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將擒王散

八將擒王散

BA JIANG QIN W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驗良方》卷一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6%
心經 17%
胃經 15%
肺經 10%
脾經 9%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將擒王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痰滯等症狀。其中的雄黃在此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雄黃,化學成分為二硫化砷,具有強烈的藥理作用,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其獨特的燒灼性質能有效殺死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雄黃還有一定的行氣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的效用發揮。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雄黃能夠驅邪治病,並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然而,使用雄黃需謹慎,因其含有砷類成分,過量可能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在處方上需要專業的醫師來評估適宜的劑量和使用情況。整體而言,雄黃在八將擒王散中的選用,主要源於其優越的清熱解毒能力與協同效果。

八將擒王散中含有蜈蚣,主要源於其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毒性,但經過炮製後,其毒性可減弱,藥效卻能得到提升。

在臨牀上,蜈蚣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抽搐痙攣等病症。其通絡止痛的作用,能緩解痺痛,改善肢體麻木;而祛風止痙的作用,則能抑制肌肉痙攣,控制抽搐。因此,在八將擒王散中加入蜈蚣,可加強方劑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八將擒王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為:

  1.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消腫之效。 方中以全蠍配伍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痙攣、抽搐、麻木、疼痛等症狀,如中風、癲癇、破傷風等。
  2. 全蠍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增強藥效。 八將擒王散中,全蠍與蜈蚣、僵蠶等藥物共同使用,可加強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並能相互制約,避免單味藥物的毒副作用。

八將擒王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不醒等症狀。八將擒王散主要用於治療熱邪內陷、神昏譫語等症,麝香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使病人恢復神志。

2. 通經活絡: 麝香還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八將擒王散中,麝香與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配合,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八將擒王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之效。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適用於熱毒壅盛之症。

消腫止痛: 冰片能通竅散結,消腫止痛,對於外感熱病、風熱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緩解作用。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效,可醒神開竅,適用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因此,八將擒王散中加入冰片,可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八將擒王散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一、 通經活絡: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其藥性可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疏通經脈、解除痺痛的功效。

二、 消腫散結:穿山甲亦具消腫散結之效,可用於治療瘰癧、癰腫等症。八將擒王散以治療瘰癧等症為主要功效,穿山甲的加入,可增強其消散結塊、化解瘀滯的作用。

八將擒王散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止痙: 蟬蛻性涼,味甘,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痙解毒之效。方中以蟬蛻配合其他藥物,可治療風熱痰阻、熱極生風所致的痙攣抽搐,如小兒驚風、破傷風等。
  2. 透疹止癢: 蟬蛻還能透發麻疹、風疹等疹出不暢之症,並可止癢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風疹、麻疹等疾病。

因此,八將擒王散中加入蟬蛻,可發揮其疏風止痙、透疹止癢等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將擒王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癰疽大毒」,古代醫家視癰疽為氣血壅滯、熱毒蘊結之重症。方名「八將擒王」,喻以諸峻猛藥為「將」,協力攻逐病邪之主(「王」即大毒),具 消腫潰堅、拔毒生肌 之雙向調節功效:

  • 未潰者:以辛散走竄之品透邪外達,促其消散。
  • 已潰者:以化腐生肌之藥助膿毒外排,加速瘡口癒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蟲類藥攻毒透邪

    • 天龍(蜈蚣)、全蠍:性猛善走,通絡散結,以毒攻毒,直折癰疽熱毒。
    • 蟬蛻:輕清宣散,透發鬱熱,兼祛風邪(輔助消腫)。
  2. 礦石藥清熱解毒

    • 雄精(雄黃):辛溫有毒,破血解毒,殺蟲燥濕,針對熱毒腐肉。
    • 兒茶:苦澀涼,收斂生肌,助潰後瘡口修復。
  3. 透竅通絡,引藥直達

    • 甲片(穿山甲):穿透力強,潰堅排膿,引藥深入病所。
    • 麝香、冰片:芳香走竄,開竅醒絡,增强諸藥透皮吸收,並行氣活血以消腫痛。
  4. 劑型工藝增效

    • 麻黃煎汁收藥:麻黃辛溫發散,助藥性外透;陰乾後研末,保留藥性峻烈,適用於局部外敷,直達病竈。

配伍特點
全方以「通、消、拔、生」為核心:

  • 通絡透邪(蜈蚣、全蠍、穿山甲)破瘀滯;
  • 清热解毒(雄黃、冰片)抑火毒;
  • 化腐生肌(兒茶、麝香)促修復。
    外敷用藥,避開內服毒性,集中藥力於患處,體現中醫「截毒」思維。

傳統服藥法


天龍4條,全蠍7個,甲片2錢,兒茶1錢,蟬蛻1錢(去砂),雄精1錢5分,冰片3分,麝香2分。
未潰者可退消,已潰者能生肌拔毒。
上為末,用麻黃煎濃汁收藥陰乾,再研貯瓶,勿泄氣。
未潰者,用少許摻膏上貼之;如已潰者,以此摻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八將擒王散, 出處:《瘍科遺編》卷下。 組成:天龍4條,全蠍7個,甲片2錢,兒茶1錢,蟬蛻1錢(去砂),雄精1錢5分,冰片3分,麝香2分。 主治:未潰者可退消,已潰者能生肌拔毒。主治:癰疽未潰、已潰者。

八將擒王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組成:蜈蚣(去頭足)4錢,炒甲片4錢,漂全蠍4錢,蟬衣(去頭足)4錢,炒僵蠶2錢,炒蛇蛻2錢,生五倍子1兩(另研極細末),麝香1錢,雄黃5錢(水飛)。 主治:拔毒。主治:一切癰毒。

八將擒王散, 出處:《集驗良方》卷一。 組成:川五倍1兩6錢(焙,研),明雄黃3錢(水飛),蜈蚣(7條,去鉗腳,炙,淨)1錢2分,全蠍10個(漂淨,去尾,炙,末)7分,麝香5分,冰片5分,川山甲(7片,炙,淨)2錢,蟬蛻20個(去頭足,焙脆,研)7分。 主治:拔膿,去腐,生肌。主治:癰疽大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