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散
TU G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方出《醫宗必讀》卷七,名見《仙拈集》卷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5%
小腸經 25%
大腸經 25%
胃經 25%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土狗散」方劑中加入「螻蛄」主要基於其藥性。
螻蛄,又稱「地狗」,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消腫止痛、利水通淋、解毒等功效。其藥性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治療因氣血不通、濕熱瘀阻等因素引起的筋骨疼痛、腫脹、水腫、淋病等病症。
此外,螻蛄還具有驅蟲的作用,對一些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土狗散」中加入螻蛄,可以發揮其多方面的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土狗散主治功效分析
土狗散,以其主藥土狗(螻蛄)命名,乃中醫古方中治療水腫之要藥。綜觀《驗方新編》與《醫方絜度》之記載,可歸納其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 利水消腫: 土狗散首要之功,在於其卓越的利水消腫之效。不論是全身水腫、甚或局部水腫,皆可應用。根據《驗方新編》之記載,土狗之上半身可消上身水腫,下半身可消下身水腫,且左右之分亦有對應之效,可見其針對性極強。此點亦可見於《醫方絜度》中,明確指出「主水腫太甚,二便皆閉」,意即此方對於水腫嚴重,導致二便不通者,亦有顯著療效。
- 開通二便: 《醫方絜度》言「二便皆閉」,突顯了水腫導致排泄功能障礙之問題。土狗散不僅利水,更能疏通水道,促進二便排出。此乃水腫消退之關鍵,蓋水腫乃因體內水液運行失常所致,若僅利水而不通便,則水腫難以根除。
- 破結散瘀: 《醫方絜度》中,錢韻之評價土狗「性,急速銳利,善攻水土留結之所,有如刀破竹之勢」,點明瞭土狗的藥性特點。此方不僅利水,更能針對水液停滯,形成留結的病理產物進行破除,具有攻堅破結、散瘀之效。其作用之迅速銳利,遠勝於牽牛、商陸等藥。
治療原理:
土狗散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 藥性峻猛: 土狗性味鹹寒,走竄性強。《醫方絜度》中以「急速銳利」形容其藥性,意指其能迅速衝破水液留滯之處,將體內積聚的水液排出。此與常見的利水藥物不同,土狗利水之功更為迅猛,更能攻破水腫之頑疾。
- 針對水邪: 土狗散主要針對水邪。其鹹寒之性,能剋制水邪,使之由二便排出,以達到消腫的目的。古人認為水腫乃水邪侵襲,氣化功能失常所致,而土狗散則能直接針對此病理機制進行治療。
- 開通水道: 水腫之產生,往往與水道不通有關。土狗散在利水的同時,亦能疏通水道,使水液正常運行。其銳利之性,能掃除水道中之瘀滯,使水液得以順利排出,不僅能消腫,更能防止水腫復發。
總結:
土狗散以其峻猛之藥性,針對水腫之病機,具有顯著的利水消腫、開通二便之功效。其不僅能消除水腫,更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腫所導致之排泄障礙。其治療原理,在於其能迅速衝破水液留滯,疏通水道,將水邪排出體外,可謂治療水腫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土狗(1名螻蛄)。
上半截消上身之水,下半截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
焙乾,為末。
口服。
《衛生鴻寶》本方用法:水服半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土狗散, 出處:《醫宗必讀》卷七。 組成:土狗(1名蝼蛄)。 主治:上半截消上身之水,下半截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主治:水腫。10種水病,腫滿,氣喘不得卧,小便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