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將丹方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毒性與功效:
- 毒性:全蠍性溫,有毒,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其毒性可驅散寒邪、破血消癥,對於寒凝血瘀、筋脈拘攣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功效:全蠍入肝經,能熄風止痙、定驚安神,對癲癇、抽搐、痙攣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因此,十將丹方中以全蠍為藥,旨在發揮其毒性驅散寒邪、功效止痛定驚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十將丹方劑中包含蜈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作用,對於風濕痺痛、中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蜈蚣還能通絡止痛,對於痺證、頭痛、牙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十將丹方劑中加入蜈蚣,旨在增強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使之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十將丹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散風止癢: 蟬蛻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其能疏散風熱,止癢消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
二、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十將丹方劑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而蟬蛻的加入,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效果,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十將丹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十將丹為治療瘡瘍腫毒的常用方劑,加入冰片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毒,緩解疼痛。
- 芳香開竅,透皮止癢: 冰片氣味芳香,可開竅醒神,並具有透皮止癢的作用。對於一些深部瘡瘍,冰片可通過其芳香之氣,疏通經絡,促進藥物深入病竈,加速療效。同時,冰片亦可止癢,緩解患者的痛苦。
十將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走氣血,能開竅醒神,對於神志昏迷、痰濁阻竅等症狀有明顯療效。十將丹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厥等急症,麝香的開竅作用能夠迅速改善患者的神志狀態,提高藥效。
二、 活血化瘀:麝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中風、昏迷等急症常伴有血瘀,麝香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利於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
十將丹方劑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
五倍子為蓼科植物鹽膚木的蟲癭,性寒、味苦澀,具有收斂固澀、止血生肌之效。其收斂作用可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治療腹瀉;其止血作用可收斂止血,治療外傷出血;其生肌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
十將丹方劑以五倍子為主要成分之一,旨在收斂止瀉,同時兼具止血生肌之效,達到治療腹瀉、止血、生肌等功效。
十將丹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十將丹以燥濕化痰為主要功效,而半夏性味辛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加入半夏,可以增強方劑的燥濕化痰之力,並有助於消除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嘔吐等症狀。
2. 和胃降逆: 十將丹常用於治療痰溼阻肺、咳嗽氣喘、痰多難咳等病症。半夏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痰濕阻滯所引起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半夏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調和胃氣,輔助方劑達到降逆止嘔的功效。
十將丹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十將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痰涎壅盛、口眼歪斜等症,而天南星的祛風止痙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開竅醒神: 天南星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竅的作用。對於痰阻心竅、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天南星能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十將丹中加入天南星,可增強方劑開竅醒神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十將丹」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十將丹,為一古方,其組成包含全蠍、蜈蚣、蝶蟬、冰片、麝香、五倍子、半夏及天南星等多味藥材。其古代功效主治記載為:「一切癰疽大毒,未潰者即消」。綜合分析其藥物組成及古籍醫案,可對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深入探討。
組成分析與功效
- 祛風止痛,解毒散結 (全蠍): 全蠍善於走竄,能入絡通經,具有良好的祛風止痛之效,且能解毒散結,對於瘡瘍腫痛有顯著療效。
- 清熱解毒,平肝息風 (蜈蚣): 蜈蚣具備清熱解毒之功,同時能平肝息風,對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以及風邪引起的疼痛有治療作用。
- 疏風止癢,明目退翳 (蝶蟬): 蝶蟬能疏散風熱,止癢,對於瘡瘍引起的瘙癢有緩解作用,同時其明目退翳的功效可能與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特性相關。
- 清熱解毒,開竅醒腦 (冰片): 冰片氣味芳香,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腦的功效,能助諸藥解毒,並能提神醒腦,使藥效更快發揮。
- 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麝香): 麝香辛香走竄,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除瘀滯,緩解疼痛。
- 固表止汗,清熱燥濕 (五倍子): 五倍子具有收澀固表的作用,能止汗,同時兼有清熱燥濕之效,對於瘡瘍膿液分泌過多有收斂之功。
- 降逆止吐,燥濕和胃 (半夏): 半夏具有降逆止吐的功效,可防止瘡瘍引起的噁心嘔吐,同時其燥濕和胃的特性,也能調理脾胃,助於藥物消化吸收。
- 祛風散寒,消痰順氣 (天南星): 天南星具有祛風散寒,消痰順氣的功效,可助於排除體內風寒,化痰散結,使氣機運行順暢。
治療原理分析
十將丹之組成,可見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方中蜈蚣、冰片均有清熱解毒之功,配合全蠍的解毒散結作用,能有效消除瘡瘍熱毒,使腫脹消退。
-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之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病竈代謝產物排出,有助於病症消散。
- 祛風止痛,止癢: 全蠍、蜈蚣、蝶蟬等藥物均具有祛風之效,可緩解瘡瘍引起的疼痛,蝶蟬兼具止癢功效,可減輕患者不適。
- 收斂止汗,燥濕: 五倍子的收斂作用能減少膿液分泌,避免傷口浸潤,其燥濕之性亦能改善局部濕熱環境。
- 調理氣機,助消化吸收: 半夏、天南星能調理氣機,使氣血運行順暢,同時半夏的燥濕和胃功效,能促進藥物消化吸收,增強療效。
綜合主治功效
綜合上述分析,十將丹的功效主治主要針對「癰疽大毒」,即各種瘡瘍腫毒,尤其適用於未潰者。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收斂燥濕等方式,多方面協同作用,達到消除瘡瘍,緩解疼痛的目的。
醫案佐證
《丁甘仁醫案》及《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中皆提及「十將丹」,可見此方在臨牀上的應用價值。丁甘仁先生將此方與「平安散」、「陽和膏」等外用藥物並用,可見其對於外瘡腫痛的治療是全方位的,既有內服的調理,又有外用的直接作用。
總結:
十將丹組方巧妙,藥力雄渾,能針對癰疽大毒的病機,多靶點發揮作用。其主要功效在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收斂燥濕,從而達到消腫止痛,使瘡瘍消散的目的。 此方在古醫籍中的記載及醫案中的應用,皆證明瞭其臨牀價值與療效。
傳統服藥法
腰黃(飛)4錢,蠍尾(炙)10支,蜈蚣(炙)10條,蟬衣2錢(去翅足),冰片4分,麝香3分,五倍子(瓦上炙)8錢,炙甲片3錢,半夏4錢,南星4錢。
上為極細末。
摻膏藥內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用宜慎。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將丹, 出處:《藥奁啓秘》。 組成:腰黃(飛)4錢,蠍尾(炙)10支,蜈蚣(炙)10條,蟬衣2錢(去翅足),冰片4分,麝香3分,五倍子(瓦上炙)8錢,炙甲片3錢,半夏4錢,南星4錢。 主治:一切癰疽大毒,未潰者即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