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瘡丸藥

楊梅瘡丸藥

YANG MEI CHUANG WAN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3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20%
脾經 15%
腎經 13%
肺經 11%
胃經 5%
大腸經 3%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楊梅瘡丸藥」中使用「白花蛇」的主要原因為其具備以下功效:

  1. 解毒消腫:白花蛇性寒,味甘,具有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可針對梅毒所致的瘡瘍、腫痛進行治療。
  2. 祛風除濕:白花蛇亦有祛風除濕之效,可針對梅毒所引起的濕熱毒邪進行治療,改善患者的症狀。

因此,「楊梅瘡丸藥」中使用白花蛇,旨在利用其解毒消腫、祛風除濕等功效,治療梅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楊梅瘡丸藥」中加入「露蜂房」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楊梅瘡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常伴隨紅腫、疼痛等症狀,露蜂房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露蜂房還能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楊梅瘡的病程較長,易留有疤痕,露蜂房能促進組織修復,減少疤痕形成。

楊梅瘡丸藥中添加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楊梅瘡為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常伴隨紅腫熱痛,全蠍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癢: 全蠍還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癢的功效。楊梅瘡常伴隨皮膚瘙癢,而全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瘡瘍消退,減輕瘙癢。

因此,全蠍在楊梅瘡丸藥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活血化瘀、通絡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楊梅瘡。

楊梅瘡丸藥中包含蜈蚣,是基於中醫對蜈蚣藥性的理解和臨牀經驗。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殺蟲止癢之效。 在治療楊梅瘡時,蜈蚣能清熱解毒,消散瘡毒,並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瘡瘍的消退和癒合。

此外,蜈蚣的殺蟲止癢功效也能緩解楊梅瘡引起的瘙癢和疼痛。 因此,蜈蚣在楊梅瘡丸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控制病情,促進康復。

楊梅瘡丸藥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腎,清熱解毒: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清熱解毒之效。楊梅瘡屬於熱毒蘊結,而龜板可以清熱解毒,同時滋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龜板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楊梅瘡常伴有局部腫痛,而龜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龜板在楊梅瘡丸藥中起到滋陰補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綜合作用,有助於治療楊梅瘡。

中藥方劑[楊梅瘡丸藥]的組成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雄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其解毒功能顯著,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雄黃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中藥方劑[楊梅瘡丸藥]的組成中,包含[鉛丹],主要是因為鉛丹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鉛丹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其解毒功能顯著,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鉛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使用時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楊梅瘡丸藥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槐花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楊梅瘡常伴隨發熱、疼痛、腫脹等症狀,槐花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2. 止血生肌: 槐花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楊梅瘡多為潰瘍、糜爛,槐花可以幫助止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修復。

「楊梅瘡丸藥」方劑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楊梅瘡屬於濕熱毒邪侵犯肌膚所致,孩兒茶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瘡瘍,緩解疼痛。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孩兒茶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加速潰瘍癒合,防止感染。楊梅瘡常伴有潰爛,孩兒茶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

總而言之,孩兒茶在「楊梅瘡丸藥」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楊梅瘡,促進病患恢復。

楊梅瘡丸藥中使用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之效,可抑制梅毒病菌繁殖,減輕瘡瘍疼痛。
  2. 安神定志,止癢止痛: 梅毒患者常伴有精神不寧、心煩失眠、瘙癢難耐等症狀,而硃砂能安神定志,止癢止痛,緩解患者痛苦,提升療效。

然而,硃砂含汞,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楊梅瘡丸藥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通竅散結:麝香氣味辛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楊梅瘡多為外感風邪、濕熱毒邪侵襲所致,導致經絡阻塞,氣血瘀滯。麝香能通達經絡,散結消腫,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瘡瘍。
  2. 止痛止癢:麝香具有較強的止痛作用,能快速緩解瘡瘍引起的疼痛和瘙癢。對於楊梅瘡患者,其皮膚表面常有疼痛、灼熱、瘙癢等症狀,麝香可以有效減輕這些不適,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楊梅瘡丸藥」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梅瘡」,即古代對梅毒(性傳染病)的稱謂。梅瘡在中醫理論中屬濕熱毒邪蘊結肌膚、經絡,甚至深入骨髓所致,臨床表現為皮膚潰爛、生瘡、筋骨疼痛等。本方以「丸藥」形式製成,配合酒服,意在內服攻毒、通絡散結,七日見效的記載反映其攻邪速效的特點。原方註明「當加樺皮灰」,樺皮灰具清熱解毒之效,進一步強化療效。

二、組成與治療邏輯

  1. 動物藥攻毒通絡

    • 白花蛇、全蠍、蜈蚣:此三味均為蟲類藥,性善走竄,能搜剔經絡深處之毒邪。白花蛇祛風攻毒,全蠍、蜈蚣熄風通絡、以毒攻毒,針對梅瘡之頑固毒邪。
    • 露蜂房:煅後增強解毒療瘡之力,尤擅皮膚瘡瘍。
  2. 礦物藥解毒斂瘡

    • 雄黃、飛丹(鉛丹)、辰砂:雄黃燥濕殺蟲,鉛丹斂瘡生肌,辰砂清熱安神兼作衣。此類礦物藥直接抑制毒邪,但需注意用量(如雄黃僅一錢)。
    • 孩兒茶:收濕斂瘡,促進傷口癒合。
  3. 植物藥清熱涼血

    • 槐花米、雨前細茶:槐花清肝涼血,茶葉清熱解毒,二者合用以解血分濕熱。
    • 龜版:滋陰潛陽,佐制蟲藥之燥烈,防毒邪傷陰。
  4. 麝香引藥透達

    • 芳香走竄,助諸藥穿透表裡,直達病所。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結合內外並治思路:

  • 攻毒:蟲類藥與礦物藥協同,直擊深層毒邪。
  • 通絡:蟲藥走竄特性化解梅瘡導致的經絡阻塞。
  • 清熱涼血:植物藥調理血分濕熱,輔助治本。
  • 酒送服:酒性溫通,助藥力迅速發揮。

整體而言,全方注重速效祛邪,針對梅瘡急性期毒盛之證,屬峻劑範疇。其組方邏輯體現中醫「以毒攻毒」「通絡搜邪」的治療思維,但需配合體質辨證使用。

傳統服藥法


白花蛇4寸(酥炙),露蜂房1枚(煅),全蠍4枚(酒浸,蜜炙,去足螫),蜈蚣2條(煅),龜版1兩(酥炙),雄黃1錢,飛丹1錢,槐花米5錢,雨前細茶5錢,孩兒茶5分,辰砂(為衣)5分,麝香3分(同砂為衣)。
上用黃米飯為丸。
用好酒送下,日2-3次。7日後瘡即光矣。(當加樺皮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楊梅瘡丸藥, 出處:《準繩·瘍醫》卷五。 組成:白花蛇4寸(酥炙),露蜂房1枚(煅),全蠍4枚(酒浸,蜜炙,去足螫),蜈蚣2條(煅),龜版1兩(酥炙),雄黃1錢,飛丹1錢,槐花米5錢,雨前細茶5錢,孩兒茶5分,辰砂(爲衣)5分,麝香3分(同砂爲衣)。 主治: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