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湯

GOU J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4

熱/寒比例

(0.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大腸經 15%
心經 10%
膀胱經 10%
腎經 10%
脾經 10%
肺經 10%
胃經 10%
膽經 5%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狗脊湯中包含狗脊,原因主要有二:

一、藥性相符:狗脊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腎壯腰、強筋健骨之效。其性溫可溫腎陽,補腎氣,而甘味可滋養腎陰,達到陰陽雙補的效果。此藥性與狗脊湯所針對的腰膝酸軟、肢體乏力、腎虛腰痛等症狀相契合。

二、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狗脊含有豐富的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鎮痛、促進骨骼生長等作用。這些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腎虛、風寒等原因導致的腰腿疼痛、肌肉萎縮等症狀,進一步提升狗脊湯的治療效果。

狗脊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肝火: 狗脊湯多用於腰膝痠軟、筋骨不健等症,而肝火旺盛亦可導致腰痛、筋骨不舒。黃連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瀉火,尤其能降肝火,因此加入狗脊湯中,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導致的腰痛不適。
  2. 配伍協調: 狗脊湯中其他藥材多為溫補性藥物,如狗脊、杜仲等,而黃連的寒涼之性則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溫燥,避免出現上火等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狗脊湯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固澀:五倍子性寒收斂,能固澀止瀉,對於狗脊湯所治之腰膝痠軟、筋骨無力、小便頻數等症狀,具有收斂固澀,止汗固精之效,可增強藥效。
  2. 配伍增效:五倍子與狗脊、杜仲等藥材配伍,可增強補腎壯腰之效,並能減緩藥性,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效更平和穏定,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狗脊湯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澀止汗: 白礬性寒收斂,能收斂腠理,固澀止汗,與狗脊藥性相輔相成,加強其固腎止汗之效,用於治療腎虛汗多、腰膝酸軟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狗脊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導致的腰痛、小便不利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礬的加入能有效增強狗脊湯的治療效果,使之更能針對性地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狗脊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竹林女科證治》方昌翰所著內容,狗脊湯主治「產婦兒胞下後,膀胱脫出」,即現代醫學所謂的「膀胱脫垂」。古人稱此症為「茄病」,此病症多發生於產後婦女,可能肇因於分娩過程過度用力,或產後氣血兩虛所致。

治療原理分析

狗脊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狗脊為方中主藥,其功效在於補肝腎、強筋骨。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容易導致肌肉鬆弛,臟器脫垂。狗脊補益肝腎,有助於恢復膀胱周圍肌肉和韌帶的支撐力,進而改善脫垂症狀。

  2. 清熱燥濕,解毒消炎: 產後膀胱脫垂,容易併發感染,局部可能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消炎,可以控制感染,改善局部症狀。

  3. 收斂止澀: 五倍子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在此方中取其收斂之性,有助於收縮膀胱組織,改善脫垂。

  4. 燥濕化痰: 白礬雖於古文中未被提及, 根據你的提供能燥濕化痰, 針對因濕氣累積造成的組織腫脹, 有緩解作用。

綜合分析,狗脊湯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補虛」、「清熱」、「收斂」、「燥濕」四個方面。

  • **補虛:**通過狗脊補益肝腎,增強機體正氣,恢復膀胱周圍組織的支撐力。
  • **清熱:**通過黃連清熱解毒,控制感染,減輕炎症反應。
  • **收斂:**通過五倍子收斂固澀,幫助收縮膀胱組織。
  • 燥濕: 通過白礬燥濕化痰, 針對組織腫脹有緩解作用。

此外,古文還提到「急用狗脊散煎湯先熏後洗,乘熱輕輕托進」,說明除了內服,還需配合外治法。

  • **熏洗法:**利用藥物煎煮的蒸汽熏蒸患處,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同時溫熱的藥液也能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
  • 托法:「乘熱輕輕托進」是指在熏洗後,藉助熱力及藥物的作用,將脫出的膀胱輕輕推回原位。

而「內服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醋炒白芍斂而舉之」則是從整體上調補氣血,增強機體的恢復能力。其中,補中益氣湯益氣升提,對於臟器下垂有較好的療效;去柴胡是因其有升散之性,不利於下陷之證;加醋炒白芍則增強了收斂的作用,有助於固攝膀胱。

總體而言,狗脊湯的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內外兼治,標本同治,從局部和整體兩個方面改善膀胱脫垂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金毛狗脊1錢,黃連1錢,五倍子1錢,水楊根1錢,枯白礬1錢。
上為末。
水煎湯,熏洗1-2日。
本方先熏後洗,乘熱輕輕托進,內服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醋炒白芍,斂而舉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狗脊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三。 組成:金毛狗脊1錢,黃連1錢,五倍子1錢,水楊根1錢,枯白礬1錢。 主治:産婦兒胞下後,膀胱脫出,名曰茄病,或由臨盆用力太過,或由氣血兩虛,其色紫者可治,白者難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