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煎

TIAN NAN XI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醫方妙選》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脾經 21%
肺經 17%
胃經 8%
心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南星煎的組成中,包含天南星,是基於其藥性與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痰阻、咳嗽氣喘、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癲癇等病症。

方劑中加入天南星,正是利用其藥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治療風寒痰阻之咳嗽氣喘,天南星可溫肺化痰,散寒止咳。同時,其祛風止痙的功效,也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痙攣現象。

天南星煎方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天南星善於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但其性寒涼,易傷脾胃。而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痙之效,與天南星相配,可溫陽散寒,降低其寒性,並增強祛風止痙之力,更能有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麻木、言語不清、抽搐等症狀。

二、降低毒性,提高安全性:白附子性溫,可緩解天南星的寒性,並能解其毒性。因此,在方劑中加入白附子,可降低天南星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天南星煎方中加入全蠍,主要是利用其毒性活血化瘀的功效。

全蠍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等功效。其毒性可以破除寒邪,而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則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天南星煎中加入全蠍,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並減輕患者的痛苦

「天南星煎」中的白花蛇,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白花蛇能夠幫助改善因風濕所導致的關節疼痛,與天南星等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祛風除濕作用。

天南星煎中包含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反相成: 天南星性溫燥,善於祛風痰,但易傷陰耗津。天麻性平,能熄風止痙,又能補益肝腎,與天南星的燥熱之性相輔相成,既可增強祛風痰之力,又能防止燥熱傷陰,使藥效更加溫和協調。
  2. 標本兼治: 天南星主要治療風痰阻竅、言語不清等症,而天麻則可平息肝風,鎮痙止癇,兩者配合,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既能祛除外邪,又能緩解內在病變,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天南星煎」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止痛。
  • 白附子:散寒除濕、通經活絡。
  • 全蠍:解毒消腫、鎮靜安神。
  • 白花蛇:祛風定癇、舒筋活血。
  • 天麻:平肝息風、緩急止痛。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天南星煎」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胎癇: 《幼幼新書》、《証治準繩‧幼科》皆明確指出本方可用於治療胎癇,此病症特點為發作時抽搐、意識不清,且發作頻率與潮汐變化有關,故有「潮發遲省」之描述。
  2. 小兒慢驚風: 《聖濟總錄》、《幼幼新書》、《太平聖惠方》均記載本方可治療小兒慢驚風。慢驚風多見於體質虛弱的小兒,發病時多表現為抽搐、神志不清、手足蠕動等症狀,與胎癇類似,但病因有所不同。
  3. 陰癇慢驚瘛瘲: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記載本方可治療陰癇慢驚瘛瘲。陰癇與陰虛相關,此處指病邪侵入人體後,導致陰陽失調,而出現抽搐、痙攣等症狀。「瘛瘲」指肌肉抽搐,可見其症狀更為複雜。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各藥物功效及古籍記載,可推測「天南星煎」的治療原理如下:

  1. 祛風止痙: 方中天南星、白附子、白花蛇、天麻皆有祛風止痙之效。其中天南星燥濕化痰,能祛除風痰;白附子散寒除濕,可散風寒之邪;白花蛇祛風定癇,可止抽搐;天麻平肝息風,能緩解痙攣。四藥合用,共奏祛風止痙之功,針對風邪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2. 化痰開竅: 天南星既可燥濕化痰,又能開竅醒神,有助於改善因痰濁蒙蔽所導致的神志不清。
  3. 鎮靜安神: 全蠍具有解毒消腫、鎮靜安神之效,可協助緩解患者的驚恐、煩躁等情緒,有助於控制癲癇、抽搐等症狀。
  4. 調和陰陽: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提及本方可用於治療陰癇,意味著本方在祛風止痙的同時,亦可調和陰陽,使氣血調暢,有助於治療因陰陽失調所致的病症。

總結:

「天南星煎」以天南星為君藥,配以白附子、全蠍、白花蛇、天麻等,共同發揮祛風止痙、化痰開竅、鎮靜安神之效,主治胎癇、小兒慢驚風、陰癇慢驚瘛瘲等病症。此方針對風痰阻絡、肝風內動等病機,可有效緩解抽搐、痙攣等症狀,使患者恢復健康。不同古籍中記載的劑型與服法略有差異,可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及病情酌情調整。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1兩(微炮),白附子1兩,乾蠍半兩(炒),白花蛇1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天麻半兩。
上為細末,用好酒兩大盞,攪令勻,於慢火上熬,不住手攪,以酒盡為度。次入好朱砂半兩(細研,水飛),膩粉1分,牛黃半錢,麝香半錢,龍腦半錢,並細研。上件都入膏子內一處和,看硬軟成膏,如皂子大。
每服1粒,取竹瀝化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天南星煎, 出處:《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醫方妙選》。 組成:天南星1兩(微炮),白附子1兩,乾蠍半兩(炒),白花蛇1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天麻半兩。 主治:胎癇,潮發遲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