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臘茶煎方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五倍子為五倍子科植物鹽膚木的蟲癭,性寒、味酸澀,入肺、大腸經。其富含鞣質,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分泌物,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同時,五倍子能促進傷口凝血,加速傷口癒合,因此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等症。臘茶煎方中加入五倍子,主要針對其收斂止瀉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等症。
臘茶煎方中包含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之症,如熱病高熱、神昏譫語、口渴便祕等。臘茶煎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輕粉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功效,加速毒素排出。
- 燥濕止癢:輕粉亦有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溼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溼疹等。臘茶煎中包含的一些藥材,如黃連、黃柏等,也具有清熱燥溼的作用,與輕粉配合使用,可增強其止癢效果。
主治功效
臘茶煎主治功效分析
臘茶煎主要用於治療「陰瘡癢痛,出水久不癒」。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的配方及相關方劑來看,臘茶煎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 古文提到「漿水蔥椒煎湯洗淨」,蔥椒具有辛溫發散、殺菌止癢的作用,漿水則可能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這一步驟是為了清潔患處,去除濕熱之邪。
-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中提到「臘茶煎」可治「諸風發散」,暗示其可能具有一定的疏風解表作用,有助於緩解皮膚瘙癢。
收斂止水,促進癒合:
- 古文明確指出臘茶煎的成分為「臘茶、五倍子(等分)、膩粉(少許)」。五倍子具有顯著的收斂作用,能夠止血、止瀉、斂瘡,對於「陰瘡出水」有很好的收斂效果。
- 膩粉即輕粉,具有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有助於控制感染,促進瘡面癒合。
外用與內服結合:
- 古文記載的「臘茶煎」既有外用洗浴,也有「一服諸風發散」的內服用法,體現了中醫外治與內服相結合的治療思路。
- 《婦人大全良方》中提到「耳聾,臘茶煎湯下」,暗示臘茶煎可能具有一定的通竅作用,但其作用機制與治療陰瘡有所不同。
總結:
臘茶煎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止水的功效,達到治療陰瘡的目的。其配方中的五倍子和膩粉是關鍵成分,分別起到收斂和燥濕的作用,而臘茶則可能起到輔助的疏風清熱作用。同時,結合外用洗浴和內服,可以更好地發揮療效。
傳統服藥法
臘茶、五倍子各等分,膩粉少許。
五倍散(《普濟方》卷三○一)、臘茶散(《袖珍》卷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炎
相同名稱方劑
臘茶煎, 出處:《雞峰》卷二十二。 組成:臘茶、五倍子各等分,膩粉少許。 主治:陰瘡癢痛,出水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