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刺散

ZAO JIA C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肝經 19%
脾經 18%
大腸經 18%
心經 2%
腎經 1%
膀胱經 1%
胃經 1%
膽經 1%
肺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皁莢刺散:清熱解毒,止癢良方

皁莢刺散是由皁莢、白花蛇、秦艽、天麻、獨活、白蒺藜、蛇牀子、麻黃、莽草、槐角、杜鵑、枳殼、麝香等多種成分組成的中藥方劑。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消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皮膚瘙癢、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症狀。

  1.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2. 白花蛇:味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功。
  3. 秦艽:味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4. 天麻:味甘、性微寒,歸肝、腎經,具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5. 獨活:味苦、性溫,歸肝、腎經,具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6. 白蒺藜:味苦、性平,歸肺、肝經,具清熱解毒、祛風止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7. 蛇牀子:味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
  8. 麻黃: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9. 莽草: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功。
  10. 槐角:味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功。
  11. 杜鵑: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功。
  12. 枳殼: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13. 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肺、肝、脾經,具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皁莢刺散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消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皮膚瘙癢、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症狀。另外,皁莢刺散也可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皁莢刺散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消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等功效。皁莢刺散的服用方法為每日一次,每次一包,用沸水沖服即可。

傳統服藥法


皂莢刺1兩,乳香1分。
上為散。
每服2錢匕,以酒1盞,煎1-2沸服;熱酒調下亦得。

方劑組成解釋


皂莢、白花蛇、秦艽、天麻、獨活、白蒺藜、蛇床子、麻黃、莽草、槐角、杜鵑、枳殼、麝香,均具有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的功效。其中,皂莢、白花蛇、秦艽、天麻、獨活、白蒺藜、蛇床子、麻黃、莽草、槐角、杜鵑,均為祛風止癢的常用中藥。枳殼、麝香,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止癢、活血通絡的功效,適用於婦人血風,皮膚搔癢不止。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皂莢刺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二。 組成:皂莢刺1兩,乳香1分。 主治:惡瘡。

皂莢刺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皂莢刺2握(東南枝上者,燒灰存性)。 主治:風攻腰腳疼痛,及腸壅氣滯;諸般癜風疾。

皂莢刺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皂莢刺1兩(炙微黃),烏喙1兩(炮裂,去皮臍),茵芋3分,白花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秦艽3分(去苗),天麻3分,獨活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蛇床子1分,麻黃3分(去根節),莽草3分(微炒),槐子仁3分(微炒),景天花3分,踯躅花3分(酒拌,微炒),楓香3分,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麝香1分(細研入)。 主治:婦人血風,皮膚搔癢不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