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八將丹
WU BA JIA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良方匯錄》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9)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武八將丹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為其藥性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散結的功效。穿山甲善於疏通經絡,尤其對於血瘀阻滯、經脈不通的病症,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穿山甲還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對於腫瘤、瘰癧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效果。因此,穿山甲在武八將丹中作為重要的藥材,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武八將丹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收斂止瀉: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其所含鞣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沉澱,有助於緩解腸道炎症,收縮腸道,抑制腹瀉。
二、抗菌消炎:五倍子亦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減輕炎症反應。
武八將丹以五倍子為藥,有助於全方發揮收斂止瀉、抗菌消炎之功效,治療腸胃疾病。
「武八將丹」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透疹止癢的功效。
蟬蛻,又稱「蟬殼」,性涼味甘,入肺經。其藥性輕揚,善於疏散風熱,並能透發麻疹、風疹,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同時,蟬蛻還能止癢,適用於各種皮膚瘙癢症,如風疹、蕁麻疹等。
因此,在「武八將丹」中加入「蟬蛻」,可以加強方劑清熱解毒、透疹止癢的功效,進而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武八將丹中含有雄黃,其原因主要為:
- 殺蟲解毒: 雄黃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殺蟲解毒作用。能驅除體內蟲積,治療皮膚病、濕疹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 鎮痛止癢: 雄黃能止痛止癢,並有消炎作用,用於治療皮膚病、濕疹、風疹等症狀,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和瘙癢感,達到治療目的。
武八將丹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其芳香之氣可直達心竅,醒神開竅,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不語、痰迷心竅等症狀。
- 活血止痛: 麝香亦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痺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武八將丹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武八將丹中含有全蠍,主要原因如下:
- 息風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武八將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全蠍的息風止痙作用有助於緩解病症,並能鎮靜安神。
- 活血化瘀: 全蠍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武八將丹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因此,全蠍在武八將丹中的加入,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治療小兒驚風等病症。
武八將丹方劑中包含益母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益母草性寒,善於涼血活血,對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血等,具有顯著的療效。武八將丹主要針對女性的婦科疾病,益母草的加入能有效緩解相關症狀。
二、益母草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亦有幫助。武八將丹中可能含有其他利水消腫藥材,益母草的加入能增強利水消腫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武八將丹中包含蜈蚣,主要基於其藥性及功效。
蜈蚣性寒、味辛,具有通經活絡、解毒散結、止痙定搐之效。其藥性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例如,蜈蚣可與全蠍、僵蠶等藥材共同使用,增強通經活絡之效,治療中風、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病症。同時,蜈蚣亦可與地龍、赤芍等藥材配伍,以解毒散結,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疾病。
武八將丹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氣味芳香,可以開竅醒神,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冰片還有止痛止癢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和瘙癢。
因此,武八將丹方中加入冰片,能夠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止痛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武八將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癰疽,腐肉不化」,具拔毒去腐之效,適用於瘡瘍膿成未潰、或潰後腐敗組織難以脫落之證。
- 癰疽:泛指化膿性皮膚感染,局部紅腫熱痛,甚則潰爛流膿。
- 腐肉不化:指瘡面壞死組織難以清除,阻礙新肉生長,影響癒合。
此方以攻毒散結、化腐生肌為主,可促進瘡毒外排,加速腐肉脫落,為瘡科外用要方。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1)攻毒散結、通絡透膿
- 大穿山甲(炙):性走竄,能攻毒消腫、排膿透絡,促使膿毒外泄。
- 全蠍、蜈蚣(炙):搜風拔毒,善治頑瘡惡疽,通絡止痛。
- 五倍子(炙):收斂兼能殺蟲解毒,助固瘡面,防毒邪擴散。
- 蟬衣:輕揚透散,助邪外透,兼能疏風止癢。
(2)拔毒去腐、清熱消腫
- 鏡面雄黃(水飛):辛溫解毒殺蟲,為瘡科要藥,對癰疽潰爛有效。
- 白益母草(炙灰存性):活血消腫,灰用增強收斂化瘀之效。
(3)芳香開竅、止痛生肌
- 當門子(麝香)、冰片:辛香走竄,能透達藥力、活血散結,並緩解瘡瘍疼痛,促進新血生長。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攻邪為主:穿山甲、蜈蚣、全蠍等蟲類藥合力攻毒,穿透力強,直達病所,破瘀散結。
- 解毒收斂並行:雄黃、五倍子解毒收斂,防毒邪內陷;益母草灰活血兼收澀,助瘡面修復。
- 芳香透竅:麝香、冰片引藥透達,加強局部氣血運行,促進腐肉脫落與新肉生長。
3. 現代理解可能的機轉
- 抗菌消炎:雄黃含硫化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病原體有抑制效果;蜈蚣、全蠍亦有抗炎作用。
- 促進組織代謝:穿山甲、麝香等能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壞死組織分解與吸收。
- 止痛收斂:冰片、五倍子可減輕瘡面刺激,收斂過度滲出。
三、總結
此方以蟲類藥攻毒為核心,配合礦物藥(雄黃)及芳香藥(麝香、冰片),形成拔毒—化腐—生肌的治療鏈,針對「腐肉不化」的病理特點,體現中醫「去腐方能生新」的外治思路。
傳統服藥法
大穿山甲7個(炙),五倍子1兩6錢(炙),蟬衣6個,鏡面雄黃4錢(水飛),當門子1錢,全蠍6個,白益母草1兩(炙灰存性),大蜈蚣7條(炙),冰片8分。
拔毒去腐。
上為極細末。裝入瓷瓶聽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武八將丹, 出處:《良方匯錄》。 組成:大穿山甲7個(炙),五倍子1兩6錢(炙),蟬衣6個,鏡面雄黃4錢(水飛),當門子1錢,全蠍6個,白益母草1兩(炙灰存性),大蜈蚣7條(炙),冰片8分。 主治:拔毒去腐。主治:癰疽,腐肉不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