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極光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含有性味較烈或偏寒偏熱的藥材,甘草可以緩解其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也具有多種藥理作用,例如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抗炎抗氧化等。加入甘草,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太極光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太極光方劑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痛:乳香不僅活血化瘀,更能通絡止痛。其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從而減輕疼痛,恢復功能。太極光方劑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太極光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太極光方劑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傷痛的癒合。
- 止痛: 沒藥還有止痛的功效。太極光方劑中可能也包含其他具有止痛作用的藥材,與沒藥配合使用,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太極光方劑中包含蜈蚣,主要是因為蜈蚣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具有多種療效。蜈蚣性寒,味辛,能夠入肝、心、腎經,有助於清熱解毒、調和氣血,是中醫治療風濕痹痛、癲癇、癢疹等疾病的常用藥物。
此外,蜈蚣具有驅風散寒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由外邪侵襲所引起的病症。根據中醫理論,蜈蚣內含的毒性成分在適當劑量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對於疼痛有緩解效果。在太極光方劑的組成中,蜈蚣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是為其能夠有效應對多種疾病的原因之一。
總之,蜈蚣的獨特性質使其成為太極光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增強方劑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太極光方劑中含有全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之效。對於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症,可起到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
- 清熱解毒: 全蠍亦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癰疽疔瘡等症。
太極光方劑中加入全蠍,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通絡止痛、清熱解毒的效果,改善患者症狀。
太極光方劑中包含磁石,主要基於其平肝潛陽、鎮驚安神的功效。
磁石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鎮肝熄風、潛陽降火、安神定驚的藥理作用。此方中,磁石可有效抑制肝陽上亢、風火擾動,達到平肝熄風,穩定神經系統的效果。此外,磁石也能鎮驚安神,緩解因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整體精神狀態。
中藥方劑「太極光」中包含「麝香」的主要原因為:
- 開竅醒神:麝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能通達心竅,改善神志昏迷、心神不寧等症狀。
- 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在「太極光」方劑中添加麝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神志不清、瘀血腫痛等症狀,達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
「太極光」方劑中包含「螻蛄」,其主要原因在於螻蛄性寒,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
螻蛄善於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脘腹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螻蛄也具有消腫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疽、疔瘡等外傷感染。
因此,在「太極光」方劑中加入螻蛄,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劑「太極光」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與傳統中醫理論的應用。雄黃,化學成分為硫化砷,具有較強的解毒功效,能夠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輔助療效。其在古籍中被廣泛記載,認為有助於驅蟲和抗菌。
在「太極光」方劑的組閤中,雄黃可能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增效作用。中醫強調藥物之間的協同效應,例如結合不同性質的藥材可調和陰陽,增強療效。而雄黃的寒性特徵可緩和一些陰虛火旺的病證,使身體恢復平衡。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由於雄黃含有砷,使用上需謹慎,避免過量以免引起毒副作用。因此,對於「太極光」這一方劑的使用,必須根據醫師指導,合理搭配,以達到最佳療效。
