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丹

太極丹

TAI J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肝經 20%
腎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太極丹方劑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固表止汗的功效。

五倍子性寒,味酸澀,歸肺、大腸經。其富含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分泌物,從而達到止瀉效果。同時,五倍子也能固表止汗,用於治療因氣虛、表虛所致的汗出不止、自汗盜汗等症。

因此,太極丹中加入五倍子,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收斂止瀉、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太極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太極丹主治「咳嗽」,其核心功效為「生津止渴,寧嗽」。古代醫家運用此方時,著重於緩解咳嗽兼顧津液不足之證。五倍子為方中唯一組成,其性味酸澀寒,歸肺、大腸經,傳統認為能斂肺降火、收斂止汗,《本草綱目》亦載其「斂肺止血,化痰止渴」,符合「寧嗽」之效;而「生津」之能,或與其酸澀收斂、固護津液有關,間接緩解因咳久耗氣傷陰之口乾。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方直入,斂肺為要
    五倍子含大量鞣質(約60-70%),具強力收斂作用,能直接抑制呼吸道黏膜分泌,減少刺激型咳嗽;其酸澀之性可斂肺氣,使肺氣降而不逆,故對肺氣上逆之咳嗽(尤其久咳虛咳)有標本兼顧之效。

  2. 「生津」之機轉推論
    五倍子雖無滋陰生津之成分,但其鞣質可減少津液耗散(如自汗、遺精等),間接保存體內陰液。方中以「煮白元米」製成麵筋狀,白米甘平補中,可能輔助鞏固脾胃化生津液之源,與五倍子協同達成「止渴」效果。

  3. 劑型設計強化療效
    「噙化」之法使藥力緩釋於咽喉,局部作用於呼吸道,既能潤澤黏膜,又能直接收斂止咳,尤適於咽喉乾癢引發的咳嗽。

三、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對應

  • 中醫觀點:酸主收,五倍子以酸澀斂肺氣、固津液,契合「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素問·臟氣法時論》)之理。
  • 科學角度:鞣質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層,減輕黏膜炎症,抑制咳嗽反射;其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間接緩解感染性咳嗽。

此方簡而專,以收斂為核心,適用於虛性、久咳無痰或氣陰兩傷之咳,然需辨證施用。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不拘多少。
生津止渴,寧嗽。
打碎去蟲,煮白元米,如下醬法,乾則再添,曬至如麵筋狀,或切薄片,或研細為丸。
每噙少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太極丹,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二。 組成:五倍子不拘多少。 主治:生津止渴,寧嗽。主治: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