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散

BAI HUA SH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30%
肝經 23%
腎經 7%
胃經 7%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花蛇散中包含「白花蛇」,乃因其藥性與方劑主治息息相關。

白花蛇,即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效。此方治風濕痹痛、麻木癱瘓、半身不遂等症,皆因風寒濕邪阻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白花蛇能祛風通絡,散寒止痛,與其他藥材相伍,可達標本兼治之效。因此,白花蛇為此方重要藥材,不可或缺。

白花蛇散方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祛風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白花蛇散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而丁香的溫散作用可驅散寒邪,解除痺痛,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2. 芳香闢穢,增強療效: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闢穢的作用,可以中和藥物中可能存在的腥味,改善藥物的口感,提升患者的服藥意願。同時,丁香的芳香氣味也能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大人小兒瘡子倒黶,痘虛寒白陷

傳統服藥法


白花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麻黃半兩(去根節), 天麻半兩, 何首烏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附子半兩(炮裂), 桂心半兩, 萆薢半兩(銼), 白蘚皮半兩, 羌活半兩, 蔓荊子半兩, 白僵蠶半兩(微炒), 晚蠶蛾1分, 防風半兩(去蘆頭), 烏犀角屑半兩, 磁石1兩(燒,醋淬7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上為細散,研入磁石令勻。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忌熱面、雞、豬、魚、蒜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疥癬麻痺鼻塞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鼻息肉皮膚異色症皮膚搔癢脖子頸項酸痛腹瀉怕冷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白花蛇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組成:白花蛇(連骨)1兩(火炙令乾,勿焦),大丁香21枚。 主治:大人小兒瘡子倒黶,痘虛寒白陷。

白花蛇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白花蛇5兩(酒浸,去皮骨,微炙),露蜂房2兩(炙黃),苦參1兩半(銼),防風1兩(去蘆頭),丹參1兩,梔子仁1兩,薯蕷1兩,秦艽1兩(去苗),玄參1兩,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獨活1兩。 主治:大風疾,皮肉變改,眉須欲落。

白花蛇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五。 組成:白花蛇1條(去皮骨,酒浸,炙令微黃),蜂房3兩(微炙),苦參4兩(銼),防風4兩(去蘆頭),梔子仁3兩,丹參3兩,薯蕷3兩,秦艽2兩(去苗),甘菊花2兩,玄參3兩,白蒺藜2兩(微炒去刺),獨活3兩。 主治:熱毒風,皮膚生瘑疥。

白花蛇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白花蛇肉1兩(酒浸,炙微黃),白僵蠶1兩(微炒),麝香1分(細研),朱砂1兩(細研),羌活2兩,秦艽1兩(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當歸1兩,牛膝1兩(去苗),芎藭1兩,萆薢1兩(銼),乾蠍1兩(微炒),防風1兩(去蘆頭)。 主治:一切風。

白花蛇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白花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麻黃半兩(去根節),天麻半兩,何首烏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裂),白附子半兩(炮裂),桂心半兩,萆薢半兩(銼),白鮮皮半兩,羌活半兩,蔓荊子半兩,白僵蠶半兩(微炒),晚蠶蛾1分,防風半兩(去蘆頭),烏犀角屑半兩,磁石1兩(燒,醋淬7遍,搗碎細研,水飛過)。 主治:紫癜風,白癜風。

白花蛇散,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白花蛇3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天麻1兩,槐子1兩(微炒),羌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晚蠶沙1兩(微炒),蔓荊子1兩,白鮮皮1兩,威靈仙1兩,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肺臟風毒,遍身生瘡,或生白癜,或生斑點,及皮膚皴裂;白癩,語聲嘶嘎,目視不明,四肢(疒帬)痹,關節熱痛,身體隱疹,鼻生息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