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乾燥藥粉

粉色乾燥藥粉

FEN SE QIAN ZAO YAO FE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41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大腸經 21%
肺經 14%
腎經 14%
脾經 7%
膀胱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7%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粉色乾燥藥粉中含有五倍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血: 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粉色藥粉可能針對出血症狀,五倍子能有效收縮血管,減少出血量,達到止血目的。
  2. 抗菌消炎: 五倍子含有多種鞣質,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若藥粉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五倍子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

因此,粉色乾燥藥粉中含有五倍子,很可能是為了發揮其收斂止血、抗菌消炎等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中的粉色乾燥藥粉中含有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收斂止血: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之效。對於因血熱妄行或外傷出血所致的出血症狀,白礬可收斂止血,起到止血作用。
  2. 燥濕殺蟲: 白礬亦具燥濕殺蟲之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或蟲獸傷所致的皮膚病症,白礬可燥濕殺蟲,起到治療作用。

因此,白礬在中藥方劑中常被用於治療出血症、皮膚病等疾病。

粉色乾燥藥粉為一方傳統中醫處方,其內含輕粉,此為水銀化合物,古時多用於治療瘡癰、濕疹等皮膚病症。輕粉性寒,味甘有毒,具強烈殺菌與收斂作用,能促進傷口愈合,但因其毒性,現代應用已極為謹慎。在該方中,輕粉與其他草本成分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然而,由於其潛在風險,使用時務必遵循醫囑,以免造成汞中毒等不良反應。現代中醫學更傾向於尋找替代成分,以減少毒性影響,確保患者安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名為「粉色乾燥藥粉」,古籍記載主要用於「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性皮炎、頭癬(秃瘡)」等慢性皮膚疾患。其適應症特點為:

  1. 病機屬性:以「濕邪蘊結」為主,病程纏綿,皮膚呈現苔癬化、肥厚、脫屑或滲液粘稠等「濕瘀互結」之象,符合中醫「頑濕」範疇。
  2. 症狀特徵
    • 慢性濕疹(頑濕瘍):皮膚粗糙乾厚、搔癢劇烈、反覆發作。
    • 神經性皮炎:多見局部皮膚增厚如牛皮,屬「牛皮癬」範疇,中醫認為與風濕熱邪滯留經絡相關。
    • 頭癬(秃瘡):濕性秃瘡常有黃痂、黏液滲出,乾性則見白屑脫落,此方側重於收斂濕性滲出。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五藥配伍,體現「燥濕—收斂—殺蟲—止癢」的層次:

  1. 樟丹(鉛丹)

    • 性味辛微寒,有毒,外用能拔毒生肌、收斂止血。
    • 鉛類化合物可抑制皮膚分泌物,減少滲出,促使瘡面乾燥,適用於濕瘍潰爛。
  2. 五倍子

    • 酸澀收斂,具強效凝固蛋白質作用,可收斛瘡口、減少滲液,同時輕度抗菌,適合慢性潰瘍。
  3. 枯礬(煅白礬)

    • 燥濕止癢力強,能凝固局部分泌物,形成保護層,並抑制真菌(如頭癬)。其收斛之性助皮膚「固皮」。
  4. 上官粉(錫粉或鹼式碳酸鉛)

    • 傳統用作收斂防腐,配合鉛丹增強乾燥瘡面效果,減少瘙癢。
  5. 輕粉(氯化亞汞)

    • 辛寒有毒,殺蟲攻毒,對頑癬、梅毒瘡瘍古方常用,此處取其抑制真菌與角質剝脫作用,針對頭癬與厚皮損。

整體配伍思維

  • 以「鉛汞」為核心:樟丹、輕粉、上官粉均含重金屬,通過化學收斂與蛋白質沉澱作用,快速乾燥瘡面,但毒性需謹慎對待。
  • 輔以「酸澀」增效:五倍子、枯礬強化收濕,形成「燥—斂—殺」聯動,針對慢性濕瘍的「濕瘀」病理。
  • 治療原理
    1. 直接抑制分泌:重金屬與酸澀藥凝固表面滲液,阻斷濕性環境。
    2. 間接止癢:減少滲出後,皮膚神經刺激降低,搔癢緩解。
    3. 殺蟲抑菌:針對真菌性頭癬或細菌性感染,輕粉、枯礬協同抑制病原。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以毒攻毒」「劫濕存津」的思路,適用於慢性頑固性皮膚病,然須辨明「濕毒深伏」與「急性濕熱」之別,方證對應方能奏效。

傳統服藥法


樟丹6兩,五倍子8兩,枯礬4兩,上官粉4兩,輕粉4兩。
祛濕收斂,固皮止癢。
與其他藥粉合用撒撲或油調成糊劑用,常用量為5-20%。
本藥粉有一定刺激性,凡發現濕熱性(急性皮炎)皮膚病,潰爛瘡面多粘膜損害慎用,對尿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關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麻疹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粉色乾燥藥粉, 出處:《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樟丹6兩,五倍子8兩,枯礬4兩,上官粉4兩,輕粉4兩。 主治:祛濕收斂,固皮止癢。主治:慢性濕疹(頑濕瘍)神經性皮炎,頭癬(禿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