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蠍地龍丸

全蠍地龍丸

QUAN XIE DI L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2%
脾經 15%
胃經 13%
膀胱經 9%
肺經 6%
心經 6%
腎經 6%
肝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全蠍地龍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通絡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散結的功效。與全蠍、地龍等藥物合用,可加強其通經活絡、祛風止痙的作用,對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痙攣抽搐等症狀,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
  2. 散結消腫:白僵蠶亦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可配合全蠍、地龍等藥物,改善局部血循環,消散瘀血腫痛,進一步緩解病症。

「全蠍地龍丸」方劑中包含「地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通絡止痙: 地龍,即蚯蚓,性寒,味鹹,入肝經、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通絡止痙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筋脈拘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全蠍與地龍搭配,一寒一熱,相輔相成,藥效互補。全蠍性溫,善於熄風止痙,而地龍則能清熱通絡。二者合用,可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內盛、筋脈不通所致的各種痙攣、麻痺等疾病。

全蠍地龍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息風止痙,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其可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抽搐痙攣、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而地龍亦有通絡活血之效,二者相輔相成,共奏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
  2. 治療中風中痰: 全蠍地龍丸常用於治療中風中痰,因中風多由風寒痰濕凝滯於經絡所致,全蠍可祛風止痙,地龍可化痰通絡,二者合用,可有效改善中風患者的肢體癱瘓、言語不清等症狀。

全蠍地龍丸方劑中加入穿山甲,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 穿山甲性微寒,味甘鹹,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與全蠍、地龍等藥物配合,可加強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

2. 功善走竄,引藥入絡: 穿山甲性善走竄,能引藥入絡,有利於藥物深入病竈,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與全蠍、地龍等藥物搭配,可增強藥物穿透力,促進藥效的吸收和利用。

中藥方劑[全蠍地龍丸]中的蜈蚣主要用於熄風止痠、解毒散結。蜈蚣能熄風止痠,適用於風濕痹痛、抽搐等症狀。與全蠍、地龍等藥物相配,能增強熄風止痠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因風濕所致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劑[全蠍地龍丸]中的烏頭主要用於散寒止痛、祛風除濕。烏頭性熱,能驅散寒邪,緩解因寒濕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與全蠍、地龍等藥物相配,能增強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等病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全蠍地龍丸為傳統中醫治療「腳氣」之方劑,其組成與製法體現古代對風濕、經絡阻滯等病理機制的理解。以下分述其功效主治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1. 主治病症
    本方明確主治「腳氣」,此處「腳氣」非現代所指之維生素缺乏症,而是中醫概念中因風濕、寒濕或痰瘀阻絡所致之下肢腫痛、麻木、無力或攣急等症,屬「痹證」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與經絡氣血不暢、風濕邪毒侵襲有關。

  2. 外用輔助
    臨臥時以壁土、香白芷調敷患處,結合米醋增強散寒祛濕之效,顯示古人注重內外合治,外敷藥可局部活血消腫,緩解疼痛。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可分為 攻毒通絡祛風散寒引經調和 三大類,配伍嚴謹:

(1)蟲類藥為主,搜剔經絡

  • 全蠍、蜈蚣:辛溫有毒,善「搜風逐邪」,通絡止痛,專攻頑痹經隧之邪。
  • 地龍(蚯蚓):性寒下行,通利經絡而除濕熱,緩解肢體屈伸不利。
  • 穿山甲:活血通經,穿透力強,可引藥直達病所,破除經絡瘀阻。
  • 僵蠶:祛風化痰,散結止痛,協同蟲類藥強化通絡之效。

用意:蟲類藥多具走竄之性,針對「久病入絡」特性,能深入筋絡解除風濕痰瘀膠結。

(2)散寒祛濕,溫通止痛

  • 草烏(生用):大辛大熱,散寒逐濕,止痛力強,生用更增峻烈之性(需配合糯米醋製丸緩其毒性)。
  • 黑小豆:解藥毒,制約草烏、蟲藥之毒性,兼利水濕。

用意:草烏與蟲藥相配,溫通力倍增,針對寒濕痺阻之疼痛。

(3)引經與輔助藥

  • 麝香酒送服:麝香辛香走竄,助藥力速達下肢,活血散結。
  • 糯米醋糊丸:醋性收斂,緩和峻藥毒性,兼助軟堅散結。
  • 荊芥煎茶:發散風邪,服藥後助邪外出,防藥力鬱滯。

整體原理
全方以 蟲類通絡 為主,佐以 溫散寒濕,結合 解毒調和,共奏祛風除濕、破瘀通痹之效。針對腳氣病機「風、寒、濕、瘀」四者膠結,以攻邪為主,內外並治,體現古代「以毒攻毒」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僵蠶(炒,去絲)半兩,地龍(去土)2兩(淨),全蠍14個(去尾尖),穿山甲(火炙過)半兩,黑小豆22粒,赤足蜈蚣(金頭者)1條,草烏(生用,去尖、皮)半兩。
上為末,糯米醋煮糊為丸,如綠豆大。
當發日間,每服15丸,麝香酒送下。臨臥時,以壁土及香白芷為末,冷水調敷疼處,米醋尤妙。吃罷,如人行4-5里後,以荊芥煎茶吃藥1錢,即行無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全蠍地龍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 組成:僵蠶(炒,去絲)半兩,地龍(去土)2兩(淨),全蠍14個(去尾尖),穿山甲(火炙過)半兩,黑小豆22粒,赤足蜈蚣(金頭者)1條,草烏(生用,去尖、皮)半兩。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