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餅子

辰砂餅子

CHEN SHA B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9%
心經 14%
肺經 13%
胃經 11%
腎經 9%
膽經 5%
膀胱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餅子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其鎮驚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其可通過鎮靜神經系統,達到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的作用。

此外,硃砂亦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病神昏、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因此,辰砂餅子中加入硃砂,是為了發揮其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藥用價值。

辰砂餅子方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入肝: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消腫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引導辰砂之重墜,直達肝經,以達治療肝風內動、痰濁阻絡之目的。
  2. 增強藥效: 天南星與辰砂合用,可增強其化痰止痙、鎮驚安神之效。辰砂重墜,以鎮肝風,天南星則善於化痰濁,兩者相輔相成,共奏平肝熄風、化痰開竅之功效。

辰砂餅子方劑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鎮痛的功效。辰砂餅子常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狀,天麻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2. 祛風通絡:天麻能祛風通絡,改善氣血運行,有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增強藥效。辰砂餅子中其他藥物如辰砂、硃砂等也具有鎮靜安神、祛風解毒的功效,與天麻配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辰砂餅子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辰砂性寒毒烈,甘草性甘平,可緩解辰砂的寒毒,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和副作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其藥力更易於發揮,並能增強辰砂的鎮心安神功效,使療效更為顯著。

辰砂餅子方劑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解毒:辰砂餅子主治癲癇、驚風等症,白附子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解辰砂之毒,防止其毒性過強,引起不良反應。
  2. 鎮驚止痙:白附子亦能安神定志、鎮驚止痙,與辰砂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癲癇、驚風的效果。

此外,白附子亦能溫經散寒,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所致的驚癇發作。

辰砂餅子方中加入全蠍,乃因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全蠍擅治中風痙攣半身不遂等症,而辰砂餅子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病症,二者功效相輔相成,全蠍能有效鎮靜止痙,配合辰砂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息風止痙之效,從而達到治療小兒驚風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餅子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驚風相關症候,涵蓋多重病理表現:

  1. 驚風核心症狀:如「潮熱涎盛」、「驚怖大啼」、「睡卧不安」,反映肝風內動或痰熱擾神所致抽搐、譫妄。
  2. 肺胃氣逆:見於「咳嗽吐逆」、「涎盛」,因風痰上壅或熱邪犯肺,氣機不降。
  3. 熱毒鬱滯:如「瘡疹不快」、「煩渴躁悶」,提示外感熱毒或內熱鬱結於血分。
  4. 虛風或血絡失養:如「虛風目澀」、「四肢不收」,可能為陰血虧虛生風,或風痰阻絡所致。

綜合而言,本方針對「風、痰、熱」三大病機,尤其適用於小兒體質稚嫩,易因外邪引動內風、痰熱互結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鎮驚安神,息風化痰

    • 朱砂(為衣):質重沉降,清心鎮驚,兼能解毒。
    • 膽南星(牛膽製):苦涼化痰,息風定驚,牛膽汁增強清熱功效,針對痰熱驚癇。
  2. 臣藥:協同祛風止痙

    • 天麻:平肝息風,治「虛風目澀」,緩解抽搐。
    • 蠍梢(全蠍尾部):攻毒散結,通絡止痙,尤善治驚風肢體拘急。
    • 白附子:辛溫祛風痰,上行頭面,助開竅醒神。
  3. 佐使藥:調和緩急,引藥上行

    • 甘草(炙):甘緩和中,調和諸藥毒性。
    • 梅花腦子(冰片):芳香開竅,助藥力透達神識。
    • 薄荷湯送服:辛涼疏風熱,引藥入肝肺,兼清頭目。

配伍特點

  • 重鎮與息風並行:朱砂、膽星鎮驚化痰,合蠍梢、天麻直接平息內風。
  • 標本兼治:既治痰熱風動之標(急症驚搐),又顧及熱毒鬱滯之本(瘡疹煩渴)。
  • 外用內服結合:朱砂為衣,增強鎮心安神之效;薄荷湯化服,助宣散鬱熱。

推理方義與機轉

此方以「風痰熱」為病機核心,推測其作用途徑如下:

  1. 神經抑制(鎮靜):朱砂含硫化汞,可能降低中樞興奮;冰片、薄荷擴張微循環,改善腦部缺氧。
  2. 抗驚厥:天麻素、全蠍毒素抑制肌肉痙攣;膽南星調節神經遞質。
  3. 化痰通絡:白附子、膽星分解痰涎黏滯,改善氣道與經絡阻塞。
  4. 清熱解毒:牛膽汁、冰片抗炎抑菌,助瘡疹透發。

總結:辰砂餅子透過多重路徑協同——鎮靜、抗痙、化痰、清熱,符合小兒驚風「急則治標」原則,且劑型為餅子易於吞服,體現古代兒科用藥之巧思。

傳統服藥法


朱砂1分(留少許為衣),膽星(臘月用牛膽一枚,天南星末填滿,於風中懸乾)半兩,天麻半兩,甘草(炙)半兩,白附子半兩,蠍梢21個,梅花腦子1字。
上為末,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餅子,朱砂為衣。
每服1-2丸,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身體發低熱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麻疹四肢麻痺癱瘓腹瀉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餅子, 出處:《王氏手集》引宋羲叔方(見《幼幼新書》卷八)。 組成:朱砂1分(留少許爲衣),膽星(臘月用牛膽1枚,天南星末填滿,于風中懸乾)半兩,天麻半兩,甘草(炙)半兩,白附子半兩,蠍梢21個,梅花腦子1字。 主治:小兒驚風,潮熱涎盛,咳嗽吐逆,躁悶煩渴,瘡疹不快,心胸不利,睡卧不安,驚怖大啼,虛風目澀,四肢不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