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氣散

體氣散

TI Q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體氣散方中包含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體氣散主治風熱鬱蒸、濕熱蘊結之症,輕粉可清熱解毒,瀉火除濕,改善體內環境,達到治療目的。

二、祛風止癢:體氣散也用於治療風疹瘙癢,輕粉可祛風止癢,配合其他藥物,如防風、荊芥等,可達到外用止癢、內服清熱的雙重效果。

輕粉性寒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擅自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體氣散】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體氣散】為外治方,主治「狐臭體氣」。古代所稱「狐臭」或「體氣」,指人體腋下或其他汗腺發達部位因濕熱穢濁之氣鬱積,散發特殊異味。此方以醋調塗,利用藥物穿透皮膚、收斂除穢,直達病所。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兩味藥物皆為礦物藥,性烈有毒,但外用具強效殺菌、收斂、乾燥作用:

  • 石綠(碳酸銅礦)
    性寒、有毒,傳統用於蝕瘡去腐。《本草綱目》載其能「吐風痰」,外用則可燥濕殺蟲。現代角度看,其銅離子能破壞細菌細胞膜,抑制分解汗液的微生物,減少異味產生。

  • 輕粉(氯化亞汞)
    辛冷峻烈,具強效殺蟲、攻毒之效。《本草正》言其「治瘡癬疥癩,去腐肉,生新肉」。其汞成分可抑制汗腺分泌,瓦解細菌與真菌,間接減少有機物分解後的臭味。

配伍邏輯
石綠與輕粉相須為用,一者(石綠)燥濕收斂,二者(輕粉)殺菌攻毒,共奏「燥濕祛腐、抑菌除臭」之效。醋調既可增強藥物滲透,其酸性亦能抑制表皮菌群繁殖。

3. 潛在治療機轉推論

古代雖無微生物概念,但已察覺「穢濁」與體氣相關。此方通過以下途徑作用:

  • 抗菌:銅、汞離子破壞細菌代謝,減少汗液分解產物(如脂肪酸)的異味。
  • 收斂:礦物藥乾燥局部,抑制汗腺過度分泌,降低濕熱環境。
  • 腐蝕性修復:微量腐蝕可能促使老舊角質脫落,減少微生物附著。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思路,針對狐臭的濕、熱、穢病機,直接截斷異味來源,屬傳統「霸道」外治法。

傳統服藥法


石綠3錢,輕粉1錢。
上為末。
醋調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體氣散,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石綠3錢,輕粉1錢。 主治:狐臭體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