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蜚龍分師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白僵蠶為蠶蛾幼蟲感染白僵菌後僵化乾燥的蟲體,具有較強的毒性,但經炮製後可減毒增效,並能疏風散熱、解痙止搐。
此方中白僵蠶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狀,是因其能抑制神經系統興奮性,達到止痙止搐的效果。同時,白僵蠶還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因熱邪入侵引起的痙攣。
蜚龍分師丸中加入白花蛇,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解毒消腫:白花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方中白花蛇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蛇蟲咬傷、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 通絡止痛:白花蛇還有通絡止痛之效,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對於治療因氣血不通所致的疼痛症狀有一定療效。方中加入白花蛇,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病竈部位的恢復。
蜚龍分師丸中包含穿山甲,主要源於其藥性。穿山甲性味辛、鹹、溫,入肝、胃經,具有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的功效。
方劑中使用穿山甲,旨在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治療因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而引起的各種疼痛、腫脹等症狀。此外,穿山甲還能 消散瘀血,促進組織修復,輔助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疾病。
蜚龍分師丸方劑中,加入蠶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燥濕止癢: 蠶砂性寒,味辛,入肺經,能疏散風寒濕邪,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蕁麻疹等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解毒消腫,止痛止癢: 蠶砂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蟲咬、毒蛇咬傷等引起的皮膚紅腫、瘙癢、疼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蜚龍分師丸中加入蠶砂,可有效改善皮膚瘙癢、風疹、蕁麻疹等病症,起到疏風散寒、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
蜚龍分師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一、 蠍毒入肝經,可解肝風
全蠍性寒,入肝經,其毒性可解肝風,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方針對風熱邪毒引起的痺症,全蠍能清熱解毒,並解痙止痛。
二、 蠍毒可通絡止痛
全蠍的毒性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蜚龍分師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症,全蠍的通絡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
蜚龍分師丸中包含鹿角,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藥性:
- 補腎壯陽:鹿角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此方治癥瘕積聚,症狀多與腎虛、氣血不足有關,鹿角能補腎氣,助陽氣,有助於改善此類症狀。
- 活血化瘀:鹿角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情況。此方中亦加入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與鹿角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活血化瘀之目的。
鹿角作為補腎壯陽、活血化瘀藥材,在蜚龍分師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腎虛、氣血不足、癥瘕積聚等症狀。
蜚龍分師丸中包含蜈蚣,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蜈蚣性寒,入肝經,具有較強的解毒散結作用,可以治療因風邪入侵導致的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此外,蜈蚣還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因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等症狀。因此,蜚龍分師丸中加入蜈蚣,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作用,對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蜚龍分師丸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
蟬蛻為蟬的蛻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其具有疏散風熱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症,且能透疹止癢,對於疹毒壅滯、瘙癢難耐者尤為適宜。
蜚龍分師丸主治小兒麻疹初起,症見發熱、咳嗽、流涕、疹出不暢等,而蟬蛻正可疏散風熱,促進疹出,改善患者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蜚龍分師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大麻風」,即中醫所指的「癘風」,為風邪深入血脈、痰瘀結聚所致。其臨床表現包括皮膚麻木、潰瘍、毛髮脫落、關節變形等,屬頑固风毒痰瘀交阻之重症。方名「蜚龍分師」隱喻以蟲類藥為主力,分兵搜剔病邪。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蟲類藥為主導,搜風通絡攻毒
- 白花蛇、香蛇:祛風通絡,透骨搜風,攻癘風毒邪。
- 全蠍、蜈蚣:息風止痙,解毒散結,擅長穿透經絡痰瘀。
- 穿山甲:活血潰堅,引藥直達病所,破風毒壅滯。
- 蟬蛻、白僵蠶:輕清宣散,祛風透表,緩解皮膚麻木瘙癢。
- 蠶砂:除濕化濁,兼緩風毒鬱熱。
動物角膠輔助,溫通補益
- 鹿角(炒):溫腎助陽,強筋骨,兼活血消腫,助正氣托毒外出。
酒送服,增強藥力
- 酒性辛溫,可行藥勢,助蟲類藥穿透血脈,散寒開瘀。
三、治療機理推論
此方以「風邪深入血絡」為核心病機,蟲類藥多具毒性,古人取其「以毒攻毒」「搜剔痼結」之性,直攻風痰瘀毒:
- 透表達裏:蟬蛻、僵蠶走表祛風,蛇類、穿山甲深入血分。
- 破瘀化痰:全蠍、蜈蚣通絡散結,穿山甲、鹿角活血消癥。
- 標本兼顧:攻邪為主,佐以鹿角溫補,防蟲藥耗傷正氣。
四、潛在效用延伸
結合蟲類藥特性,此方可能對其他「風痰瘀阻」病症(如頑固痹痛、皮膚癰瘡、腫瘤癥瘕)有一定作用,然須依具體病機加減化裁。
(註:以上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论推演,臨床應用需專業辨證。)
傳統服藥法
白僵蠶1兩,白花蛇1兩,穿山甲1兩,香蛇1兩,蠶砂1兩,全蠍1兩,鹿角(炒)1兩,蜈蚣5錢,蟬蛻2兩。
上為末。
每服4分,酒送下。若此藥加入各方內,無不取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
- 服用本品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蜚龍分師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組成:白僵蠶1兩,白花蛇1兩,穿山甲1兩,香蛇1兩,蠶砂1兩,全蠍1兩,鹿角(炒)1兩,蜈蚣5錢,蟬蛻2兩。 主治:大麻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