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犀丸
XIAO WU X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小烏犀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古人認為其能平心降火,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
- 驅邪避穢: 硃砂在古代被認為具有辟邪驅穢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邪氣入侵引起的疾病,例如瘟疫、瘴氣等。
小烏犀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肝陽上亢、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小烏犀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痙攣、抽搐、半身不遂等病症,天麻的平肝熄風作用可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 祛風通絡: 天麻也具有一定的祛風通絡作用,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小烏犀丸中加入天麻,可以增強藥物的祛風通絡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肢體功能。
小烏犀丸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解表: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風濕的功效。小烏犀丸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昏腦脹等症,羌活可以有效疏散表寒,解除風邪,改善鼻塞等症狀。
- 通鼻竅: 羌活具有通鼻竅的作用,可以疏通鼻腔,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小烏犀丸中加入羌活,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通鼻竅、止流涕的功效,改善患者鼻部不適。
小烏犀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散瘀的功效。小烏犀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 川芎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疏通經脈,改善氣血運行,從而促進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
小烏犀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 防風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小烏犀丸主治風寒襲肺,鼻塞流涕等症,防風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幫助驅散風邪,溫通鼻竅,緩解鼻塞症狀。
- 解表止痛: 防風同時具有解表止痛的效果。小烏犀丸也兼顧頭風頭痛的症狀,防風可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解表止痛的作用,改善頭痛症狀,緩解不適。
因此,防風在小烏犀丸中發揮了疏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風頭痛等症。
小烏犀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藥理作用。全蠍性寒,入肝經,可散瘀通絡,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痙攣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全蠍還有解毒消腫之功,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等。因此,在小烏犀丸中加入全蠍,可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提高其治療效果。
小烏犀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疏風止痙和化痰止咳的功效。白僵蠶為蠶蛾幼蟲感染白僵菌後而僵化乾燥的蟲體,具有解痙止搐和祛風止痛的特性。
白僵蠶能疏散風邪,並緩解肌肉痙攣,對於因風邪入侵、痰濁阻滯所致的小兒驚風、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其化痰止咳之效,也能緩解因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狀。因此,白僵蠶在小烏犀丸中起到解痙止搐、疏風化痰的作用。
小烏犀丸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之效。小烏犀丸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渴便祕等症,菊花能清熱解毒,降火消炎,輔助藥效,使療效更顯著。
- 疏散風熱: 菊花亦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小烏犀丸部分症狀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與風熱上攻有關,菊花能疏散風熱,清熱明目,配合其他藥物,改善患者症狀。
總之,小烏犀丸中加入菊花,可增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使藥效更佳,療效更顯著。
小烏犀丸中加入地龍,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作用:
- 通經活絡: 地龍性寒,善於通經活絡,能疏通經脈,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血瘀阻滯而導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清熱解毒: 地龍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瀉肝火,對因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小烏犀丸中加入地龍,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小烏犀丸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
蔓荊子味辛、性涼,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止癢等功效。小烏犀丸主要用於治療風熱頭痛、目赤腫痛、鼻塞流涕等症,而蔓荊子可以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並可通過清利頭目改善頭昏眼花等症狀,因此被列為方劑組成之一。
小烏犀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溫脾止瀉: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效。小烏犀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內盛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乾薑可溫脾胃之陽氣,驅散寒濕,止瀉止痛,增強藥效。
- 助藥力,增效用:乾薑性溫,能助藥力,使其他藥物更易於發揮療效。小烏犀丸中其他藥物如烏犀角、黃連等,性寒涼,乾薑能使其寒性減弱,使藥效溫和,不易傷脾胃。同時,乾薑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代謝,增強藥效。
小烏犀丸中含有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味苦,歸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息風止痙的功效。其能清瀉心火,解毒散結,並能通達經絡,醒神開竅,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痙厥抽搐等症,與小烏犀丸的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功效相契合。
- 化瘀止痛,消腫散結: 牛黃亦有化瘀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小烏犀丸本身也具備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因此加入牛黃能更好地增強其消腫止痛的作用。
小烏犀丸中加入麝香,是為了其獨特的藥性而設。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止痛消腫的功效。
其辛香之氣能通達經絡,開竅醒神,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因此,小烏犀丸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治療中風、昏迷、跌打損傷等症狀,提升療效。
