯痰凝瘀阻,蟲藥直接破瘀,僵蠶、夜明砂化痰消積。
- 經絡通調:蟲藥善走竄,暢通經絡氣血,使結聚得散。
- 表裏分消:蟬蛻、夜明砂透表,穿山甲導邪下行,形成上下分消之勢。
四、適用證型延伸
除瘿瘤外,推測亦可用於:
- 其他體表良性腫塊(如淋巴結腫大、乳腺增生)屬痰瘀膠結者。
- 久病入絡之頑固痹證(如關節腫痛),取其通絡止痛之效。
五、配伍特點
峻藥(蜈蚣、全蠍)與輕藥(蟬蛻)並用,攻邪而不忘透散;蟲藥配合神曲護胃,朱砂安神,體現「猛中寓緩」的制方思路。
傳統服藥法
蜈蚣(去頭足)、蟬蛻、全蠍、僵蠶(炒去絲)、夜明砂、穿山甲各等分。
上為細末,神曲糊為丸,如粟米大,朱砂為衣。
每服3分,食遠酒送下。
忌大葷、煎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六軍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蜈蚣(去頭足)、蟬蛻、全蠍、僵蠶(炒去絲)、夜明砂、穿山甲各等分。 主治:癭瘤已成未潰者,不論年月新久,並宜服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