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膏

五倍膏

WU BE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肝經 20%
腎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倍膏中包含五倍子,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瀉: 五倍子性寒味苦澀,具有極強的收斂作用。其富含單寧酸,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沉澱,能有效抑制腸道蠕動,收斂腸黏膜,緩解腹瀉。
  2. 止血生肌: 五倍子亦具有止血生肌功效。其能促進傷口癒合,並可收斂血管,減少出血。

因此,五倍子在五倍膏中,主要發揮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是治療腸道疾病、外傷出血的重要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倍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年久陰頑惡癬」,此類癬證多因風濕熱毒鬱結肌膚,久病入絡,氣血凝滯,而形成厚痂、乾燥脫屑或頑固瘙癢之皮損。古代醫家視「頑癬」為陰邪膠著難化之證,病位多在血分,病性偏於濕瘀互結。五倍膏外敷,旨在以收斂燥濕、殺蟲止癢之力,直達病所。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五倍子

    • 性味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傳統用其「收斂止血、澀腸固精」之效,但外用更取其「收濕斂瘡、殺蟲解毒」之功。《本草綱目》載其能「治癬疥,散熱毒」。
    • 現代藥理:五倍子含鞣質(如沒食子酸),具強效收斂性,能凝固蛋白質,使患處組織乾燥;其抗菌作用可抑制皮膚真菌(如癬菌),符合「殺蟲治癬」之效。
  2. 輔料:陳米醋

    • 醋性酸溫,能「散瘀解毒、軟堅潤燥」。陳醋經久藏,酸味醇厚,穿透力強,可助五倍子滲透至頑癬深層。
    • 與五倍子搭配,醋之酸性可增強鞣質溶出,協同形成「收斂+散瘀」之效,既能燥濕止癢,又能軟化角質,促進藥物吸收。

治療原理推論

  • 物理性屏障作用:五倍子熬膏後形成緻密藥膜,覆蓋患處,減少外界刺激與細菌附著。
  • 化學性抑菌:鞣質與真菌細胞膜蛋白結合,破壞其代謝,抑制癬菌繁殖。
  • 調節局部微環境:醋之酸性改變皮膚表面pH值,不利真菌生存;同時收斂作用減少滲液,使濕性頑癬轉為乾燥,促進痂皮脫落。

配伍特點
全方簡潔,緊扣「燥、斂、透」三法:五倍子燥濕殺蟲為本,醋透藥入絡為用,兩者相合,針對「陰頑」病機,使濕毒去而癬癢止。此方體現中醫外治「以酸收斂,以澀固瘡」的直觀思維,符合古代對頑癬「濕瘀交阻」的病理認識。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不拘多少。
上為末,以陳米醋熬成膏。
遇多年頑癬,先抓破,以膏敷上,乾則加敷,以不癢為度。
忌動風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五倍膏,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組成:五倍子不拘多少。 主治:年久陰頑惡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