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五倍子

WU BEI ZI

  • 英文名稱:Rhus chinensis Mill. Rhus chinensis Mill. Rhus potaninii Maxim. Chinese Gall
  • 別名:百蟲倉,紅葉桃,文蛤,木附子,鹽麩葉上球子,烏鹽泡,旱倍子,漆倍子
  • 藥品來源: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和紅麩楊等樹上寄生倍蚜科昆蟲角倍蚜或倍蛋蚜後形成的蟲癭。
  • 道地藥材:甘肅, 陝西, 西藏, 雲南, 湖北, 貴州, 湖南, 四川
  • 生長環境:林中, 疏林, 灌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五倍子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五倍子,其清熱解毒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觀點雖有差異,但其臨牀應用卻歷久彌新。

從古代醫籍來看,《本草拾遺》記載其能治腸虛洩痢,《日華子本草》則指出其能消酒毒,解中藥毒,說明其具備一定的解毒功效,且作用範圍較廣。 《開寶本草》則更進一步指出其可治療肺臟風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膿瘡等,以及五痔下血、小兒疳瘡等,反映出其清熱解毒功效與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作用。

《本草衍義補遺》明確指出五倍子「善收頑痰,解諸熱病」,《丹溪心法》更進一步指出其能「解熱毒」,尤其在治療因火氣上浮引起的咳嗽時,認為其「斂而降之」更勝於涼藥。 《本草綱目》則總結其功效為「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並指出其能治療多種因熱毒引起的疾病,例如潰瘍、金瘡、脫肛等。 此外,《本草綱目》也特別提到五倍子與鹽麩子、木葉等藥物功能相似,皆能「解熱毒、酒毒」。

綜上所述,《神農本草經疏》對五倍子清熱解毒作用的詮釋最為全面,指出其苦味能殺蟲,酸平之性能斂浮熱,燥性能治風濕瘡癢,並指出其治療五痔下血,是因大腸與肺表裡相通,肺氣得斂,則大腸自清。 這些論述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五倍子清熱解毒的機理,主要通過斂肺降火、收斂止血、殺蟲消腫等多重途徑達到治療效果。 雖然其具體作用機制在現代醫學中仍需進一步研究,但古籍中豐富的臨牀經驗,足以說明五倍子在清熱解毒方面的確具有獨特的療效。

2. 固表止汗

五倍子,其「固表止汗」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止汗,而是與其收斂、固脫的整體作用相關。

《神農本草經疏》指出五倍子「主齒宣疳,風濕癬瘡,及小兒面鼻疳瘡」,皆屬外治,說明其具有殺蟲、斂浮熱、燥濕止癢的功能。其「五痔下血者,大腸積熱也。大腸與肺為表裡,肺得斂肅,則大腸亦自清寧也。」這段論述點明瞭五倍子固表止汗的機理:通過斂肺,間接影響與肺臟表裡相通的大腸,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這也間接說明瞭,五倍子止汗並非單純作用於汗腺,而是通過調節肺氣來影響體表汗液的排出。

《本草綱目》更詳細地闡述了五倍子的功效:「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其中「盜汗」的治療,正是其「固表」功效的直接體現。書中並指出五倍子「味酸鹹,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再次強調其收斂止汗的作用。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提到五倍子「善收頑痰,解熱毒」,並指出黃昏咳嗽可用五倍子斂降,這也與《本草求真》中所述「斂肺止嗽,固脫住汗」相呼應。 這些論述都說明五倍子能通過斂肺降火,達到收斂體表,止汗的目的,其固表作用並非直接作用於皮膚,而是通過整體調節臟腑功能來實現。 因此,五倍子的「固表止汗」功效,應理解為其整體調節功能的一部分,而非單一功效。

3. 止咳化痰

五倍子,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止咳化痰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多方面機理共同作用的結果。