太極光方劑中包含硃砂,乃因其具備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平肝熄風,清熱解毒,主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癲狂癇症、熱毒瘡瘍等症。古人認為硃砂可鎮心安神,故將其納入方劑以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然而,硃砂亦有毒性,需慎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配藥使用。
「太極光」並非中醫藥方,且水銀(Hg)並非中藥材。水銀為重金屬,具毒性,不可作為中藥使用。
中醫藥方劑的組成遵循「辨證施治」原則,依據患者症狀、體質等因素選用藥材。水銀毒性強烈,其運用需極為謹慎,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
使用水銀製成的藥物需經過嚴格的煉製工序,以減低毒性。但即使經過處理,水銀仍具潛在風險,因此現代中醫藥已極少使用水銀製成的藥物。
太極光方劑中含有硫磺,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驅風散寒:硫磺性溫,具有驅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可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瘙癢、麻木等症狀,如風濕痺痛、皮膚病等。
二、活血化瘀:硫磺入肝經,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此外,硫磺還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抗菌等作用,在一些皮膚病、寄生蟲病的治療中也有應用。
主治功效
太極光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
書名作者:《上池雜說》| 馮元成
**內容:**太極光,統治男婦大小百病惡症,瘡疽腫毒,筋骨疼痛,左癱右瘓諸症。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上池雜說》記載,太極光方劑主治「男婦大小百病惡症,瘡疽腫毒,筋骨疼痛,左癱右瘓諸症」。結合方劑組成中各味中藥的功效,可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1. 廣泛治療多種疾病 (男婦大小百病惡症)
方劑中包含多種藥性的藥物,例如:
- **甘草:**調和藥性,作為使藥,使各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麝香:**開竅醒腦,提升整體機能。
- **雄黃:**驅邪避瘟,適用於外感或內生邪氣所致的疾病。
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太極光具有廣泛的治療作用,適用於多種病症。
2. 針對瘡疽腫毒
方劑中:
- **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瘡瘍腫毒有良好的消散作用。
- **蜈蚣、全蠍:**攻毒殺蟲,對於瘡毒、蟲毒等病症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效果。
- **雄黃:**解毒,可以針對瘡疽腫毒之毒邪進行清解。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對於瘡疽腫毒具有消腫、止痛、解毒的功效。
3. 緩解筋骨疼痛
方劑中:
- **乳香、沒藥:**活血通絡,通則不痛,可緩解筋骨疼痛。
- **蜈蚣、全蠍:**祛風除濕,對於風濕痹痛、筋骨拘攣有緩解作用。
這些藥物相互配合,可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達到緩解筋骨疼痛的目的。
4. 治療左癱右瘓
方劑中:
- **蜈蚣、全蠍:**具有熄風定驚、通絡之效,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 **乳香、沒藥:**活血化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癱瘓的恢復。
- **麝香:**開竅醒腦,提升整體機能,協調肢體活動。
- **磁石、硃砂:**鎮靜安神,也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針對癱瘓病症有改善作用。
總結
太極光方劑通過多種藥物的組合,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攻毒殺蟲、鎮靜安神、開竅醒腦等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男婦大小百病惡症,瘡疽腫毒,筋骨疼痛,左癱右瘓等諸症的目的。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廣泛的藥性組合、針對性的攻毒解毒、活血通絡止痛以及對神經系統的調節等方面。
傳統服藥法
孔雀尾4錢(甘草水洗,撮土搓之,復用水洗淨曬乾,為末純用,尾端圓處更勝),乳香2錢,沒藥(各去油,淨)2錢,蜈蚣2錢,全蠍2錢,磁石(火煅)2錢,麝香2錢,螻蛄(曬乾)2錢,雄黃(醋浸透,換白蘿蔔汁煮用)2錢,朱砂2錢,水銀5錢,牙硝1兩2錢5分,硫黃2兩5錢。
上為末,用瓷碗1只,將藥末每錢許,匙挑入碗內,以燈刀炒如米粒大小不等,勿令焦枯,收入瓷瓶聽用。
每症各取藥置患處,以火焠著灸之。灸時要避風,如遍身風氣痛,則置藥於各處骨節間溫灸之,重症灸後須避風七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水銀、硫磺等重金屬成分,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中毒,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太極光, 出處:《經目屢驗良方》。 組成:孔雀尾4錢(甘草水洗,撮土搓之,復用水洗淨曬乾,爲末純用,尾端圓處更勝),乳香2錢,沒藥(各去油,淨)2錢,蜈蚣2錢,全蠍2錢,磁石(火煅)2錢,麝香2錢,蝼蛄(曬乾)2錢,雄黃(醋浸透,換白蘿蔔汁煮用)2錢,朱砂2錢,水銀5錢,牙硝1兩2錢5分,硫黃2兩5錢。 主治:男女大小百病,惡瘡腫毒,筋骨疼痛,左癱右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