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散

BAN BI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7%
膀胱經 13%
脾經 13%
小腸經 10%
腎經 10%
肺經 10%
胃經 7%
肝經 6%
心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膀胱經
脾經
小腸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半邊散」主要成分為芫花、大戟、甘遂、大黃、螻蛄,主治功效是水腫。

  1.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2.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3.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但由於甘遂有毒,應慎用,不可久服,以免傷正氣。此外,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服用甘遂。在服用甘遂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4.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總的來說,中藥方劑「半邊散」具有清熱利水、瀉下逐水、通利二便、消腫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狀。但由於其中含有大戟、甘遂等有毒藥物,使用時應嚴格遵照醫囑,不可擅自服用或久服。

傳統服藥法


芫花(醋浸,焙乾)3錢, 大戟3錢, 甘遂3錢, 大黃3錢, 土狗7枚(5月內取會飛的)。
上先以蔥搗爛為餅,攤新瓦上,卻將土狗安蔥上焙乾,去翅足嘴,每個剪作二片,分左右成對記之,再焙乾為末,欲退左邊腫,即以左邊七片為末,入前藥調服;右邊依前四味末。
每服2錢,入土狗末和勻,用淡竹葉、天門冬煎湯調,五更服,候左邊退,至第4日服右邊,如或未動,只以大黃3錢,煎至一半助之,如更不動,茶清助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大戟、甘遂、大黃為主藥,瀉下通利,以芫花、螻蛄為佐使,引導大戟、甘遂、大黃下行,使水邪從小便而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峻烈,不宜久服。

相同名稱方劑


半邊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四十一引《普濟方》。 組成:芫花(醋浸,焙乾)3錢,大戟3錢,甘遂3錢,大黃3錢,土狗7枚(5月內取會飛的)。 主治:水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