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撮合山方劑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收斂止瀉: 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弱、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腹瀉,五倍子能有效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止瀉止痢。
- 止血生肌: 五倍子富含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促進創口癒合,止血生肌。對於因外傷、手術等引起的出血,五倍子可有效止血,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撮合山方劑中加入五倍子,能綜合發揮其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撮合山」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扶壽精方》、《魯府禁方》所載,「撮合山」一方主要用於治療外傷,特別是破傷、刀刃傷、箭鏃等造成的傷口。其組成藥味雖略有出入,但皆以收斂、生肌、止痛為核心,展現了其對外傷的獨到療效。
《扶壽精方》之「撮合山」
此處雖未直接列出「撮合山」之具體藥味,但其上下文提及的「生肌散」及「撮合山」均與外傷癒合相關,故可推測其治療思路與此類方劑一致。《扶壽精方》記載的「生肌散」以蛤粉、象皮、海螵蛸、孩兒茶、珍珠、寒水石等為主,其中:
- 蛤粉、海螵蛸: 皆具收濕斂瘡之效,能吸收傷口滲液,保持創面乾燥,促進癒合。
- 象皮: 具有生肌斂瘡之功,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孩兒茶: 味澀性平,有止血生肌之效,為外傷常用藥。
- 珍珠: 有生肌、收口、止血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及組織再生。
- 寒水石: 煅後外用,可收斂止痛。
若將此思路延伸至理解《扶壽精方》所言「撮合山」,則其功效亦應為生肌斂瘡,促進傷口癒合,此與「瘡瘍皮肉不生,久不合口」的主治高度一致。
《魯府禁方》之「撮合山」
此方記載較為詳細,明確指出「治破傷、刀刃傷、箭鏃」,其組成藥味為:
- 降香: 行氣活血止痛,外用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片腦 (冰片): 清熱止痛,消腫散瘀,且具清涼之感,能減輕傷口疼痛不適。
- 珍珠: 如前所述,具有生肌、收口、止血之效。
- 龍骨: 收澀固脫,外用亦可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 白芷: 祛風止痛,消腫排膿,能促進傷口局部氣血運行,減少感染。
- 孩兒茶: 止血生肌,收斂傷口。
- 臘腳醋、陳石灰: 醋有活血散瘀之效,且能引藥入經;石灰可收斂、乾燥傷口。
此方以多種收斂止血、生肌止痛之藥合用,更能體現其治療外傷之功效。
綜合分析
綜觀兩方「撮合山」,其治療原理皆以收斂止血、生肌斂瘡、活血止痛為主。藉由收斂藥物吸收傷口滲液,保持乾燥,止血藥物控制出血,生肌藥物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活血止痛藥物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古代醫家在治療外傷時,多以此類思路進行組方。透過藥物的協同作用,可有效控制傷口感染,促進組織修復,縮短癒合時間,達到治療目的。 「撮合山」之名,亦體現了其使傷口「撮合」之意,生動點出了其治療外傷的特性。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絳真香(各炒)。
上為細末。
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撮合山,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五倍子(炒)、絳真香(炒)。 主治:瘡瘍皮肉不生,久不合口。
撮合山,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乳香2錢,苦丁香1錢,沒藥1錢,血竭1錢,赤石脂5分,輕粉5分,蠶殼10個(燒存性)。 主治:瘡瘍皮肉不生,久不合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