《本草綱目》指出五倍子「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其止咳作用,與其收斂肺氣的特性密切相關。肺主呼吸,若肺氣虛弱,則易於咳嗽。五倍子味酸澀,性寒,能斂肺氣,收斂肺中浮熱,從而達到止咳的效果。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提到:「黃昏咳嗽,乃火氣浮入肺中,不宜用涼藥,宜五倍、五味斂而降之。」此處說明五倍子適用於肺熱咳嗽,以其斂降之性,清熱化痰,緩解咳嗽症狀。

《神農本草經疏》更深入地闡述了其機理:「大腸與肺為表裡,肺得斂肅,則大腸亦自清寧也。」說明五倍子收斂肺氣的同時,也間接影響到大腸,對腸胃的調理有助於整體身體狀態的改善,間接地改善咳嗽的根本原因。

此外,多部典籍也提到五倍子的化痰作用。《本草衍義補遺》謂其「善收頑痰」,《本草綱目》則稱其能「化痰飲」。這說明五倍子不僅能止咳,還能化解痰液,從而更有效地緩解咳嗽的症狀。 五倍子化痰的機制,可能與其成分中含有的鞣質等物質,具有收斂、消炎的作用,從而減少痰液的產生有關。

綜上所述,五倍子止咳化痰的功效,源於其斂肺降火、收斂止咳以及化痰消瘀的特性,古代醫家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其藥效,並根據病症的差異,靈活運用。但需注意,古籍記載各有側重,實際應用仍需參考現代醫學知識及專業醫師的指導。

4. 止瀉

五倍子,自古以來即為重要的中藥材,其止瀉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綜觀《本草拾遺》、《開寶本草》、《本草綱目》、《本草求真》等典籍,皆提及五倍子具有治療久痢、洩瀉的功效。

《本草拾遺》明確指出五倍子能「治腸虛洩痢」,建議以熟湯服用。 《開寶本草》雖未單獨列出治瀉,但其記載五倍子能治療「五痔下血不止」,而下血與腸道失調常有關聯,間接說明其具有調整腸道功能的作用。《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指出五倍子能治「久痢」,並詳細闡述其「其性收,能除洩痢濕爛」的機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深入分析五倍子的藥性,認為其味酸鹹,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斂止汗。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五倍子的「性收」,能有效治療洩痢及濕爛等症狀。這與《本草求真》的觀點相符,該書認為五倍子「能斂肺止嗽,固脫住汗」,其止瀉功效源於其收斂作用,能控制腸道過度蠕動,從而止瀉。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求真》也提到「火浮肺中」的各種症狀,包括洩痢,說明五倍子止瀉的功效,也與肺經的調節相關。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清寧,則大腸功能亦可恢復正常。因此,五倍子的止瀉作用,並非單純收斂腸道,而是透過肺腑之間的協調,達到止瀉的目的。總之,古代醫家認為五倍子止瀉的機制,與其收斂、斂肺、降火、化痰等多重功效密切相關。

5. 止血

五倍子,歷代本草典籍中記載其功效甚廣,其中止血作用尤為顯著。

《開寶本草》最早提及五倍子能治療「五痔下血不止」,指出其能有效控制因痔瘡引起的出血。 《神農本草經疏》則進一步解釋此效用,認為「五痔下血者,大腸積熱也」,五倍子能「斂肺降火」,使肺和大腸(表裡關係)恢復平衡,從而止血。 這與《本草綱目》中「斂肺降火,止咳嗽…失血,久痢…下血」的記載相呼應,說明五倍子止血作用主要通過斂肺降火,調節臟腑功能來實現。 《本草綱目》更深入地分析其藥性,認為其「味酸鹹,能斂肺止血」,酸鹹味能收斂肺氣,達到止血之效。

此外,《本草綱目》也提到五倍子可治療「嘔吐,失血」,說明其止血作用不限於痔瘡出血,也可應用於其他出血癥狀。 雖然部分典籍如《本草拾遺》和《日華子本草》著重於其治療腸胃疾病及解毒功效,但這些記載並未否定其止血作用,反而從側面印證了五倍子藥性之多樣性及其對身體整體平衡的調節能力。 綜觀各家論述,五倍子止血功效與其收斂、降火、斂肺等藥性密切相關,通過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6. 固澀收斂

