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膽丸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在香膽丸的組成中,輕粉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皮膚瘙癢、目赤腫痛等症狀。
輕粉為雄黃的提煉物,性寒,味辛,具有較強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香膽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理作用:
-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性辛溫,能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迷心竅、驚癇抽搐等症狀,可幫助患者恢復意識,改善神志。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並具有止痛作用。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疾病時,可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香膽丸中加入麝香,有助於增強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效果,進一步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膽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要用於「痔漏脫肛」,即痔瘡、瘻管及直腸脫垂之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與濕熱下注、氣虛下陷或血瘀有關,而香膽丸的組方邏輯側重於清熱燥濕、消腫止痛,並佐以行氣活血之品,以達到收斂固脫之效。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乾蚵蚾(酒浸,炙黃,去骨甲)
- 性味鹹寒,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酒浸後增強其活血通絡之性,炙黃後緩和寒性,適用於痔瘡腫痛及濕熱瘀滯之症。
- 主攻痔漏局部腫痛,配合其他藥物收斂脫肛。
青黛
- 性寒,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尤善治濕熱瘡瘍。對痔瘡出血或瘻管分泌物多者,可清解血分熱毒。
使君子
- 驅蟲殺蟲,間接改善因蟲積導致的氣血耗傷或肛門瘙癢(古代認為寄生蟲可能加重脫肛)。
定粉(鉛粉)
- 外用收斂止血、燥濕生肌,內服(需謹慎)傳統用於清熱鎮驚。此方可能取其收斂之性以固脫肛。
天竺黃
- 清熱化痰、涼心定驚,可能用於緩解因濕熱下注引起的局部灼痛或不適感。
青皮
- 行氣破滯,疏通腸胃氣機,助氣血運行,改善因氣滯導致的脫肛或痔瘡腫脹。
麝香
- 辛香走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能引藥直達病所,增強全方藥效。
三、組方邏輯推論
此方以「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收斂固脫」為主軸:
- 清熱消腫:青黛、天竺黃、乾蚵蚾針對濕熱下注之痔瘡腫痛。
- 行氣活血:青皮、麝香疏解氣滯血瘀,改善局部循環。
- 殺蟲輔助:使君子減少蟲積對氣血的耗損,間接穩固中氣。
- 收斂固脫:定粉與乾蚵蚾共奏收斂之效,緩解脫肛症狀。
總結
香膽丸通過多靶點作用,兼具內服清熱、外斂固脫之效,符合古代對痔漏脫肛「濕熱夾瘀」病機的治療思路。然方中含鉛粉(定粉)、麝香等峻烈之品,現代應用需進一步考證其安全性與劑量調整。
傳統服藥法
乾蚵蚾(酒浸,炙黃,去骨甲)1兩,青黛1分,使君子1分,定粉1錢,天竺黃1錢,青皮1錢,麝香2錢(研)。
上為末,米飯為丸,如小豆大。
3歲服30丸,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膽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六。 組成:九犍牛兒膽1個,胃1個,膩粉50文,麝香20文。 主治:痔漏脫肛。
香膽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九引《全嬰方》。 組成:乾蚵蚾(酒浸,炙黃,去骨甲)1兩,青黛1分,使君子1分,定粉1錢,天竺黃1錢,青皮1錢,麝香2錢(研)。 主治:小兒疳,面黃。
香膽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九。 組成:乾蟾1枚(炙焦),麝香(研)半錢,牛黃(研)1分,蛇蛻(燒灰)1分,雄黃(研)1分,天竺黃(研)1分,熊膽(研)1分,蟬蛻(炙)1分,天仙子半合(水浸出芽子爲度,焙乾爲細末),肉豆蔻1枚(去殼)。 主治:小兒疳氣,面黃肌瘦,發熱多困,好吃泥土,揉眉咬甲,時伏土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