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殼膏

XIAN KE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55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小腸經 20%
大腸經 20%
肝經 13%
膀胱經 13%
胃經 13%
腎經 7%
心經 6%
脾經 6%
小腸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蜆殼膏方劑中加入螻蛄,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腎壯陽,溫通經絡: 螻蛄性溫,味甘鹹,入腎、膀胱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的功效,可改善因腎虛陽痿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小便頻數等症狀。
  2. 散結消腫,止痛化瘀: 螻蛄亦可散結消腫,止痛化瘀,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腫塊、疼痛等症狀亦有療效。

因此,蜆殼膏中加入螻蛄,可提升其補腎壯陽、溫通經絡、散結消腫、止痛化瘀等功效,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蜆殼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蜆殼膏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麝香的加入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引藥入骨,增強療效: 麝香具有芳香開竅之性,可以引導藥力深入骨髓,增強其他藥材的治療效果。蜆殼膏中含有其他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材,麝香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藥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蜆殼膏中添加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蜆殼本身亦有清熱解毒作用,與輕粉相輔相成,可加強對熱毒的清除,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濕疹等。
  2. 燥濕止癢:輕粉還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蜆殼膏中加入輕粉,有助於清除濕氣,減輕因濕邪引起的瘙癢、皮疹等症狀,增強治療效果。

然而,輕粉屬劇毒藥物,需謹慎使用,應遵醫囑,避免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蜆殼膏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記載蜆殼膏,其製備方法及用量如下:

上為細末。用醋二盞。先以藥末一兩同熬成膏。入余藥。和丸綠豆大。未滿月兒以乳汁化下一丸。二歲下二丸。大者以意加之。金銀薄荷湯化下。服畢。鼻上汗出是效。無時。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及方劑組成,蜆殼膏主治小兒陰癇,慢驚瘛疭

治療原理

蜆殼膏由螻蛄、麝香、輕粉組成,並以醋熬製成膏,再和藥末製成丸劑。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以醋熬製: 醋具有收斂、解毒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並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2. 藥物組成:
    • 螻蛄: 根據現代研究,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中醫認為其可消腫散結,主治瘰癧、癰腫等症狀,於方劑中,可能有助於緩解驚癇瘛疭的症狀。
    • 麝香: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在方劑中,麝香開竅醒神的作用可能有助於緩解小兒驚癇、瘛疭等症狀。
    • 輕粉: 外用可解毒殺蟲,斂瘡燥濕。由於方劑主要用於小兒,輕粉的用量以及其在方劑中的具體作用需謹慎看待,不可輕易使用,此處推測其可能有輔助消炎的作用。
  3. 服用方式: 金銀薄荷湯化下,金銀花、薄荷均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藥效,並引導藥物作用於病灶。
  4. 藥效反應: 服藥後鼻上汗出,說明藥物發揮了作用,通過發汗的方式驅散邪氣,達到治療效果。

總結

綜合來看,蜆殼膏通過醋的熬製,結合螻蛄、麝香、輕粉的藥性,並配合金銀薄荷湯服用,達到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緩解小兒陰癇、慢驚瘛疭的目的。由於方劑中含有輕粉等具爭議性藥物,且主要針對小兒用藥,應謹慎看待其應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蜆殼膏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四肢抽搐突然暈倒不省人事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蜆殼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蝼蛄1個(去頭翅足),麝香、輕粉各黃米許。 主治:小兒陰癇,慢驚瘛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