五倍子,卻因其獨特的「固澀收斂」功效,在古代醫典中佔據一席之地。其作用機理,古人多從其酸澀寒涼的藥性來闡釋,並根據不同症狀,運用其收斂、止血、消腫等多方面療效。

從眾多古籍記載中,可見五倍子收斂之效廣泛應用於多種病症。《本草拾遺》記載其能「治腸虛洩痢」,說明其能收斂腸道,止瀉止痢;《本草蒙筌》則指出其「煎湯洗眼目,消赤目止疼」,顯示其收斂作用亦可外用於眼部炎症;《開寶本草》提及其治療「五痔下血不止」,則體現其止血的收斂功效。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總結五倍子的功效:「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收脫肛、子腸墜下」。此處不僅點明其收斂肺氣、止咳止汗的功效,更延伸至治療脫肛等臟腑下陷的疾病,說明其能固澀提升,使下陷之臟腑歸位。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提到五倍子「善收頑痰,解熱毒」,並強調其在治療黃昏咳嗽時的應用,認為其能斂降肺中浮火。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藥性角度解釋五倍子的功效:「苦能殺蟲,酸平能斂浮熱,性燥能主風濕、瘡癢膿水」。此說明五倍子藥性複雜,既能殺蟲止癢,又能收斂浮熱,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

總而言之,古籍中對五倍子「固澀收斂」功效的描述,多從其酸澀寒涼的藥性出發,並結合臨牀經驗,總結其在治療腸胃疾病、眼疾、出血、皮膚病、以及肺部疾患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展現了其在古代中醫藥學中的重要地位。

五倍子的古代典籍


五倍子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五倍子所含之多酚類化合物,如單寧酸,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力。此化合物能促進免疫細胞活性,增強抗原呈遞能力,提高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五倍子還能調節免疫反應,平衡免疫系統,使其更有效地抵抗病原體。此外,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進一步增強免疫力。

2. 抗發炎

藥錄全書:五倍子,『有收澀止血,斂肺澀腸,止瀉痢,固虛脫。』

本草綱目:五倍子,《神農本草經》:『主丈夫女人胸脇滿,大腹下堅,心痛嘔吐,痰癖結怨,留飲水腫,赤白痢,溫瘧,逆氣。』

本草備要:五倍子,『治小腸虛熱,大便滑脫,飲食不化,消縮帶下,遺尿胎漏。』

五倍子因其所含的多酚類化合物和單寧酸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消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適症狀。

3. 抗菌抗病毒

五倍子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抗菌、抗病毒之功。其所含之多酚類化合物和單寧酸等成分,能有效抑制和殺滅多種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病原體。五倍子還能對抗口腔病菌,口含五倍子水可有效減少口腔炎症發生和擴散,有助於口腔保健和口氣清新。

五倍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末,1.5-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熏洗;研末撒或調敷。

五倍子的炮製


揀淨、敲開、剔去其中雜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倍子的注意事項

  1. 外感風寒或肺有實熱之咳嗽及積滯未清之瀉痢忌服。
  2. 孕婦:孕婦應避免使用五倍子,因為五倍子具有收斂作用,可能對胎兒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3. 嬰幼兒:由於嬰幼兒的身體機能尚未完全發育,使用五倍子可能會對其健康造成損害。
  4. 腸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五倍子的口感苦澀,容易刺激消化系統,患有腸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5. 血液疾病、肝腎功能不良、高血壓等患者:五倍子不適合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使用,必須在專業醫生或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五倍子相關的方劑


五倍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前列腺炎糖尿病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嘔吐脫肛胃腸出血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下腹部痛夜間盜汗上腹胃脘痛尿中混挾精液牙齦出血噁心反胃小便渾濁不清大便出血子宮崩漏咳嗽腹痛遺精損傷疼痛胎漏虛弱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