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粉丸

雙粉丸

SHUANG FE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雙粉丸]的組成中包含[輕粉],因為輕粉具有強效的燥濕解毒作用。輕粉常用於治療由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和其他內部感染。它能夠迅速清除體內的毒素,減少濕熱對健康的損害。在[雙粉丸]中,輕粉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特別適合用於治療由濕熱引起的病症,顯著改善相關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雙粉丸》方劑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血痢,身熱,可食」。血痢指痢疾夾雜血便,多因濕熱毒邪蘊結腸道,損傷血絡所致;「身熱」反映熱邪熾盛,「可食」則提示患兒脾胃未敗,仍能耐受藥力。方中以輕粉、定粉配伍,旨在清熱解毒、燥濕止痢,尤其針對小兒體質,用藥量輕而專。

  2. 組成與藥理邏輯

    • 輕粉(5分)
      辛寒有毒,具強力攻毒、殺蟲、逐水之效。外用多治疥癬,內服可除痰涎積滯。此方取其「清熱解毒」之力,針對血痢背後的濕熱毒邪,尤其熱邪熾盛導致的身熱、血便。其毒性經配伍定粉及蒸餅製丸緩和,且小兒用量謹慎(3歲僅30丸)。
    • 定粉(即鉛粉,3錢)
      甘辛寒,有毒,傳統用於燥濕、殺蟲、收斂瘡瘍。此處與輕粉相配,共奏「清熱燥濕」之功,協調輕粉的攻毒作用,並助其固攝腸道,減少血痢脫耗。鉛粉的收斂性可能緩解腸道出血。
  3. 治療原理推論
    兩藥均屬礦物毒烈之品,但合用後產生協同效應:

    • 清熱解毒:輕粉寒性解血分熱毒,鉛粉輔助清熱燥濕。
    • 止血止痢:鉛粉收斂固澀,輕粉攻逐腸道濕毒,標本兼顧。
    • 製劑緩和:蒸餅為丸(小豆大),艾湯送服。艾葉溫中止血,既能佐制二粉寒毒,又能護脾胃,防苦寒傷正。
  4. 配伍特色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思路,針對小兒血痢之急症,選藥峻烈但劑量精準(輕粉僅5分,為主藥;定粉3錢為輔),丸劑緩釋毒性,且依年齡調整用量。推測其適用於「實熱證」血痢,若患兒虛弱或久痢,則非所宜。

總結
《雙粉丸》以礦物藥速效清熱、止血痢,結合蒸餅製丸與艾湯調護,展現古代兒科用藥「峻藥緩攻」的智慧。其核心在於通過毒藥的強效作用,快速截斷病勢,但須嚴格掌握適應證與劑量。

傳統服藥法


輕粉5分,定粉3錢。
上為末,蒸餅為,如小豆大。
3歲30丸,煎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雙粉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七。 組成:輕粉5分,定粉3錢。 主治:小兒血痢,身熱,可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