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白花蛇具有解毒的功能,在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等炎症性疾病,以及毒蛇咬傷等中毒性疾病。白花蛇毒液中含有蛇毒蛋白,這種蛋白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抵禦細菌和病毒的侵襲,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對治療癰腫、瘡瘍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此外,白花蛇毒液中還含有神經毒素,這種毒素可以阻斷神經傳導,減輕疼痛,因此也常被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等中毒性疾病。
2. 止痛
白花蛇的止痛功能功效源於其含有鎮痛成分,可阻斷痛覺信號的傳遞。臨牀上,白花蛇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包括風濕痹痛、骨節疼痛、牙痛、頭痛等。止痛效果顯著,可緩解疼痛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3. 通經絡
白花蛇具有通經絡的功效,可舒筋活絡,緩解肌肉痙攣、關節疼痛等症狀。其通經絡的原理主要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從而消除淤血、緩解疼痛。此外,白花蛇還具有抗炎和鎮痛的作用,可進一步減輕炎症和疼痛。在中醫臨牀中,白花蛇常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疾病。
4. 祛風濕
白花蛇的祛風濕功效主要體現在其祛風除濕、通經絡、止痛等作用。它可以幫助緩解風濕痹痛、骨節疼痛等症狀,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關節靈活性。此外,白花蛇還具有解毒、抗炎的功效,可以幫助治療皮膚疾病,如麻風、疥癩、楊梅瘡等。
白花蛇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白花蛇的炮製
蛇類處理方法
大白花蛇
- 砍去頭尾。
- 溫水潤軟,切成方塊,曬乾。
- 或用黃酒潤透後除去皮骨,曬乾。
- 用量:每100斤白花蛇使用50斤黃酒。
金錢白花蛇
- 刷去灰屑,除去頭尾即可。
- 或用適量黃酒潤透後曬乾。
參考文獻
-
《本草圖經》
- 白花蛇有大毒,頭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斷乾者。
- 以酒浸去皮骨炙過收之,不復蛀壞。
-
《綱目》
- 按《聖濟總錄》,凡用花蛇的處理方法:
- 春、秋:酒浸三宿。
- 夏:一宿。
- 冬:五宿。
- 取出後炭火焙乾。
- 進行三次處理,然後以砂瓶盛裝,埋地中一宿,出火氣,去皮骨,取肉用。
- 按《聖濟總錄》,凡用花蛇的處理方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白花蛇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過量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白花蛇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白花蛇相關的方劑
白花蛇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皮膚異色症膝部腫大疼痛半身不遂疥癬癱瘓鼻塞腦中風肌肉痙攣癰頭痛疼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