小烏犀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 化痰止咳: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對於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哮喘,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通竅開竅: 天南星性溫,入鼻竅,能通鼻竅,開閉塞,可用於治療鼻塞、流涕、鼻淵等症。
然而,天南星屬於有毒藥物,需謹慎使用,需經專業醫師指導,避免自行服用。
小烏犀丸方劑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之效。烏犀丸主要治療陽亢陰虛、頭風眩暈等症,龜板的滋陰作用可緩解陽亢,並配合其他藥物滋養肝腎,達到平肝潛陽、止眩止痛的效果。
- 補益肝腎: 龜板富含膠原蛋白及鈣質,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作用。小烏犀丸中常配合其他滋陰補腎藥物,龜板的加入可增強補益效果,有助於改善肝腎虛損所導致的頭風、眩暈等症狀。
小烏犀丸中包含白花蛇,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痙: 白花蛇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小烏犀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煩躁等症,白花蛇可有效緩解痙攣、抽搐等症狀。
- 化痰止咳: 白花蛇亦有化痰止咳功效,能疏通氣道,緩解呼吸道阻塞,對於小兒因痰熱而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白花蛇在小烏犀丸中發揮着祛風止痙、化痰止咳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小烏犀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其溫陽散寒之性,可溫煦脾腎陽氣,助陽氣生髮,增強人體抵抗力。同時,肉桂又具活血通絡之效,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此外,肉桂與其他藥材如烏犀角、羚羊角等搭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鎮驚止痛之效,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小烏犀丸中包含附子,乃因其溫陽散寒之功效。附子性溫,味辛,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效。小烏犀丸用附子,意在溫補脾腎陽氣,以改善陽虛體質,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脾腎陽虛、肢冷畏寒、腹痛泄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療效。同時,附子亦能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其溫陽散寒之效,使藥效更佳。
小烏犀丸中加入木香,主要考量其兩方面功效: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小烏犀丸主治心胃氣痛,而木香可疏肝理氣,通暢氣機,緩解胸腹疼痛。
- 燥濕止瀉: 木香兼具燥濕止瀉的作用。小烏犀丸亦可用於治療濕熱下痢,而木香能燥濕除熱,固澀止瀉,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止瀉的效果。
總之,木香在小烏犀丸中起到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心胃氣痛和濕熱下痢等症狀。
小烏犀丸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補血、生津止渴之效。小烏犀丸主治虛損久病、氣血不足、精氣虧損等症,而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為藥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 扶正固本: 小烏犀丸方劑中多為峻猛之藥,容易傷正氣,而人參可扶正固本,防止藥物過於峻猛而傷及脾胃,保障患者的安全。
小烏犀丸中加入海桐皮,主要是因為海桐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海桐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小烏犀丸所治療的熱毒壅盛、血熱妄行等症狀,海桐皮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症狀,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海桐皮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小烏犀丸所治療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小烏犀丸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 虎骨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烏梢蛇、全蠍等配合,增強祛風濕止痛效果。
- 補腎壯骨: 虎骨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健骨之效,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問題,與方中龜板、鹿茸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起到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作用。
小烏犀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小烏犀丸主治血虛頭暈、耳鳴、目眩、心悸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頭部血液供應,緩解上述症狀。
- 滋陰潤燥: 當歸性溫而不燥,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小烏犀丸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芍等,性偏涼燥,容易傷陰耗血,加入當歸可以起到滋陰潤燥,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的作用。
主治功效
小烏犀丸
小烏犀丸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平肝息風、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風寒入侵人體,在四肢關節處遊走,造成劇烈疼痛,令人難以忍受。
組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地龍: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海桐皮: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
-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適應症:
- 風寒入侵人體,在四肢關節處遊走,造成劇烈疼痛,令人難以忍受。
傳統服藥法
烏犀1兩,朱砂1兩,天麻1兩,羌活1兩,芎窮1兩,防風1兩,乾蠍1兩,白僵蠶1兩,甘菊花1兩,地龍1兩,蔓荊子1兩,乾薑半兩(炮),牛黃半兩(研入),麝香半兩(研入),天南星3分(炮),敗龜3分(酥塗,炙令黃),白花蛇3分(酒浸,去皮骨,炙黃),肉桂3分,附子3分(炮),木香3分,人參3分,海桐皮3分,虎脛骨3分(酥炙,令黃色),當歸3分(微炒)。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彈子大。
每服1丸,以暖酒或薄荷湯嚼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烏犀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服用小烏犀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小烏犀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組成:烏犀1兩,朱砂1兩,天麻1兩,羌活1兩,川芎1兩,防風1兩,乾蠍1兩,白僵蠶1兩,甘菊花1兩,地龍1兩,蔓荊子1兩,乾薑半兩(炮),牛黃半兩(研入),麝香半兩(研入),天南星3分(炮),敗龜3分(酥塗,炙令黃),白花蛇3分(酒浸,去皮骨,炙黃),肉桂3分,附子3分(炮),木香3分,人參3分,海桐皮3分,虎脛骨3分(酥炙,令黃色),當歸3分(微炒)。 主治:一切風,走疰肢節,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